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2)
——“说说看!”
可…
桥玄也不客气,迅速的展开。
说着话,刘宏使了个眼色,张让迅速的将一沓奏书递给了桥玄。
可桥玄很意外。
说了一大通,蔡邕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用几个字做了比较。
蹇硕把司马防传来的消息报送给天子刘宏后,他整个人爽然的大笑了起来。
天师道对太平道态度如何?
“两位既坚持这信非柳羽所写,那本府君会找专人去详细比对笔迹,若再有疑问,会再来征询二位,在结案之前,就委屈两位在牢狱里多待一阵!”
天师道对儒家的态度如何?
司马防没有任何想要刑讯逼供的意思…
司马防重重颔首…
赵四娘搂着蔡昭姬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入睡了,可蔡邕…这边,却是注定无眠。
荀彧骤然询问刘备…
——儒道相争!
这是一个异常凶戾的问题…
“那…”司马防接着问,“那玉林观对于道家中这太平教的叛乱是何看法?同出于道家一脉,天师道就没有想过,要推翻这推崇儒学的朝廷么?”
带着镣铐来到刑室内,突然荀彧与刘备均是眼前一亮,俨然,比起昨日…这里要整洁斯文许多,那些刑具已经纷纷卸下,取而代之的是案牍、笔墨、纸砚。
绕回了正题,蔡邕的表情一下子严肃了起来。
…
“桥太尉…”刘宏眯着眼,“朕算是体会到了一点!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足以乱真…”司马防再度强调。
“哈哈…哈哈哈哈…”
可更诧异的是,坐在刑室內的不是太傅袁隗,而是…洛阳令司马防!
这个发现,使得荀彧与刘备异口同声的喊出,“司马府君?”
“本身?”蹇硕一脸的问号。
倒是蔡邕看出了他的紧张。“司马府君是不是已经认定,那封信不是柳观主所写了?”
不过,司马防始终有些坐立不安。
刘备与荀彧只得躬身行礼,由狱卒引着不可置信的出去。
刘备浅笑道:“怕又如何,不怕又如何?还不是来了…”
唔…张芝的弟子?
天师道对朝廷的态度如何?
这一番话,究是荀彧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司马防斜眼睨向蔡邕,本想否定…
短短三百个字,他愣是写了两千多个字,足足十个竹简。
醍醐灌顶。
呵呵…还真是应了那一句话。
而等到他们出去后…
“哈哈…”听到这儿,蹇硕笑了,“柳羽本人的字迹我帮你找到,至于书法大家,那蔡邕蔡夫子不是就等在那儿么?想必…他已经等的望眼欲穿了吧!”
嘶…
蔡邕笑道:“一来司马府君如此坐立不安,二来…别人不知道,司马府君耳目遍布洛阳,怎会不知晓我与这玉林柳郎的渊源,哈哈,司马府君挑我来比对字迹,这不是明摆着,已经认定那信与柳观主无关!”
司马防也在…他似乎做好打算住在蔡府了,不比对出笔迹,他是不会离开。
司马防继续道:“我需要柳羽本人的字迹,还有…需要一位书法的大家!”
在这种刁钻的问题下,任何一个回答,都极有可能成为破绽与证据,让刘备、荀彧…连带着柳羽与天师道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司马府君且看,这封信笺中的字迹与柳羽的虽然十分相向,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柳羽无论是何种写法,他字迹收尾的末端总是会稍稍上扬,特别是这一‘勾’,即便是写颇为正统的楷书也一样,可这封信笺每个字的末端却没有上扬,懂行之人单凭这个就能看出,这是仿写…”
“哈哈…”
“陛下…这…这…”
就差说一句…
荀彧吃了一惊,刘备也吃了一惊,两人交换过眼神后,刘备缓慢的开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反倒是让荀彧与刘备不适应。
桥玄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方才开口:“陛下…臣倒是有一番别的觉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那你们可否能辨认清楚,这信上的字迹与柳羽平日里的字迹有何区别…”
云台二十八将的将门…他们哪里是请奏,他们简直就是要用钱砸呀!
模拟各种情况下的书写,急忙时的草书,一本正经时的楷书,还有…隶书、小篆…他能够想到的字迹,都会写在这竹简上。
旋即陷入微微的沉思。
…
陛下,你就报个价吧、填个数吧,只要能换柳羽无罪,他们多少钱…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愿意!
呼…
月上眉梢,暗夜如磐…
天子龙颜大悦,不是因为这案子,而是因为…因为柳羽的能量,这才短短的半年,他就集聚起了一股力量,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如今虽只是星星之火,但未来未必就不能呈燎原之势与那庞然大物、盘根错节的汝南袁氏抗衡!
司马防接着问:“两位还有什么想说的?”
蔡府内却是灯火通明。
他从桌案上的匣子里取出书信。
刘宏则是崩不住的大笑…
主动问道:“这封书信,两位都看过了吧?”
“司马府君需要几日?”蔡邕反问。
嘶…
这次换作天子刘宏感慨了。
——“好一个天师道的得道多助,好一个太平道的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