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后方先安定(1/2)
第371章 后方先安定
三征高句丽也是导致隋末暴乱的一个原因。
也有人说杨广三征高句丽是为了消耗门阀的力量。
战争和建设不能共存,皇帝怎么想下面不一定怎么做。
杨广想法是好的,做法确实错了。
李正长叹一口气。
当初汉一统天下之后,并没有高句丽一说,只有高句丽人,那时候高句丽就是汉的领土,汉四郡就是现如今的高句丽。
本就是大汉的领土。
按照现如今中原士族的说法,高句丽就是一个小偷,他们趁着中原混乱甚至都快拿下了辽东的一带。
领土甚至超过了鸭绿江以南。
一天不拿下吐蕃,一天不把吐蕃揍个鼻青脸肿的,想要东征高句丽还是太难。
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能用这样的态度来看战争确实很难得。
历史上评说很多。
这小子说得很对,战争是有成本的。
杨广东征一说是为了夺回属于中原的汉四郡。
李正还是行礼说道:“不送了。”
冯盎站起身说道:“老夫该回长安了,如今老夫身份很不好,离开长安太久不行。”
“你为何如此认为。”
李正急忙说道:“在下不敢高攀。”
突厥进献的牛羊不计其数,若是没有阴山这场大胜,也就没有现在的天可汗。
汉人这个身份是中原人的烙印,夺回汉四郡势在必行。
这对李唐江山来说是一个耻辱,李世民积蓄国力咬着牙发动了阴山一战的反攻突厥。
“战争都是要有付出的,拿出一百万贯的战争准备,想要回本就要打回三百万贯收入才算是有收益,这就是战争的成本,若是拿不回收益一百万贯白白付出,坏的更是名声。”
“现在长安的人是怎么说我的。”
这才落得万劫不复。
“老夫告辞了。”
战争又何尝不是一桩生意,渭水之盟的时候,突厥人已经都快杀到长安城门前。
当年杨广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几乎掏空了前隋的百年积累。
“还有呢?”李正又问道。
最终大胜,从此大唐得到了阴山天险,这场胜利之后的所得可想而知非常的丰厚。
听李正说完,冯盎看这小子目光越加不一样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那在下就不送冯将军了。”
之前和房玄龄秦琼他们也私底下议论过,确实不是一个出征的好时机。
李正笑容凝固,“冯将军说笑了,那是太监的事情,我爹就我一个儿子,我还要给家里留个后呢。”
李正把许敬宗拉到一旁问道:“老许,我问你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