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1/2)
第68章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虎牢关,洛阳八关之一。
南临嵩岳,北临黄河,古时唯有一深壑幽谷通往洛阳。
传说西周时期周穆王到这里打猎时,他的勇士“高奔戎”活捉了一只猛虎并圈养在这里,故而得名——虎牢!
此间雄关之内,纵是茶摊、酒肆也与他处不同,显出了一股别样的巍峨坚实。
在川流不息入关的人流中,一辆青蓬双辕的马车不起眼的夹在其中,遥遥缓行,仔细去看,当先还有一老者,引着马车中人步入了一处馆驿之中。
…
…
炉子上炙着烤肉,温酒的酒注里冒着热气,蔡邕从酒注中拿出热好的酒,为柳羽斟上,又割下烤肉,任凭柳羽盛入盘中。
一个中年男子为一个年轻公子斟酒,这本就是一副极其诡异的画面。
何况,是当世名声显赫的大儒——蔡邕呢!
柳羽幽幽长叹一声,闭了闭眼睛,似是有所感慨。
柳羽那时随口吟出一句,他有办法能帮蔡子破局。
这还了得…
要知道,无论是宦官,还是士大夫,任何一个单拎出来,能量都是巨大的。
更何况双方联手,蔡邕与蔡质自然无力抵抗,就落得个“公报私仇、犯大不敬”的罪过,理应斩首!
得亏桥玄不惜以辞官为代价劝谏天子,这才暂时压住了此事。
当然,天子刘宏也是心如明镜,只是罢免了蔡邕、蔡质的官衔,让他们待罪在家,不许出司隶,等候发落!
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自然不甘心。
于是,桥玄回到洛阳当即告诉蔡邕,这才有蔡邕马不停蹄的赶来。
刘宏连忙命人传唤蔡邕,恰恰,提前得知“题目”的蔡邕怕自己说不好,就把想说的写了下来,总结成七条!
恰恰这七条中,针砭时弊,将宦官为非作歹,公卿士大夫朝廷上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娓娓阐述,提议天子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惩处所有的奸佞。
黄门侍郎心知,宫中压根就没有名唤“梁德夏”者,当即迎上身去,意欲将那白衣人扭住,以详讯来历,不想…白衣人顷刻间化成袅袅黑烟消失于无形。
言辞恳切…
“蔡子后悔么?”柳羽张口问道…“如果再有一次面见陛下的机会,蔡子还会呈上那动摇宦门、世家根基的七条建议么?”
蔡邕,这个当年被誉为“芝兰玉树”的美男子如今已经年过四旬,但端正的面貌和挺秀的五官依旧保留着青年时的俊帅,体型也保持的很好,胖瘦适中,矫健有力。
“听‘桥子’讲,柳观主能救我?哪里还能等待,故而赶来这虎牢关,朝夕相盼,唯愿柳观主能为我指点迷津。”
之后,一日宫廷内的夜间,有一个装扮怪异的白衣人,来到了王宫的德阳殿,恰与中黄门侍郎相遇,侍郎喝住此人,询问其进宫有何贵干?
这白衣人没有丝毫惧怕之意,反而厉声反问:“‘梁德夏’传我上殿,你为何要阻挡我?快快闪开!”
柳羽缓缓起身,他的眼睛在闪烁,他的话愈发的意味深长。
九卿之一的“太常”提议,议郎蔡邕对方士、术数略懂一二,不妨请他入宫来消灾释异。
说白了,就是告诉皇帝,你这条真龙瞎了,已经看不到皇宫以外的事儿了!
蔡邕的这一番话,几乎相当于把宦门与氏族得罪了一边,并且动摇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次日,在皇宫北宫玉堂后殿上,有青色的蛇出没。
这下整个皇宫都在查“梁德夏”这个名字,可宫内宫外,根本就没有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