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为乱世中的百姓,谋得一点希望!(1/2)

第209章 为乱世中的百姓,谋得一点希望!

千秋万岁殿中,气氛愈发的冷峻。

天子刘宏凝着眼睛,他尤在权衡…

勾结太平道,扶持太平道,袁逢自然罪无可赦,可袁家又逃得了干系么?

袁隗不知情?哼,谁信哪?

可要怎么处置?抄家?灭族?

呵呵…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刘宏就觉得自己天真了,察举制下延伸出的“二元君主制”可不是闹着玩的,满朝公卿效忠的是两个主子,其一是精神层面上的天子,其二是举荐自己的官员。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里遍布天下,有多少官员认其为“主”!

不能不罚,却也不敢重罚!

要知道…

历史上的刘宏之所以在黄巾叛乱时,第一时间解除党锢,便是担心这些党人与黄巾贼勾结,那于大汉将覆水难收!

而袁家这些年组建“奔走之友”救济党人也好,将党人安置在汝南“韬光养晦”也罢,其在当世的威望已经冲天。

这就是为何…

弘农杨氏五世三公,可论及名望远不如汝南袁氏的缘故。

“退下!”

司马防与蹇硕这才退下…

“张常侍!”荀彧微微拱手。

“哈哈哈…”张让笑了,“你莫要唬咱家,咱们宦门是对那些士大夫恨之入骨,可咱家却不会向陛下提议,除掉那些士大夫!”

“陛下没有去过边陲吧?”

“呵呵…”刘宏缓缓起身,他拍了拍马元义的肩膀,竟是亲切的问道:“饿一天了吧?”

马元义似乎有些感慨,他想要伸手…

“怎么讲?”

天子的心思,他们三这么一揣摩,可不就得出个七七八八了么?

说着话,张让领路…是去的千秋万岁殿的方向…

荀彧看问题更透彻…

刚刚想到这一节。

袁隗从怀中取出一封竹简。

言及此处…

天子刘宏又何曾没有看到希望呢?

就在这时…

只是觉得,亏…

模糊的…盖棺定论…

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啊!

在这点儿上,刘宏竟与这位太平道的神上使有了许多的共情。

“包括太平道的三十多万教众,他们才没有什么改天换地的梦想,他们不过是被豪强、乡绅逼迫,无家可归,寒不能衣,饥不能食的可怜人罢了!”

一句句的话传来,可谓是触目惊心!

“哈哈哈!”刘宏笑了…

这…

当夜,司马防恭敬的带着天子刘宏来到牢中。

差太远了!

现在天子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你们想办法!”

“陛下…”

荀彧尤自感慨…

可只是申饬,他刘宏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陛下圣明…”司徒杨赐第一个站了出来。

如此案子,让他俩受这么多苦,让三弟受到这般无妄的陷害,竟都无法从根本上拔掉“汝南袁氏”这个庞大大物…

当即,刘宏张口,“袁逢勾结太平道一案,今日结案,日后朝堂再有人非议者,与袁逢同罪!”

如今的他,比起两年前颓废的模样,早就彻彻底底的焕然一新,犹如新生一般。

这一刻,刘宏竟与马元义生出了同样一种感觉。

“陛下,臣之兄长如此行径,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陛下仁德,盘桓再三,不忍加罪于老臣,可老臣却自知罪孽深重,今卸去官服、官帽,恢复贱民之身,若陛下哪一日想明白了,随时可去袁府将臣缉拿归案,五马分尸也罢,流放也罢,我袁氏一族绝无半点怨言!”

言及此处…

刘宏身旁只有蹇硕一人护卫…

马元义如实道:“是饿了有一口吃的,是冷了有衣服穿,是夜风呼啸时有一处安身之所!”

“啪嗒”一声,袁隗跪地,随着“咚”的一声,他朝刘宏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马元义画出了北境青、幽、冀、并四州,又画出了中原司、徐、兖、豫四州,最后,他又把幽州给抹去。

说着话,他急忙吩咐人…去送给这马元义一些吃的。

在听过司马防细致的讲述此案过后,刘宏便生出了要见一见这位太平道神上使马元义的想法!

也从他口中,听听什么是太平道,什么是朝廷,什么是天师道。

汝南袁氏的能量,在这朝堂上也可见一斑。

如今…

“你似乎是个聪明人!”

当朝廷受制于赈灾款的层层盘剥,羽儿也能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赈灾粮能够安然送到流民的口中!

还有瘟疫,还有胡虏的进犯…

能保住他一条命,已经是不易了!

朝会散去…

再加上,边陲军中、汉庭北军中,又少得了氏族的子弟么?

大汉朝廷的资源,更多的还是依托于氏族的“施舍”…

俨然…不止那些朝臣不满意。

这次不止是蹇硕要阻拦,就连司马防也不敢让太平道的神上使与天子独处一室。

张让笑了,他一边笑,一边翘着兰指,“陛下给咱们宦门权利,不就是为了制衡那些士大夫么?汝南袁氏要真倒了,那咱家的好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可与幽州相比…冀州、青州、并州…乃至于徐州、兖州、豫州…甚至包括司隶,这些地方太平道发展教徒太轻松、太容易了,在百姓无家可归,在打量的贫民沦为了奴隶,在一年到头攒不下分毫的余粮,太平道只需要构画出一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愿景,百姓们就会蜂拥来投…呵呵,陛下看懂了么?这太平道的叛乱始作俑者是谁?”

闻言…

片刻后,马元义被两个狱卒领了进来,他的身上带着重重的枷锁,哪怕如此…进屋之中,也有四名刑吏手持武器,森然伫立,生怕他伤到主位上的贵人。

可没想到…这道理,中常侍张让也如此通透!

“刘皇弟,说句不当听的,伱与荀侍中又是属于哪一派?天子扶持你们这一派,不就是为了三足鼎立么?”说到这儿,张让的眼珠子一转,“这大汉的天下,少不了士大夫,也少不了咱们宦门,那些鼎不都需要三个‘足’么?”

混吃等死,得过且过岂不是正好?

嘿…

此言一出…

身处暴风眼中的袁隗站出一步,他将官帽与官袍脱下。

带兵的将军…往往会深谙“养寇自重”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