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们都活着!(1/2)

第105章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们都活着!

洛阳西郊,玉林观。

柳羽与荀彧跪坐在一张桌案两侧,两人面前摆放着一封诏书,这是一封经尚书台草拟,加盖天子印绶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是册封荀彧为河东郡“督邮掾”。

正常而言,“督邮掾”是郡守属吏,掌管监察地方县城,是地方太守自己征召的官吏,俸禄也由地方发放。

可偏偏,如今的河东郡,并没有派遣太守。

也就是说,荀彧这一位天子敕封的督邮,并不受制于任何人。

说起“督邮”这个职业,《三国演义》中就有一位,因索要贿赂未得,于是联合乡里诬陷刘备,却被张飞给绑起来,用鞭子猛抽一顿。

至此,“张翼德怒鞭督邮”流传至今,而“督邮”也成了贪赃枉法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位督邮也是够冤枉的。

“传!”

“贤弟。”

之后的罢官离去,那是好听一点的说法。

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若然没有媒体曝光,还不知道问题会挤压到何种程度?

至于大汉,别说是曝光了,天子刘宏压根就看不见这些,他能听到的,都是经过世家大族一遍遍过滤后的信息,这些问题会更严重十倍、一百倍。

劝了一句,袁逢就打算进屋。

“陛下…”

刘宏这话脱口,蹇硕一愣。

王越顿了一下。

“黑脸?”袁逢一怔,他想到了,今日下午巷子里,玉林观主柳羽身边的那个黑脸大汉。

“你的意思是?颜良口中那黑脸大汉找到了柳羽?”袁逢一下子变得警惕了起来。“次阳,你说那柳羽是不是冲咱们来的?”

史实中,真实的情况是,因为黄巾军被平定后,天子大肆奖励有功之人,封以官衔,一时间造成了财政的巨大困难。

“老夫可听说,近来你们又伪装那胡骑劫掠商贾了?”袁逢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随口这么一问。

留下这么一句话…

面颊上露出一丝惊吓,可很快,袁逢又恢复了神色。

呼…

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刘备倒成了英雄形象,害这位正人君子的督邮被黑了几百年。

触目惊心。

“当地人不是傻子?他们做的这些恶事,当地百姓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揭发罢了,而这种事儿要么不揭发,一旦揭发,根本就不可能捂住!”

不会这么巧吧?

“这样最好。”柳羽浅笑。“这样我们会很安全,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有人报送给陛下,天子看不到司隶以外,那咱们就为他画龙点睛。”

“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因为一种药,名唤五石散的一种成瘾性的药物,此前,我便授意甄家以这等药物换取南匈奴的马匹,因为成瘾性,南匈奴地的各部首领都离不开这五石散,呼厨泉单于也要通过五石散的分发控制各部落的首领,加强其统治。”、

“文若,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大汉对匈奴百年征伐,可这些异族生生不息,源源不绝呢?这是因为…武力从来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或许这一朝,我们能通过武力让他们臣服,可下一朝呢?下下一朝呢?真正能让他们畏惧的是另一种制裁…经济制裁!这才是能让他们彻底畏惧,彻底臣服的东西。”

“一面之缘,他说他是涿郡张飞,向我讨要纸笔,说是心情烦躁,要画画,倒是个有趣的人。”荀彧感慨道。

可以说,刘宏看到的这一切,下意识的感觉就是四个字——触目惊心!

在他看来,顿丘县原本就是贫瘠,经过曹操的治理,每年能上缴大量的赋税…

常常发生以宗族为单位,或者以里闾为团体的械斗。

柳羽也举起一碗,这像是男人间特殊的表达决心的方式。

而这些,又是地方官大肆敛财的机会。

“我这就去告诉颜良。”袁逢慌忙道:“让他跟他爹在河东郡收敛一些,还有秦家、还有那文丑,特别是那假扮的胡骑。”

唯独剩下袁隗与一地的箱笼。

俨然,王越以为此番见圣,陛下是为了讨回“中兴剑”。

其它的各郡县也可以推广、效仿,从而达成解决这个底层治理的问题。

“这个无妨。”柳羽一点也不意外。“我的目的,本就是引起天子的注意,是否跻身官场并不重要。”

如果穷人生病、修缮房屋需要向富人借钱,利息一年翻到三十倍,还不起就只好卖身为奴,欠下的债让子子孙孙来还,穷人的子子孙孙只能成为富人子子孙孙的廉价劳动力。

此时的张飞无聊之下,在画画。

袁逢面色一冷。

“四月初七,还有十几天,倒是还来得及。”荀彧感慨一声。

“袁伯父,我们也没办法呀。”颜良继续解释道。“可除了查到的这一人外,还有个黑脸的,他往司隶来了…”

“对付胡虏,无需光彩!”荀彧语气凝重。

听到这儿。

唔…

“臣万死不辞。”

“我知道,那南匈奴的王子是听命于贤弟的,可愚兄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南匈奴为何会听命于贤弟?为何会以贤弟马首是瞻?”

