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曹孟德可往,儿亦可往!(2/2)

荀绲扭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呼…

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孩儿从小耳渲目染,聆听您与诸多叔叔的教诲,孩儿又怎能对这世上的人不存善意?唐氏的父亲,中常侍唐衡,这个手中沾满鲜血的宦官,士大夫当然讨厌他、憎恶他…孩儿虽没有见过这位未过门的妻子唐氏,可她是无辜的。”

呼…

可如今唐衡早已病故,梁家已经没落了。

荀绲表情复杂的看着荀彧,他还想再劝劝儿子。“不要评语,不举孝廉,忠君报国,入朝为官…这条路,走不通的!”

而唐衡贪暴,为非作歹,祸乱朝纲,却极其心疼自己入宫前生下的女儿。

继而,他决然的站起身,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往城东疾驰而去。

“能走通的,一定可以!”荀彧当即反驳。“因为曹孟德就是在一位公子的指点下,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曹孟德可往,儿亦可往!”

讲到这儿,荀彧顿了一下,擦拭了下面颊上的雪,继续说道:

桓帝时期,唐衡与其余四个宦官合谋诛杀了权臣梁冀,受封“汝南侯”,乃是当时的“五侯”之一。

他心头的火苗骤然升腾,他感觉浑身充斥着火焰!

这就是他的儿子么?

“是!”荀彧牙齿紧紧的咬住嘴唇。“就在几个月前,曹孟德还是宦官养孙,可他却两度敲响登闻鼓,替民除害!如今,普天之下,还有谁会将他与宦党归为一类?普天之下?谁不交口称赞此曹家子!”

至善至美、充满着善意的“香君”毅然决然的奔赴玉林观…

“说起审时度势,族里的荀巨伯看到好友被盗贼包围,他怎么没有审时度势?他为何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以大义保全无数生灵!所以…”

“唐家祖辈有做到过京兆尹,有做到过司空,又如何?我六叔三个月从平民做到司空,父亲做到过济南相,我荀家比不过他们么?”

如今,明明可以一雪前耻,退了这门婚事,可…可…

偏偏悲痛中,还带着些许期翼之光。

语气果决。

荀彧始终坚持——不退婚!

无论是与颍川士人关系默契的司马防;

因为是汉末早期的故事,读者们热情不高…

可一想到前面就是玉林观!

要不了多久,他便能见到,那位为曹操指点迷津,那位帮曹孟德走过“独木桥”的“羽弟”时!

“孩儿,孩儿想效仿曹孟德,走出一条不要评语,不举孝廉,却依旧能够忠君报国,光耀门楣的路!请…请父亲允准!”

“不管谁笑我攀附权势,不管谁笑我傻,孩儿主意已定,娶唐氏为妻,且永不纳妾!我们荀家不改诺言,我荀彧一生宁死亦不改诺言!”

咚…

谁劝也没用,就是不退婚!

“唉…”

大雪中,他的样子形单影只,他像是茫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雪下的正紧!

雪中一抹洁净到极致的清雅,汇聚成“高洁”二字,与官道上疾驰的一人一马遥相呼盼,汇聚成了雪中最美的风景。

“可…可若是文若一定…一定这般坚持,那…那普天之下的名士不会有人赠你评语,你一生也无法举孝廉,吾儿的仕途之路还没开始就…就要终结了么?”

“她爹当年与傅家定下娃娃亲,傅家不要,他爹又与我们定了娃娃亲,世人说您是攀附权贵,笑话,我们荀家哪个人不是人中之龙?还比不上傅家么?”

“族里侄儿辈荀攸,当初他叔叔醉酒,误伤了他,他遮着伤不让叔父知道,不想让叔父内疚,这也是我们荀家的善意吧?”

每一个追读都很珍贵。

每多一个追读,可能推荐上,我就能pk到下一轮…希望各位每天看一看,上架后,每天万字更新。

熟悉牛奶的都知道…只要成绩还过得去,上架后,牛奶日日爆更!一个月都是奔着60万字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