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拔云见日时,刘备乃首功之臣(2/2)

“去,咱家去还不行么?”

“不用你给咱家提醒,咱家识字!”张让凝着眉,一副怒火中烧的模样。

因为…所有付之的努力被现实摧残,没有获得成果…

这种关头,谁不知道…去这瘟疫之地,无异于九死一生。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躺平!

“我#@&%…”

刘宏当先问道:“那位‘玉林柳郎’走了?”

心念于此…

不多时,荀彧步入此千秋万岁殿,还不及说话。

刘宏突然发现,困扰着他十几年的国库一下子变得充盈了,让他颇为忌惮的汝南袁氏,也辞去了三公之位。

区别于洛阳城的达官显贵都把府邸置办在南街,这里倒是有些别具一格。

我还励精图治干什么?我还会以“明君”、“青史留名”为目标么?

俨然不会…

荀彧还是没能理解。

张让再也没有心情翘起那骄傲的兰指。

荀彧连忙解释。“柳弟提出这番话时,臣也提出了质疑,可…柳弟却说…说臣一丁点都不清楚张常侍的厉害,还说单单他的名号就能够吓破涿县人胆,甚至可以止小儿夜啼,这种人丢去了北境,那才是如鱼得水,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柳弟还说…说…”

在后世的职场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听到荀彧求见,刘宏当即招手。

“不够!”荀彧如实道:“所以,柳弟领走之时拽住臣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臣想方设法向陛下借一个人?”

赵忠挠挠头:“那…张常侍准备怎么办?”

“继续说。”

他很想哭。

“南阳之行,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可这期间涿县的局势必须稳住,至少不能让瘟疫蔓延出去,蔓延到郡、州之地,我听闻当地的县长已经逃走,整个涿县是彻底混乱与失序的,必须有一个人重新建立起这个次序,控制住瘟疫的蔓延,否则…用不了几个月,整个北境就都失守了。”

荀彧发现,哪怕与柳羽结识许久,可很多时候,还是看不透这个玉林柳郎!

而“侍御史”的称呼,并不准确,全称为“治书侍御史”,是刘宏组建“内朝”的重要官员。

…这其实很好理解。

“谁?”

“这是?”刘备连忙问道。

“我…”

听到这儿,天子刘宏轻轻的呼出口气,他都没想到羽儿南下南阳,却依旧对涿县的瘟疫如此关心。

他的头发尤自蓬松,可手握那三枚锦囊的手却莫名火热了起来,还有…还有…他的心也一并开始炙热!

此时此刻,他除了想哭…还是想哭。

“说什么?”

荀彧知道内情,也知道袁家在图谋着什么。

一名小黄门禀报道:“陛下,荀侍御史求见。”

最开始往往就一个人得了瘟疫,可随着流窜,瘟疫会覆盖一个村子,会覆盖一个县城,乃至于迅速扩散到整个州郡。

历史上的汉灵帝刘宏便是如此。

南下的车队就在官道上,皇甫嵩带着一千汉庭北军护送着车队,整个队伍威仪阵阵。

刘宏牙齿微咬,“朕如何会不知道呢?可要遏制瘟疫的蔓延,谈何容易?”

柳羽的语气却变得郑重了许多。“救南阳,并不是不管涿县,既刘大哥要回涿县,那索性…稳住涿县局势的重任就交给刘大哥了。”

这小黄门口中的荀侍御史,自然便是荀彧。

“还能怎么办?咱家还能抗旨不成?”张让的双腿都在颤抖,第一…他绝对不敢违抗圣旨,第二…这事儿诏书已经下来,天子金口玉言,放出去的话绝没有收回的道理。

刘宏眼眸微眯。“只他们三个?成么?”

换句话说,有能力的前提是有关系。

换作是谁,也会彻底躺平,每天宠幸下嫔妃,修筑下园林,跟小动物愉快的玩耍,朝廷上的那些糟心的事儿,爱再咋地,只要不让朕烦心就行!

这让刘备受宠若惊…

听到这儿,荀彧笑了。

贤弟临行前交给他的事儿,他算是完成了!

他双腿像是瘫软了一般,趴在地上,手中捧着一封圣旨,圣旨上的每一个字都回荡在他的脑中,宛若刮他的心一样。

呵呵…

初夏时节,野草疯涨,野无主自开,洛水旁垂钓的人不少,毛毡铺地,三三两两围着洛水岸边席地而坐。

“是…”

可现在…

不过,他那五官几乎凝到一块儿的脸颊,任凭谁也能看出,不是什么好话…若是放在后世,多半便是类似于“我去年买了个表”一类的话。

刘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能成为“明君”,能“青史留名”的希望,自然…也就变得励精图治起来了。

刘备张口想表达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却哽咽住了,一时间,他竟“笨嘴拙舌”了起来。

“传!”

