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连郡国,中婴城邑,小聚降陌(1/2)

第211章 大连郡国,中婴城邑,小聚降陌

门外站立着的是天子刘宏与侍中荀彧。

他俩赶到时,柳羽正在与曹操正商讨到关键的地方…

荀彧原本想要推门,却被刘宏拦住。

而当柳羽提及那所谓的“强干弱枝”,那所谓的“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时,刘宏很难控制住他那悸动且矛盾的心情。

羽儿的话是说到他心坎儿里了!

当然,柳羽之所以这么说,可不是肆意杜撰,而是历史中血淋淋的记载。

较之西汉,东汉的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的,故而豪强地主在政治上、经济上本就享有极大的特权。

特别是到桓灵二帝时期,经济、政权、人才选拔几乎全部掌握在豪强地主的手中,他们又通过兼并土地、建立田庄的方式…实现了规模巨大、且多种经营、聚族而居兼有私人武装特色的庄园经济。

随着庄园经济的不断发展,豪强地主不只是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

更是都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在黄巾起义前,这一股军事力量终究是受到限制的…

玉林观的一方书房内。

司马防忍不住问道:“出狱之后,打算去哪?”

司马防摆手,“似乎没有那个必要!再说了,现如今官兵可是颇为紧缺呀!”

嘿…

刘宏眼眸微眯…

“司…司马府君?”

“三弟,自己人!”

可…

他的话并不深奥,可每一句深入简出,让人听得十分清楚,又十分信服。

“呵呵…”司马防看出了他的想法,朗声道:“太平道的神上使‘马元义’已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五马分尸了,伱不是还有个别名么?书法大家张芝的弟子易元蟆,名字虽不怎么好听,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吧…陛下特许饶过你性命!”

他想说的是,他是钦犯哪…他是太平道的神上使啊,他怎么能出去呢?

“陈王此来多半是为那太平道的叛乱吧?”

司马防这话,直接把马元义说笑了。

呃…

当汉灵帝下令,将军制彻底放开以后,那就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不应该五马分尸,以儆效尤的么?

“不!”刘宏抬手,“你方才提到的很有见地,可否细细的说说,倘若朝廷放开了军制,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后果!”

是州牧权力空前膨胀、中央集权衰弱…

也难怪,他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人!

军制放开看似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后果很严重!

刘宏款款张口:“方才在门外时听到柳观主提及的那‘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心中有所感悟,故而惊到了柳观主。”

那些姓“袁”的,姓“董”的,他们会做的更加的过分。

“司马府君不怕我?”

柳羽直接道:“陛下是忘了那些‘帝之辅弼,国之栋梁’的太学生么?”

这些人一定程度上,对大汉的稳定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一股深深的惊吓笼罩全身!

此言一出…

随着曹操的声音,柳羽也抬头往门外望去…

司马防出现在了马元义的面前。

历史上,汉灵帝废史立牧后,首批选择的是刘焉、黄琬和刘虞三人分任益州、豫州及幽州三州州牧!

却是一惊。

柳羽的话还没讲完:“陈王殿下可以奏请陛下,立刻派专人连夜调出太学的名册,一一落实十年之内毕业的太学生,这个数量应该超过五百人,此外…由尚书台拟定诏书,派遣快马,带着诏书从洛阳四门而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奔赴全国,召集隐身在四方的士子、学子…紧急进京,商讨讨贼大计!”

别说,困扰着刘宏许久的平叛难题。

细思极恐啊!

“我怕你作甚?”司马防倒是一副无畏的模样,他指了指地上几套干净的衣服。“换套衣服!”

杨赐那解除军制限制的提议…简直误国!

柳羽的话还在继续,“陈王殿下,所谓…人心不古,又所谓从简到奢易,从奢到简难,诚然…军制一旦放开,那便无法轻易收回,手中有五百兵那是庄园主,可有五千兵那就是军阀…是诸侯了!割据一方,保家族兴盛…才是这些家族的目的,至于王朝更替,那或许只会存在在他们的经验世界里!”

一时间,这不大的书房里,坐下了柳羽、曹操、刘宏、荀彧四人。

“既来了,那便坐吧!”柳羽起身,请刘宏、荀彧分别落座…

当然,这些…马元义并不关心。

马元义感觉自己被吓到了,五雷轰鸣般…

司马防没有发出声音,只是使了个眼色,有狱卒就将马元义拖出,拖到了另外一个房间。

柳羽的眼珠子一定。

豪强地主也不会肆无忌惮到公开征募兵勇…与朝廷作对,双方保持着一份微妙的平衡!

当柳羽提及这一句后,天子刘宏倒吸一口凉气,他仿佛已经在羽儿的推演下,看到了黄巾叛乱平息之后,大汉天下的分崩离析。

倒是荀彧生怕柳羽说错话,连忙道:“柳弟,近来朝堂上局势复杂多变,陈王也颇为苦恼,故而让我带他来向你讨教一番。”

马元义的话都有些颤动…俨然,还是无法相信!

乃至于诸侯割据的全面形成。

荀彧这番话已经说的足够委婉…

这下子,他全懂了…

如果…如果没有这一个插曲,他马元义一意孤行,效忠于太平道,是不是随着唐周告密,而真的要被五马分尸了呢?

“咕咚…”

“哪里的话…”柳羽解释的道:“我不过是与我大哥闲聊几句…也就是一家之言,不可当真。”

这还是汉室宗亲…

他知道天子微服出宫一次不容易,得躲过多少双眼睛呢?索性…开门见山。

当初杨赐已经提出了三人,只不过…因为这“军制放权”的缘故,刘宏对杨赐提议的人也充满了怀疑。

讲到这儿,司马防顿了一下,“何况,陛下与我都不相信,一个为了‘孝’字,为了‘救母’之恩不惜慨然大义赴死之人,会出狱后,再去那太平道…呵呵,话说回来,天师道只有‘圣女’、‘祭酒’么?就不能再填个神上使么?”

可黄巾起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马元义尤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我…我出去?”

“哈哈…”倒是司马防大笑道:“怕你再帮太平道谋反是么?呵呵…陛下派人赴幽州查过了,你娘可是天师道的信徒,如今已经从鬼卒升为一方祭酒,协助大祭酒管理幽州天师道的事宜…而这一次太平道九州叛乱,唯独幽州独善其身,这中间可少不得你娘的操持!”

终于…这一日,牢狱的大门被打开了。

而三十天,可以发生很多事儿。

“制度与人心么?”刘宏口中轻吟,他甚至有些后怕,得亏来了这玉林观一趟,否则…当真采纳杨赐的提议,那大汉没有倒在太平道手上,却倒在了这一纸诏令的手上。

这些地方的“庄园主”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方诸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