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6章 耿直男孩许新年,白嫖搬运许七安,(2/2)

许七安闻言,稍稍一愣,随即就醒悟过来了,摇摇头,表示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三位大儒彼此交换眼神,想起了刚刚谈论的事情,张慎和许家兄弟关系最亲近,率先开口道。

“这首诗出自哪位大儒之手?”

张慎闻言有些尴尬,随即恼羞成怒,在两位弟子的注视下,强行狡辩道,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那是借,我后来不是还你了吗。”

“好诗啊,宁宴果然有绝世诗才。”

陈泰干咳一声,打断两位好友的争吵,提醒他们两人收敛一下,还有小辈在呢,注意一下形象,然后转头望向许新年,说道。

许七安捕捉到了关键词,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他对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一知半解。

许七安收回思绪,只能另外换一首诗了,对着三位大儒拱手道。

陈泰笑着摆摆手,脸上露出几分老谋深算的狡黠之色,眸子看向了一旁的许七安。

许七安心里暗喜,作为文抄公,有着华夏无数风流人物在背后撑腰,他自信心十足,只是他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斟酌了半晌,才装作勉强的说道。

“大哥!”

“紫阳居士离开学院后,咱们学院里的先生和大儒们,写的诗看与不看都没区别。”

许七安身上穿着儒衫,宽大的儒衫被健壮的肌肉撑得紧绷,没有一点两袖飘飘,衣袂翻飞的读书人的风采和审美,就像是大人穿了一个孩子的衣服,十分别扭。

这是许七安来书院的第二个目的,他之前将一部分化学知识传授给了司天监的弟子,得到了三件法器,倒是可以用来换取开天门的银子,但那样一点都不快乐,许七安是个追求快乐的人,能省则省,就喜欢白嫖的感觉,不钱就能办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卖法器,留着护身它不香吗?

“辞旧,春闱之后,不管名次如何,你都有出仕的资格,有考虑过将来吗?”

“辞旧,你为我代笔。”

听着老友的话,张慎和李慕白觉得哪里不对劲,没人说要报答你啊。

劝学二字,最先让许七安想到的是高中读的《劝学》,但既然是诗,那这篇古文就不适用了。

许七安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两位老师,说明自己如今正处在危险之中,所以想让将家中的女眷暂且住在云鹿书院中。

张慎愣了愣,回忆起了前半生求学的景象,怅然若失,无比感慨的说道。

“这首诗说的不就是我们那时吗,我年少时家贫,每天只能吃两个馒头,时常半夜里饿的饥肠辘辘,强撑着挑灯苦读。”

李慕白脸上带着几分怨色,眼睛瞥了一眼张慎,幽幽道。

许七安刚想决定用这首诗白嫖三位大儒,忽然想到了云鹿书院两百年来的处境,仕途不顺,受到了朝廷的排斥,每一个科举中了进士的学子都被排挤在了朝堂的边缘地带,这首诗不太合适。

“文字朴素,却意味深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谨言兄,还记得我们年轻时在学院求学的日子吗?”

“不必不必,如果真要报答,老夫确实有个想法。”

“如此甚好,辞旧,还不快谢过陈兄。”

“滚,无耻老贼。”

“黑发不知勤学早。”

“学生不明白,既然开天门需要炼神境以上的高手帮忙,那最开始的人是怎么开的天门?”

圣人学宫位于书院中央的位置,又叫圣人庙,里面供奉的是那位开创儒道的千古第一人,圣人学宫外,青石板铺设的大坪,足以容纳云鹿书院所有的学生。

张慎没有点评,看着许七安的目光,愈发的欣赏和自得,好像对方真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

张慎闻言摇头,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说道。

原来如此,许七安心中升起了明悟,前方道路的迷雾已经消散,这次虽然没有白嫖到手,但也算白摸了一把,他也不亏了,许七安心中暗自感激,连忙道谢。

“这就是你三天两头偷我鸡卵的理由?”

