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前门驱虎 后门进狼(2/2)

“嘎吱…”

倒是柳羽…面对曹操的要求,他只是轻轻摆手。

“何况,大哥是璞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要上战场,做弟弟的也得给大哥找个擅长雕琢璞玉的师傅才对呀!”

“咱们的人?”袁术一怔,他连忙提出两个名字:“是那屠夫何进?还是那野蛮人董卓?”

“三弟,你…”柳羽的话无异于泼了一盆凉水,且让曹操哑口,满腔热情都被扑灭了。

“本初,之后要做的事儿,你都清楚,这洛阳城于叔父已经是是非之地,不能久留,袁家要做的事儿,以后就多托付给你…和你的这两个兄弟了!”

今日的曹操颇为暴躁。

“哼,难不成像你这丫鬟生的,只知道做缩头乌龟么?”袁术冷哼道。

袁基还好,袁术的表情“刷”的一下就变了,他刚想张口,却被袁基拦住,这种时候不是任性的时候。

袁隗这么说,袁绍却是在叹息。

他隐居归乡,研习兵法…这是他实战过后,再度品读兵法…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可黄巾军声势浩大,特别是北境与中原,人数上的优势使得他们隐隐占据着局势的上风。

如果按照这个历史上成功的曹操养成模板,柳羽不是不派曹操去战场,而是时候未到!

“三弟,大哥我待你可不薄啊,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吧?”

柳羽倒是坦然,“大哥,莫慌…如今天下各郡蛾贼四起,想建功立业、征战沙场那还不简单哪…”

“三弟,这次…无论如何,你不能拦着我…”

太学中的军事课不是嘻嘻哈哈,那是真的以实战模拟来进行的,曹操、袁术、胡母班、张邈等人曾经被段颎拉到虎牢关上与其他的同学,一些负责真攻,一些负责真守!

曹操在一次攻城战中还身负受伤,要不是张邈救助,保不齐得断条胳膊。

这点上,柳羽很慎重,生怕…曹操被带歪了!

至于第三个节点,是平定黄巾,曹操立下一系列功勋之后,被封为济南相,而在位上时让他体会到了政坛的至暗…

这是让曹操对军事,对战争有一个笼统概念的节点。

——“陛下,并州告急!”

言及此处,袁隗表情严肃,他转向袁绍。

当然,这事儿太大了!

“你们先退下吧,此事明日再议!”刘宏摆摆手…很明显,他的面颊上添满了多疲惫。

简单点说…

袁基与袁术则是一惊,他们都没想到,叔父把最后的托付都转告给了袁绍…

曹操在太学中的军事课师傅乃是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而军事课也是太学诸多课业中,曹操最敢兴趣的。

杨赐的话脱口…

他口中沉吟,“朕若放开各郡军制的限制,那…”

“去玉林观!”刘宏轻笑一声,“你那三弟遇事不是总有办法么?啊…哈哈…”

天子出宫,非同凡响!

第二个节点,就是黄巾之乱时。

刘备逆商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采用放养的手法问题不大。

刘宏凝着眉,他负手踱步…

这…

曹嵩多疼儿子?怎会舍得让曹操去这险地?

倒是柳羽,只是淡淡一笑…

袁基询问袁绍。

可一旦放开,那地方上的权利就大了去了,拥兵自重在所难免。

“三弟的意思是?很快就会有名将挂帅,征讨黄巾?而那时候,才是我一展身手的时机?”

甚至,纵观历史上曹操一生的征战,许多战役中均有皇甫嵩的影子…

“都不是!”袁绍摆手…

“都别吵了!”袁隗的话止住了两兄弟的交谈,“本初说的对,当务之急可不是报仇雪恨,伱们父亲的死是为了袁家,而我们必须要对得起他的这份付出!”

此间道观的门外突然发出一声脆响,像是有人触碰到什么。

空有一身学识,却不能上阵杀敌,这种感觉很憋屈。

——“陛下,青州、兖州、徐州,官兵与蛾贼相持…局势不容乐观。”

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向各郡官府发动了猛烈攻击。

杨赐拱手继续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蛾贼声势浩大,三十六方同时起义,号称…三十多万兵勇,而我大汉各郡的兵马不过千余,如此兵力的悬殊,能够守住城郡都已是颇为不易,如何反攻呢?这局势又如何翻转呢?”

桥玄拱手…“释放各郡军制干系重大,臣不敢草率下定论!”

“叔父要我们做什么?”

他怂了…

曹操若有所思,“这便是三弟提及的‘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三弟…如今这蛾贼四起,我可憋不住了,明日干脆就让我爹帮我讨个讨贼校尉的官衔,我也带兵去平叛!否则…整日憋在这洛阳城,憋都要憋坏了!”

因为唐周告密,又因为马元义被擒。

这是对地方太守的一种极大的限制,避免其拥兵自重!

“孩儿必不辱使命!”袁绍拱手。

“你…”袁绍怒目…

“没错!”柳羽继续道:“若我是天子,这种时候一定不会下放兵权,反倒是以雷霆之势,调动汉庭北军…横扫冀州的巨鹿,擒贼擒王…一举奠定胜局!所以,我才会笃定,朝廷就要派名将领兵征讨贼首,而那时候…不正是大哥建功立业的机会么?与其与这些小喽啰周旋?不如去擒了贼首…此间功勋的差距,大哥该能拎得清吧?”

是因为刘备又去了幽州。

袁隗缓缓登上马车…

曹操一愣,柳羽这话还真让他无法反驳。

“那是?”袁基也好奇的问道。

原本计划岁末发动的黄巾起义,被迫提前…而这个提前,整整比历史上早了两年。

一道道告急文书呈送到天子刘宏的身旁。

唔…

“走了!”

可曹操的路子就野了…若是不详加引导,那保不齐就变成纸上谈兵的赵括了!

听了这么一大串…

袁隗的话还在继续。“袁家未尽之事业,总该有人去延续,他日我袁家真的能实现那一步后,叔父一定会把你们父亲的灵柩迁回故乡汝南,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礼,到时候,墓碑上,叔父一定让那蔡琰与钟繇一起题写一篇,然后让他们跪上三天三夜,让他们亲手镌刻!以告慰兄长之灵!”

“谁?”

曹操的耳朵比狗都灵,当即大喝一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