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本手 妙手 俗手(1/2)
第37章 本手 妙手 俗手
洛阳城,蔡府。
一方石桌,蔡邕与叔父蔡质两人对弈。
说起来,蔡家因为一些特殊的缘故,叔侄两人同府而居,而蔡质的身份也不简单,乃是九卿之一的卫尉之衔。
他掌管的是守卫京师南宫与北宫、以及诸掖门的卫戍,地位显赫。
可因为今年朝廷屡发怪异现象,蔡邕上书除奸佞,用贤才,因此得罪了宦官曹节、王甫、十常侍等人!
蔡质也受到牵连,被罢官在家,等候发落。
终究,等待定罪的日子并不好过!
此时的蔡质落下黑子…
蔡邕沉吟片刻,不忘称赞道“藏巧于拙,此为妙手!我输了…”
蔡邕投子认输…
蔡质的脸色却并无太多的高兴,相反,他的语气变得严肃了起来。
也正因为这样…
琰儿…
蔡质提出的“好徒弟”自然便是蔡邕太学中的弟子——曹操!
在蔡质看来,单单这一“妙手”,足可见其功力。
讲到这儿,蔡质顿了一下。“伯喈不也推崇于道家学说么?”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
他瞠目结舌到说不出话来。
曹节质问他是否要以死相逼,鱼死网破时,曹操只说了句。“你、我联手,将所有贪墨的钱财悄无声息的都转移到王甫的府邸,亦将所有的罪名推至王甫身上…”
不该沦为罪臣之女!
——“陛下不会关心这些钱财究竟是谁的?陛下只是要杀一个‘罪恶滔天’的官宦去平息民愤与士人的愤怒,去收拢大量的钱财,此为帝王的制衡之术。”
“伯喈方才说我这一手是‘妙手’,那么?近日宋皇后巫蛊一案,王甫贪墨一案,若是于棋盘中,陛下与大长秋、大鸿胪又分别下的是‘本手’、‘妙手’、‘俗手’中的哪一手呢?”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中的三个俗语。
蔡质一怔,蔡邕的话还在继续。
他突然觉得叔父的话很有道理…
这…
蔡邕感慨。
唔…
嘶…柳羽?
蔡质眼眸微眯,他登时想到了这个名字。“可是,城东十八里处玉林观的观主——柳羽?”
蔡邕很果决的摇了摇头。“我知孟德,他虽机敏,却不够沉稳,做事容易一拍脑门,断然布不出如此缜密之局,下不出这么一出‘妙手’!”
…
“曹节供认王甫贪墨,辞官隐居,放弃权势…看似‘俗手’,可在这种局势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伯喈…你教出一个了不起的徒弟啊!”
哪怕是为了她安逸的长大,蔡邕也要放手一搏,全力避免那‘罪人’身份的桎梏与枷锁!
“叔父放心,邕知道该怎么做!”
“倒是…他有位结义兄弟名唤‘柳羽’,此前遗下一竹简,便精妙绝伦,或许…孟德是从这竹简中感悟!若论妙手,也当是这位名唤‘柳羽’的公子,可堪其名!”
曹操的回答有些冷冽…
何况,如今的局势已经有所变化…
沉稳又坚定的声音油然升腾。
他来了许久了,就看着曹节先是修缮“打谷场”,然后修缮“地窖”,最后轮到修缮这“粮囤”。
今时今刻的蔡邕本是万念俱灰,却唯独两件事放不下。
“每日施粥,三年风雨无阻,这柳羽是个奇人!”
骤然,蔡质又想到了什么。
只是…
曹节正一边对粮囤进行修缮,一边张口道。“曹瞒,这次…咱家得谢谢你!”
的确,蔡邕虽然自幼修习儒学,讲规矩、重礼仪,博学多彩,可…他却极其推崇道家学说,且跟“庄子”一样,很会讲故事!
他讲的故事娓娓道来,盎然生趣,总能将深刻的道理,隐含在浅显的故事中,曹操最是爱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