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徐公明关长生,枣树相识性命相托(2/2)

“王曹掾?是你在说话么?”

颜良笃定的点了点头。

张玉兰与柳羽几乎是同时开口的。

别看是天师道圣女,但她举止得体,落落大方。

关羽疑惑。“你做什么?”

王盖浅笑一声,“我太原王氏,素来崇慕卫青、霍去病这样英雄的威猛和气度,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决心,最看不起的便是解良县这些两面三刀、阴险狡诈的小人!”

徐晃一时激动,握住了关羽的手臂。

似乎是因为剧痛,关羽轻咳出一声。

“张姑娘。”

柳羽细细的道:“每一个鬼卒禀报回的消息中,都告知,村民们欲言又止,俨然是知道些什么,却因为畏惧,不敢讲出来。”

“在下姓王,名盖,家父乃是太原郡吏‘王允’,家父特地让我守在这里等柳观主的人。”

“希望如此吧!”颜和目光冷然。“可千万不要出什么茬子。”

“阁下是?”

甄逸则连忙介绍起来。

徐晃长话短说。“此地我不能久留,长生,我听说这位荀督邮与近来声名鹊起的玉林观主有关,朝廷不会无缘无故的派下督邮,你不信我无妨,但你要信自己!诬陷就是诬陷,再怎么去弥补,还是诬陷…”

那少年马夫连忙张口道:“阁下便是柳观主派来的吧?”

“叔父。”

再加上,颜良寄信归来,说是袁司空有言,让他们小心行事。

坊间将这位“玉林观主”传得神乎其神。

可今日一见…竟发现,他竟莫名的亲切,完全没有“麒麟才子”那种高高在上,视无数豪门拜帖于无物的傲气,反而是称呼他刘备为“刘大哥”。

“哐,哐哐!”

柳羽的眼珠子一定。

关羽长叹。

为这事儿,关羽给主家做了一个月的工,徐晃便陪了一个月。

从柳羽的话中,张玉兰听到了许多信心,竟像是胸有成竹,那么他方才…是装的?

“我与甄兄已到此间三日,暗中也调查到一些东西,当务之急,还是先救关兄弟吧?”

柳羽喊得“甄大哥”,除了甄逸还能有谁。

甄逸表现出了商贾特有的健谈。

说着话,徐晃的语气变得更加郑重。“长生,可否把你身上的这件血衣脱下来。”

将自己的事儿抛之脑后,反倒是一门心思放在营救关羽这件事儿染上。

张玉兰是打探情报的高手,她都问不出情报来,可见…这解良县如何的铁板一块儿!

“兄长…”文丑没有听出颜和说的是反话,颜良却听得真切,连忙解释道:“督邮掾负责监察诸县,以往这是太守的属吏,这次朝廷派下,意味深长,哪能说杀就杀呢?按照袁司空的话,这是朝廷注意到咱们解良县了,若是真杀了,那才会适得其反。”

鬼卒正想躲。

这事儿,似乎已经变得麻烦了。

鬼卒小心的窥探身后,确保甩开了眼线,才翻墙进入马厩当中,马厩内唯有几匹马儿正在吃着夜草。

枣树相识时…两人如何能想到,彼此间竟真的能以性命相托。

“柳观主…”刘备拱手。

“颜公子说的有理。”秦牛补上一句。“我打听到,这次的督邮掾名唤荀彧,乃是颍川荀氏的小辈儿,若是袁公能帮我们说上几句…那…不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么?”

“原来是玄德兄。”柳羽适时补上一句。

刘备也很有礼数的朝张玉兰行礼,旋即把头转向柳羽这边。“想必,这位便是柳观主了吧?”

柳羽颔首。

颜和冷笑一声。“哪有那么简单,吾儿,你把袁司空的话,原封不动的讲出来。”

张玉兰喊的“刘大哥”是“半个”救命恩人,涿郡的刘备刘玄德。

刘备表现出了特别的豁达。

最后一番话脱口。

很难想象,这么小的年龄,就已经成为县城的马吏。

王允举孝廉后,被推举为太原郡吏,经过一番运作,也让十七岁的儿子王盖在解良县做马吏,当然,这只是一个跳板而已。

将血衣换下,徐晃为关羽换上一件新的中衣,衣服上也有血迹,也有裂痕,这是避免被人发觉。

暗夜如磐,两个黑影迅速的穿梭于街巷之间,带着希望…往城外行去。

“袁司空说,倘若出现意外,那该舍则舍!”颜良的语气带着几许决然。

秦家能当舍则舍,那…局势一旦无法控制,他们颜家是不是在袁氏眼中,也会成为一枚弃子呢?

