第89章 老兵落泪(2/2)

每人十两的遣散银子,已经不少了。

当不了兵,没有了粮饷,去过吃两日一干的日子,恐怕这些人会心怨。

昨日传他今日得见,就已有猜测。

那人摇了摇头。

营兵不是军户,别人当兵上阵杀敌,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总要能养活后方的一家老小吧,一年六石的粮饷,也才勉强一家三口人吃饭。

那人苦笑了一番,也没有隐瞒,小声说道,“我准备去做学匠,虽然银子少了些,加上娘们去种地,省吃俭用也能养活几个小子。”

……

这段时日来,唐清安大肆整理内政,驱逐了不少人,他估摸着军中也不会错过。

如今唐清安缺马,战马才是第一要素。

要按照流程做事,那就更不是赵缑用能指点的了,只能无奈退却。

“安哥儿,这买卖做下来,利润可大了,怎么像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呀”

“我退个屁,一大家子都靠我养活,光靠遣散银子和那每月一斗米,如何养活家人。”

唐清安摇了摇头。

“先留着吧。”

他原是金陵的掌柜,跟着大房北上。早先唐清安小时候也被他带过,如今虽然唐清安成了副总兵,作军都督府佥事,二品的武官。

“我还不知道你,你向来怕死,如今有了这个机会,还有好的去处,如何轻易放过。”

“将军有令,为了奖励留下来的军士用心杀敌,今年年底发双饷,每人再奖三匹布。”

所以唐清安十分清楚,别说现在他只有金州,就是以后真的有了百万辽民,对内地的依赖只会更多。

“各营一万三千兵,其中老弱不少,我计划全部撤裁,重新招募精壮。

而且不少将领也需要改动,有些人不适合原先的位置。”

果然。

唐清安笑着把赵缑用按下,然后才自己坐下。

去掉赵缑用容易,就怕引起朝廷猜测,到底不利于如今的形势。

几人正先聊着,营中鼓声响起,听到鼓点,知道是召集全军,几人立马归队。

“王副使,方副使,请坐请坐。”

那几人手里拿着名册,按照名字点名,然后发遣散费用。

赵缑用早已有准备。

如此大恩,那人内心只有感激没有怨言。

赵缑用见唐清安说的这般清楚,可见主意已定。

“我不比你家才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将军虽然不会亏待我们,但是去渔场做事,到底是个什么光景,谁又能预料呢,我可赌不起。”

但是赵缑用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参将,是目前金州第二军事长官,又原是复州大将。

“按照约定,每年交换物资,得马一万匹,会分一千匹给金州,两年供应三千匹,三年五千匹。”

“将军。”

可是朝廷粮饷不够,只能养活这些人,所以必须要腾出一些位置出来。

长期这么吃下去,谁能受得了。

“将军威武!”

“何不跟我出海?我的队长跟我说了,三条出路,第一好的却是出海捕鱼。

两相比较下来,蛮族兵的待遇远不是大周兵可以比。

唐清安和陈德言两人相视一笑。

看着赵缑用离去的背影,唐清安思考着,到底要如何安置此人。

“这也不怪你,这件事才发生不久,辽东经略已经和土蛮,内喀尔喀各首领达成约定,在北镇各地互市。

官员念完,笑呵呵的看着营中士兵们。

一对夫妻,加上一两个老人,再生个三四各孩子,只靠当兵的报酬却还是不够的。

“这撤裁的军士如何安置?”

如果家中人多,还需要家人另找活计养活自己,加上一年近十七两银子,才能养活五六口人,买油盐锅布等物资。

杜松点点头,这些兵国大事不是他能操心的。

本来就是抽空见了杜松一面,如今他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用来叙旧,今日最重要的是见赵缑用。

条件就是蒙古协助大周,共同对抗蛮族,保住北镇不失,不然北镇都失去了,马市又如何能存在。”

有人还想劝,旁边的同袍听到了,骂道,“你们两个老杆子,倒是溜得快。”

杜松见状,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在将士们的带头下,所有士兵呐喊起来。

老兵马林眼前湿润。

看了看老伙计,高珍一样如此。

两人当兵了半生,如今要脱下身上的衣袍,到底却是有几分不舍,把以前的那些不痛快,纷纷都放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