许七安差点笑出声,他对自己这个不通世事耿直堂弟的毒舌深有体会,平日里没少被他刺激的满腔怒火,却又不知该如何发火。

两名书童来到告示前,一人手捧卷纸,一人在告示墙上涂抹米糊,然后合力展开一人高的巨幅纸张,贴在告示墙上,这样的举动立刻引来了周边学子的注意,尤其是那张一人高的巨幅纸张过于瞩目。

许新年脸色微喜,扭头看向堂兄,连忙督促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

第一联所描绘的景象,让学子们汗颜。尽管读书也尽心尽力了,但谁能做到三更灯火五更鸡?可这不是虚言,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例子,学院的大儒和先生们,时常以自身例子告诫学子。而学子中个别非常刻苦的,也是这般熬夜苦读的。

“写诗?你们这是逼我白嫖你们?”

“这?”

“谨言兄,你这学生,我倒有点期待他将来踏入立命境。”

“辞旧考中举人时就感慨过,不知道将来会被外放到哪个穷乡僻壤,我抄这首诗,不是戳云鹿书院的心窝子嘛,适得其反!”

“学生谢先生们授课,指点迷津。”

身为老师的张慎闻言,脸上立刻眉开眼笑,连忙对弟子说道。

“妖丹是妖族道行精华凝聚,内蕴磅礴能量,吞了妖丹,磅礴的力量会强行打通奇经八脉,但因为无法控制,所以是九死一生的法子。”

“正是男儿读书时。”

“哪里朴素平常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大道至简,至理名言尽在其中。”

许新年既欣喜又忐忑,作诗不难,每个读书人都能作出工整的诗词,难的是让三位大儒满意。

陈泰才不管两位老友的脸色变化,眼睛微微眯着,透着笑意,语重心长的对许七安说道。

李慕白吹胡子瞪眼,有些不忿,那能一样吗,年少时他家境也不好,鸡卵就是他能吃到的最好的美食,却被张慎偷吃了,怒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惭愧,惭愧啊。秋闱之后,我便再也没有挑灯夜读了。”

这回是陈泰接过话题,微笑的解释道。

陈泰看了两个欲言又止的大儒,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大包大揽的说道。

许七安实在是不愿意出这笔钱,毕竟这钱留着他去勾栏听曲不好吗,他这段时间没少去勾栏瓦舍听曲,欣赏这个世界的绝美艺术,费不小,需要节省,毕竟该,该省省,许七安就是如此精打细算的人,不愿做那冤大头。

许七安脑海里,紧接着浮现这句渊源流传的劝说诗。在劝学相关的领域里,论知名度,能与它相提并论的不多。

“咦,不是文章,好像是诗,那有什么好看的。”

张慎摇摇头,规矩是对普通人说的,长公主那是元景帝的长女,皇室中人,书院的规矩自然对其不起作用,

“长公主那是何等身份?”

大坪上有一块红漆斑驳的矮墙,墙面粘着一层剥不去的纸层,这面墙是云鹿书院的公告栏,用来张贴书院先生们的文章、诗词、字画,以及学子里偶尔出现的优秀作品,再就是书院的一些告示。

书院院长每年春闱秋闱之际,便会在此地召集学子,慷慨激昂的动员学子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为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许七安久久沉默,许新年见此,眉头愈发紧皱,三位大儒里,张慎和李慕白一直期待着,陈泰则笑眯眯的喝茶。

“这首诗乍一看朴素平常,却揭示着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啊。”

“方法有许多种,除了耳熟能详的开天门之外,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吐纳法。”

“劝学!”

此时,许子圣也进入了云鹿书院,立在矮墙前,看着这首熟悉的古诗,嘴角微微翘起,目光一转,看向了另一边角落,三位大儒和许七安兄弟俩正站在那里,观察着学生们的反应。

“许七安看样子,混的不错,文抄公的事业干的有声有色,如果进入一个可以修行诗词力量的儒道世界,说不定可以直接靠华夏诗词成为儒道圣人!”

“只是这个世界,诗词不能直接化为力量,儒道修行需要智慧学识,只是抄写一些诗词文章,并不可能让他的修为提升半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