这个时代,让人集中隔离有多难?没有人比刘宏更清楚了。

关系到位,那么…能力与业绩就可以转变为直接的晋升,这种时候,是个人也会铆足了劲儿去干,自然也就会成为大家交口称赞“有能力”的人,完成更多任务。

轰隆隆!

柳羽的话声音不大,语气也偏和缓,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传入刘备的耳中,无异于五雷轰鸣,振聋发聩。

“死太监?”俨然…这个时代的人,还不能理解什么是“太监”。

伤寒症是传染的,这点让瘟疫的防范与抗击变得格外的艰难。

一些小孩子在草地上跑着放风筝,大呼小叫,几匹马儿悠闲的嚼食青草,荀彧神情却是冷冷的,注视着河流。

洛阳城,一座阔绰且硕大的府邸坐落在洛阳东街。

刘宏眼眸微微的眯起,北上涿县,控制瘟疫,一边是羽儿手下,以刘备为首的三人,一边是天师道,还有一边…是十常侍之首的张让。

原来…原来柳弟一直以来,都…都知道他刘备的志向,一直以来,也都把他的志向放在心上么?

赵忠想的比较久远…

“啪嗒”一声,刘备就想跪下…

瘟疫…他竟一点都不担心么?

“咳…”柳羽轻咳一声,见到一个小女儿风筝断了,正在地上哇哇的哭泣,当即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轻抚了下她的额头,从怀中取出一串五铢钱,笑着告诉她:“给你娘,再买新的。”

当初因为宋皇后一案,张让交出了这些年贪墨所得,可…若是觉得他会引以为戒,那就大错特错了。

柳羽依旧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文若,放心…这次去南阳,看似中了汝南袁氏的奸计,九死一生,可实际上…却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天师道做大的机会。”

既阻止不了道人入庙堂,那…他们索性选择毁灭,将柳羽高高的捧起,再重重的摔下来,然后彻底毁灭。

当然…刘备还没跪下,柳羽早就预料到了,一把将他扶起。

柳羽拍了拍荀彧的肩膀,最后投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旋即转身,一边往马队方向行去,一边不忘嘱咐。

就在这时。

——十常侍之首,张让!

这里是张让的府邸,不选择南街是因为南街的房子太小了,放不下…各地官员贿赂而来的金银珠宝。

这…

“不,是有关涿县的,还关乎一个…死太监?”柳羽笑着回道。

无论如何柳羽只有一个,只能救一地,不能因为他刘备的老家是涿县,就…就逼着他先救涿县。

是因为国库有钱了,因为汝南袁氏折了一臂,心情大好的天子,竟然爱上了看奏书,俨然,一副往“明君”发展的模样。

嘶…

荀彧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凝重了一分。“柳弟千叮咛万嘱咐,涿县的瘟疫必须控制住,否则一经蔓延,先是涿郡,再是幽州,最后是整个北境幽、冀、青、并四州,到那时候…莫说是会死百万以上的百姓,单单朝廷再想遏制也将难于登天!”

唔…

若是知道这府邸的主人,那就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文若别忘了,那个死太监,啊不…是那个没有卵子的阉人!”

还是柳羽最后拍了拍他的后背。

“不!”荀彧轻轻摆手。“是有关幽州涿县瘟疫蔓延的。”

轰…

“够么?”刘宏依旧质疑…

他甚至觉得,是不是陛下想要弄死张让?

否则…这种事儿,怎么能轮到他们宦官呢?那么多带瓣的不去,非得他们没卵子的阉人去?这…这…这…这不是欺负人嘛?

他摇了摇头,感叹道:“这不是朕登记以来的第一次瘟疫了,阻止瘟疫蔓延,朕何曾没有想过各种方法?首当其冲便是停止瘟疫地百姓的流动,可百姓不这么想,朕就是明白告诉他们,他们的流动会让更多人染上瘟疫,会冲垮他们的故乡,甚至会让他们关心的人丧命,可要他们立即放弃一切,全部去集中地隔离起来,或者是居家隔绝…依旧很难。”

“愚兄真的想帮你,却…却又不知从哪里下手。”荀彧的眼瞳中充满了无力感。

只留下刘备一人怔怔的愣在原地。

往往一个科员很能干,能把一切业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甚至人际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大家会交口称赞,称赞他“有能力”,更是潜意识把他认定为下一个提拔的对象。

他招谁惹谁了?

一句话说到后面,荀彧竟喉咙哽咽住了一般,话像是塞住了,或者说,他这番话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张让语速极快,说着不知所云的话。

“瘟疫之地,九死一生啊!”荀彧感叹道:“想不到,汝南袁氏的反击来的这般快,这般汹涌…”

张让这一句话说的…自己都快哭出来了。

这一刻…

窗外夜风寂寂,冷月如刀,刀刀催着阉人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