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宝钟冷目(1/2)

第86章 宝钟冷目

李达祖长叹一声,感叹时不待我。

谢友成闻言,却笑了起来,他这番见节度使,一则两人没有同属关系,他是文官,李达祖是武官。

二则因为是私事,所以不怎么拘束。

“我却认为经略大人的想法才是稳妥,节度只看到将军胜敌,却未想到将军的便利。”

李达祖没有因为谢友成的反对意见而气恼,反而耐着性子听起解释原委。

“天时,地利,人和,将军有金复二州之胜,此三样全占,当得此胜。

蛮族重心在河东,不在辽南,此乃天时,将军靠船进海,就是入无人之境,此乃地利。

各地降将心向朝廷,蛮族在辽南力有未逮,还没有机会调遣各将,只能任用降将,此乃人和。

节度想要过河反击蛮族,却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如何能得胜呢?”

“我有为何三样皆不占?”

贾珍大惊。

那尤氏一见了凤姐,必先笑嘲一阵,一手携了宝玉,入上房来归坐。

贾珍一头雾水,只是看到忙碌的父亲,突然像回到了以前。

战场上最做不得假,谁强谁弱自有结果而定。

如果真发展到那个地步,以贾府各家的力量,例如金陵之富,粤海之精,加上辽东之兵。

又难过又欣慰,又不服又惊佩。

谢友成闻言变色,不可置信的看向李达祖,此人竟然……好大的胆子,好深的心机。

说完,贾敬想到了王子腾,此人不容易说服,自己都费心写一番信,又急匆匆的内室。

李达祖终于透露了口风。

几百人出海,搅动的蛮族腹内天翻地覆,无法克制,形势竟然倒转了过来。

‘富贵’二字,不料遭我涂毒了!

秦钟因为姐姐的事,一直埋怨贾府轻视了姐姐,内心多有气愤,所以见到宝玉,虽然感觉对方形容出众,举止不浮,却也没有好心情,只冷着脸不理。

“我父亲没有告诉我。”

反而谢友成如今的言论,却是让他心有所明,对自己原来一意要反攻蛮族的想法,有了些许改观。

却说那宝玉,因为贾珍媳妇请王熙凤去那处玩,得知后也要跟着去玩,于是王熙凤带上了贾宝玉。

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美酒羊羔,也只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最后,贾珍仍然不懂,满脸的疑问回去了贾府。

民寇不可制,朝廷只能依靠谁?

武夫当国啊。

贾珍摇摇头。

贾敬并没有向他解释,这件事一点风头也不能透,信筏也被他当场烧毁。

如今又得见了秦钟,知道其来历,心里竟然恍惚起来。

姬妾献茶毕,凤姐因说:“你们请我来作什么?有什么东西来孝敬就献上来,我还有事呢。”

秦可卿正和贾母回话,家中小弟十分想她,因此独自来贾府要见姐姐。

秦可卿笑着向贾母告罪,贾母笑呵呵的,只说更喜热闹。

“父亲说,他知道自己的话不像以前那番有用,如果此事有违,就请出祖牌,打杀违令者。”

最后想到自己困守山庙几十年,不见乡野不识民情也非自己之罪,想到此处才豁然开朗。

“先前说过,蛮族在河东布有大军,持海而守,占据了天时地利,而蛮族连番大胜,在辽沈又获得了无数的物资,兵甲俱旺。

寥寥数语,就让贾敬醒悟了。

不但不闹反而极为乖巧,如果不是贾母阻拦,每日都要去那边嘘寒问暖。

“父亲何出此言?”

只是她在府里,人人喊她老祖宗,却始终是妇道人家,如何管的了爷们的事,只能按下心思。

“我弟弟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如果有冒犯之处,宝二爷千万别生气。”

众人正说着,只见贾蓉进来请安。宝玉因问:“大哥哥今日不在家?

贾蓉笑着回复:“出城请老太爷安去了。”

如果不是此子惊醒了自己,如果还是把力量都投入到内地,最后却无功反罪,岂不是坏了自己的保全之计。

贾敬理也不理贾珍,失去了往日的沉着,来回踱步沉思,思考着此子向史鼐的谏言。

贾敬还在咀嚼着唐清安的言论,越是思虑越是有所得,就像书生获得一本好书,农夫获得良种,武夫获得精甲一般喜悦。

“你哪家的子弟?叫什么姓什么?”

贾珍犹豫了。

“父亲说,所有关于唐清安的事,都要落在一等,三小姐要看顾好,那秦业的女儿,也要看顾好。

秦可卿也没多想,不过八九岁的孩童,和她弟弟一般大。

这才是真正的不败之基啊。

自己自付才能一辈子,同辈中瞧不起诸人,谁晓得临了临了,却被一年轻人比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