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儒道之争,贯穿大汉数百年!(2/2)

另一方面,天的意志可以通过人间的自然现象体现,若君主妄为,也是忤逆天意,天会降下灾异提醒君主反省。

柳羽与张鲁细细的聊起了此间总总…

——“便是为此,这天师道中的‘治头大祭酒’你得当,天师道的‘圣女’,你更得娶!这是父亲对你的信任与期望,更是临终时的最后遗言!”

昔日,天师道的对手是儒家!

只是…对于这种疯狂暗示,皇帝压根就不搭理。

——新时代的人民将自食其力,修身养性,最终驱邪去病,得道成仙!

一方面,天是有人格色彩的至高主宰,君主受命于天统治百姓,百姓若违抗君主,那就是忤逆天意,可以被剿灭!”

一时间,在民间“天人感应”的学说已经大失人心。

汉初文、景时期,帝国的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为暴力改革引发反弹而亡的经验,加上汉初民生凋敝,遂将道家衍生的“黄老清净无为”思想作为治国方针,治理天下。

与此同时…

而那本《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在民间却传播多年,开枝散叶。

而传到“灵帝”这一朝时,这本书已经彻底黑化,取名《太平清领书》!

与老版本对皇帝还抱有幻想不同,这一版宣扬的是“洪水将出”的末世言论,又提出“黄天”将拯救世人的预言!

若按照儒家“天人感应”的学说,上天如此“疯狂暗示”,那皇帝真的是罪该万死了。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谁来解释灾异?又由谁来提醒皇帝呢?

夹缝求存么?

张鲁的话,柳羽能深深的体会到。

张鲁郑重的站起身来,就在无数山脚下盘膝打坐教众的目光下,他郑重其事的朝柳羽拱手一拜。

就这三板斧,使得太平道拉拢了大量的百姓!

相反,被誉为道学符箓派正宗的天师道,依旧被死死压制,夹缝求存…

呼…

而最后,聊到如今天师道的艰难处境时。

修习道学的张陵,他发现他学的东西在中原完全不受待见!

于是,他果断放弃官位跑到巴蜀之地,那里蛮部众多,崇尚巫鬼又缺少豪门世家,儒学的渗透力极差,治安也不好。

一时间黄老思想盛行,学者蜂起。

所有山下鬼卒齐齐站起,向柳羽拱手。“大祭酒,拜托了!”

——“羽师弟,拜托了!”

可以说,从这时候起,道家已经被儒家死死的压制!难以翻身!

上面走不通,只能走下面。

再形象点儿说,就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大喊一声“学儒救不了大汉”,然后彻底黑化了,要覆灭大汉!

的确,太平道为身处绝望中的百姓勾勒出了一副与大汉统治截然不同的画面。

他改名张道陵,创立了正一盟、天师道,所以参与者都需先交五斗米,然后就能够享受“符书教化”、“符水治病”、“符箓驱邪”的服务!

轰…

有那么一瞬间,柳羽突然感觉,一个巨大的担子压了下来!

他,已经深深的与天师道捆绑在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