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凤凰自古栖大梧,良木由来作栋梁(2/2)
“吾姓刘,商贾之流而已!”
刘宏还在呕,他拿喝过沙子?只觉得喉痛都要窒息了…
顷刻间,刘宏的眼珠子瞪得硕大…
“若是各州郡官府,都在施粥的过程中添入些许泥沙,那喝粥的便只剩下真正的流民,粮库的消耗亦会大大的降低!再不会有流民饿殍遍野、易子相食的惨状!”
霍…
心头已然是悸动不已。
刘宏的目光再度移到荀彧的身上。
呃…此言一出。
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咳咳咳…咳咳咳…”
当即…
呼…
也是,如今道门没落,正经的士族子弟,谁会来这玉林观呢?
只有玉林观,只有顿丘县,施粥的对象是灾民,而其余各郡县施粥的对象怕是除了灾民外,一系列的牛鬼蛇神吧?
这是一条能从根本上杜绝流民反叛的方略!
似乎,是看着刘宏脸色不对…
一口粥水下肚,“噗”刘宏当即全喷了出来。
“没错,流民必须这么喝,这也是玉林观柳观主的高明之处。”
是啊,羽儿这一手高明的很!
以前,刘宏关注的是羽儿施粥的钱从哪来?
又一次呼出口气。
当即,荀彧朝众人道:“今日就讲到这里,明天的这个时候,咱们讲下一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这一篇故事娓娓从荀彧口中诵出。
原因原来在这儿呢…
言及此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然后议论着走出了这“四方神殿”!
刘宏本也想离开,哪曾想,荀彧迅速的来到他的身边。
“是老奴的过错,害得老爷这般难受!”蹇硕还在请罪。
“这位柳观主的确高明,想不到…整个大汉朝廷都没能解决的赈灾难题,在他这里倒是迎刃而解了!”
荀彧的精神一振…
呼…
刘宏连连感慨…
就在这时…
要知道,同样品读柳羽的这一篇故事时,曹操可没能体会到这一层意境。
“玉林观施粥的方法,顿丘县可以照搬是因为顿丘令是曹孟德,可大汉有几个曹孟德?若是这方法施展于帝国之上,那最后的结果势必是照猫画虎、邯郸学步!”
嘿…
颗粒,他感觉他的牙齿中咬到了颗粒,还不是一点颗粒,是很多很多…沙子?没错…是沙子!
觉得这二字点出了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籍含蓄,思虑周全!遂最后用了这“沁芳亭”的名字!
“唔…”
蹇硕一边拍着他的后背,一边心情复杂的望着这位一脸狼狈的帝王。
刘宏朝荀彧轻吟了一声“失礼”,旋即取来这粥,一饮而尽。
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施粥这事儿…得从两边去思虑,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他的话声音不大,却传入了荀彧的耳中。
“在柳观主笔下,贾府一件提词的小事都可以引申到‘引用照搬’、‘借鉴化用’、‘情景独创’这三条,施粥一事、救济灾民一事,关乎大汉的兴衰,又怎能拘泥于‘引用照搬’呢!”
怪不得…怪不得顿丘县一县之粮仓,都能够施粥救济无数附近灾民,可其余郡县哪怕动用国库,依旧是杯水车薪,叫苦连连!
高明…
“这位公子方才能提及‘引用’、‘借鉴’、‘独创’这三个词,足可见公子才学斐然!在下荀彧,敢问公子大名!”
就在这时,荀彧的声音接踵而出。
那…需要借鉴化用呢?还是情景独创呢?
一时间,刘宏只觉得,羽儿这玉林观内,高手如云!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
——凤凰自古栖大梧,良木由来作栋梁!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