“臣在。”

意思再明白不过,不劫掠商贾,这些哪来呀?

很多穷人为了活下去,只能卖身成为富人们的奴隶。

由此可见,汉末“督邮”这个职业,算是个极其危险的职业了。

再加上,生存艰难,自然环境变化无常,穷人们之间为了争夺灌溉水源、黄河和濮河岸边的水草放牧等问题。

于是,灵帝就下令“裁官”,没办法开源,那索性就节流。

“文若,一旦成为这‘督邮’,那可算是真正踏上了刀山。”

蹇硕如实禀报:“陛下让臣查的事,已经查清楚了,河东解良县除了出现胡虏劫掠之外,还有一事。”

袁隗颔首,“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何事?”

柳羽感慨。

“喏,喏…”迟疑了一下,蹇硕还是领命。

刘宏口中喃喃。

“哈哈…”刘宏大笑。“当然有蹊跷了,若是没有蹊跷,羽儿怎么会去呢?看来,朕是真的瞎了,司隶之外,还不知道被这群世家豪门搞成了什么样子。”

“明早我与张飞先行一步。”柳羽早已做好了安排。“你等印绶下来,再行出发不迟,这便是我没有官衔的好处,文若在明,我在暗,咱们相机行事。”

“荀彧见过他了?”

刘宏放下信笺,整个人显得有些疲倦,但还是挥手道:“奏事。”

也是羽儿昔日里帮助曹操治理顿丘的所有方法,他一边看,一边轻轻点头,似隔着一封信笺与羽儿隔空交流。

说到最后时,刘宏已经有些愤怒。

是因为穿越前,也会出现那么几个“失序、失范、失衡”的地方,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会在这些地方上演。

“不。”柳羽摆手。“是为了几个人,文若现在并不认识,不过,我笃定,相识之后你们一定会成为挚友。”

“知行合一,底层治理。”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们都活着。”

“还是趁早送来,这样袁伯父放心,家父也放心。”颜良一改往昔的傲慢,在袁逢面前,始终保持着谦恭。

他刚想迈步去追颜良,袁隗再度喊住他,意味深长的说道:“兄长,如若真的到万不得已,那该舍则舍!”

这是羽儿借荀彧之手交给他的一封信。

柳羽细细的解释道:“这种前提下,我只要略微降低‘五石散’的价格,别说是让南匈奴陪我演一场戏,就是让他们出兵攻打鲜卑,他们也不会犹豫!这便是‘瘾’,当然,这只是我提及经济制裁中极其微末的一环。”

也只有在看过羽儿的这封信后,刘宏才会最直观的感觉到,那所谓的“底层治理”、“知行合一”并不是一纸空谈。

荀彧本要起身告辞,可心头还有一桩事儿,若是搞不清楚,怕是睡不踏实了。

“好!”

“这…”

“唉…”袁逢无奈叹息。“又做这等事儿!”

“袁伯父…”颜良面露苦涩。“河东解良那边的百姓都被榨干了,没有油水可榨了,若是不动动商贾,那…”

刚刚想到这儿。

王越这才回过神来,“谢陛下,臣誓死保卫柳羽周全。”

“在…在西园当值。”

袁逢脚步一顿,他想到了,否则…颜家也不会这么早的送来孝敬。

陛下竟会为了保护一个道人而重重的封赏他,这是不是预示着什么?

见王越还在遐想,蹇硕连忙提醒。

这些是集中在对田产的丈量和争夺上,富人仗势欺压百姓,穷人眼睁睁的看着失去薄田,倾家荡产。

是啊…

“贤弟昔日判断的不错,昔日与我会面,来玉林观的,根本就不是陈国国主刘宠,而是当今陛下,陛下从很早起,就开始关注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