徐晃看着关羽浑身的伤口,心痛道:“长生,你受苦了!”

“是!”

关羽刻意的压低声音。

“甄大哥?”

张玉兰款款向甄逸行礼。

“爹,袁司空还有一句话,孩儿方才没敢讲。”

对着马厩内的柱子,鬼卒轻撬手指,有节奏的敲打。

待得人走后,王盖连忙从一匹马儿汗垫下取出一封信笺。“柳观主想知道的东西,都记载在上面,你小心!”

“袁司空的意思是,万不得已时…秦家,当舍则舍?”

沾着血的衣裳撕开伤口,这种锥心的痛感让关羽浑身颤抖,却依旧死死的咬着牙关。

“这位姑娘多半便是弟妹了,还没向弟妹自我介绍,在下中山无极人甄逸,我与你夫君既是兄弟,又是挚友。”

俨然,他俩是熟睡中被人叫醒的,只着中衣,头发尚来不及整理,披散开来,显得有些蓬松与凌乱。

刘备面色一改,面颊上多出了几许严肃。“我的话倒不慌着问,我听闻关兄弟被诬陷,又听闻朝廷派下督邮来此河东解良县,料想贤弟也会来此,故而便是甄兄商量,提前来此探查。”

说着话,王盖环视马厩的门外。

“呵…”

当然。

刘备什么性子,柳羽从书上就知道了,仁义是真的,腹黑也是真的,这些都是乱世中生存不得以的手段罢了。

一边拿过梳子,温柔的为柳羽卸去发簪,一边轻声问道。

几日前,当听到朝廷派下督邮,第一站就是他河东解良县时,颜和就开始头疼了。

“是啊。”秦牛补充道:“再说了,每户都让选出一名男丁征讨胡虏,有这些男丁握在咱们的手里,谁敢胡说八道。”

“长生,我先走了。”

门外有牢吏催促道。

他已经听张玉兰讲述过,有关刘、关、张的事儿,刘备替玉兰姐送信至中山国,这于洛阳的局势至关重要,打从心底里,柳羽是感激他的。

区别于“秦家”这种半路崛起的“县”一级的豪门,太原王氏在整个山西无疑更加有名,是极负盛名的望族,世代官宦。

柳羽与刘备第一次见,只听玉兰姐喊他刘大哥,尚不知道他的身份。

关羽在剧痛的虚脱中微微睁眼。“公明,你何必蹚这浑水?”

徐晃迅速的收好血衣,方才缓缓起身。

“刘大哥?”

一双黑帮白底,绣的干净靴子,轻轻的踏在农舍偏房的灰石地板上,两个男人站在这里正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他觉得这样,能获得柳羽更多的好感。

晚上,柳羽刚回来,他褪去外袍,坐在一只胡凳上,微微闭上眼睛,显得有些疲惫。

“能让弟妹呼一声‘甄大哥’,这是我的荣幸啊…”甄逸再度笑道,言及此处,甄逸伸手示意。“玄德,你不是一直有话想要对柳观主说么?如今,柳观主就在眼前,你怎么反倒是哑口了。”

“讲吧。”

“这…”刘备略显迟疑…

说话间,徐晃已经去替关羽脱外衣。

想来,明日定是个拔云见雾的好天气。

他招呼一声,当先领路。

“夫君有办法了?”

“哐,哐哐!”

张玉兰原本在制作易容的面罩,见到柳羽归来,不由起身站到他的身后。

“我还能执着什么?三日后,菜市口问斩的是关某?我还能改变什么?”

“贤弟,这位是救下弟妹的,来自幽州涿郡,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的刘备刘玄德。”

“咳…”

王盖连忙比出食指,示意鬼卒安静一些,他则吆喝道:“是我,马无夜草不肥,我在喂马儿吃夜草呢,如今这世道,马儿比人都娇贵,一天吃四顿草料,羡慕的很哪!”

“呵呵…冤屈。”关羽摇头。“冤屈就是‘官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冤屈就是‘官为刀俎,人为鱼肉’!我只盼…只盼有朝一日能出了这牢笼,提一柄大刀,割下这些欺压良善者的首级,也不枉我关长生于人世间走这一遭!”

“颜县长放心。”秦牛拍拍胸脯,“出再大的乱子,不还有袁公给咱们顶着么?要不然,这每些年的孝敬不是都打了水漂?”

当看到那血肉模糊的身体时,徐晃的手都开始颤抖。

“甄兄讲?刘大哥有话要对我说?”柳羽继续问道。

他则感慨道:“今日一早有人去李家村口祭拜,是几个外乡人,这次你们烧了整个‘李家村’,做的有些过火了。”

在柳羽看来…

这个问题,很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