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7章 大儒算计,无耻老贼(1/2)
第2757章 大儒算计,无耻老贼
“咦,他怎么来了?”
三位大儒修为境界都已经超越五品德行,跨入了四品君子境界,凝练浩然正气,百邪不侵,拥有观测气运变化的能力,可以做到任意言出法随,感知敏锐,自然察觉到了许子圣的注视。
“他可是这些年国子监最出色的弟子,虽然出身武勋贵族之家,受到了国子监那群腐儒的排斥,但是却是当今儒林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了,有望跨入大儒之境,成为儒道第一人,即使是院长也多次惋惜,他不是是云鹿书院的学生!”
大儒张慎精通兵法,乃是当世兵法大家,虽然不及魏渊声名显赫,但也受到了许多勋贵世家的尊重,交往不浅,和武安侯府也有交情,脸上露出了欣赏和遗憾之色。
“我也没有想到,武安侯居然会生出这么一位真正的读书种子,上次春闱之前,他轻轻就跨入了五品之境,如今说不定已经追上了我们!”
“他小时候,我也见过他几次,居然没有收他为徒,真是后悔莫及,如果他拜入我们云鹿书院,定会有所不同!”
李慕白和陈泰也是神色微变,脸色肃穆的看向了朝着这边走来的许子圣,叹息一声,无比艳羡的说道。
“国子监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还不知道珍惜,听说他没有老师,在国子监中全靠自学,那些腐儒真是暴殄天物,如果他可以拜入我们云鹿书院,由我等教导,他定然可以成为超凡之上,成为儒林魁首,镇压云鹿书院的气运。”
许七安闻言有些惊奇,不知他们说的是谁,他修为太低,还未发现许子圣的踪迹,茫然的看向了三位大儒,眼中带着询问之色。
“三位先生,不知你们说的是谁?居然让三位先生如此欣赏!”
“作出此诗者,非读书人,乃长乐县一名胥吏。”
十八岁时,皇帝特许她参与翰林院的编书工作。前年,长公主甚至要试图重编前朝史书,只是惹来群臣抗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李慕白望着公告墙边,学子越聚越多,甚至学院的先生们也闻风而来,激动的拍大腿,称赞此诗大巧不工,朴素至理。
张慎忽然发现李慕白不见了,左顾右盼,寻找好友踪迹,连忙问道。
“父皇邀您出仕,是打算重新重用云鹿书院,您若真为了云鹿书院的学子着想,就不该拒绝的。”
这女子正是当朝长公主,元景帝的长女,她目光注视着老者,声音极为清冷,开口说道。
长公主目光诚恳,语气真挚,充满了期盼,劝说道。
“半年未见,院长发间银丝又增添了许多。”
院长笑呵呵的饮茶,对眼前的长公主极为熟悉,两人不知打了多少次交道了。
长公主清清冷冷的语气出现变化,叹了口气,有些疲惫的说道。
许七安之前的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早就已经传遍京都了,让许七安在儒林名声大噪,成为了小于名气的诗人。
“可惜竹林悟道十余载,呕心沥血,亦跨不过程氏亚圣划下的天堑。”
如今儒道势微,儒道修为最高的就是云鹿书院的院长赵守,天下近两百年来,再无一位大儒诞生,原因就是国子监的存在,他们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扼杀了天下读书人的灵性,使得儒道再也无法和其他修炼体系相提并论了,那个云鹿书院的叛徒真是该死,他的思想完全毁了儒道的前途。
“这小子一点不像年轻人,年轻人不该轻狂桀骜吗?”
李大儒耳廓一动,捕捉着山风送来断断续续的交谈,显然儒道到了他这种境界,想要偷听墙根,实在是太容易了。
“许大人怎么有空来云鹿书院了,真是让此地蓬荜生辉!”
陈泰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神色,极为精通官场之道的他率先开口了,上来就是一阵恭维,完全没有将许子圣当成晚辈,而是平辈交往。
“怎么没有署名啊,是哪位大儒所作?”
“算了,没有必要耍小手段了,还是真诚一些吧,免得弄巧成拙!”
“难得你有此心,毕竟国子监出身的读书人,都很排斥云鹿书院,将这里当做了禁忌之地!”
就在此时,许子圣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了几人面前,俊朗英武的面容上挂着明朗璀璨的笑容,剑眸如星,澄净明亮,鼻梁挺拔且直,双唇极薄,红润晶莹,整个人给人一种完美无瑕的感觉,让人自愧不如。
与云鹿书院院长对坐饮茶的女子早已过了双十,却梳着简单的螺髻,插着一根烨烨生辉的金步摇,明显是未出阁的打扮。她穿着月白色华美长裙,裙摆拖曳在地,容貌清丽脱俗,恰似一朵濯而不妖的水莲。而那双清澈的眸子仿佛一面冰镜,透彻中难掩高冷华贵。早已长开的身段玲珑浮凸,曲线诱人。
三位大儒许子圣保持沉默,对视一眼,不由收起来心中的算计,暗暗叹息。
于是,雅阁就成了院长的闭关之地。简洁雅致的茶室,一位穿麻衣的老者与一位华服女子对坐饮茶,一列披坚执锐的甲士守卫在雅阁之外。
“刚刚我在圣人庙前看到了一首劝学诗,写的极妙,不知可是伱的佳作?”
“院长真不考虑出仕?”
“今日上山,闻书院弟子吟诵一首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里和我品行相合,大家都出去,以后我就住这里了。”
赵守闻言哂笑一声,极为不屑,讥讽道。
随即,许七安摇摇头,他并不看好自家堂弟,这小子才学是有的,只是性格太过耿直,不懂得变通,不通世事,即使可以高中,也绝对不可能名列一甲,最多也就是一个二甲进士,那已经是祖坟着火了,浓烟滚滚。
书院后的雅阁,依山而建,东边毗邻着六叠瀑,西边是四季常青的竹林。竹子在北方是稀罕物,不易养活,不易繁殖,一夜惊雷雨后春笋的景象,只有在南方才能看到。
“有钱,有颜,有才,还有家世,这样的人,让其他男人怎么混啊!”
“是他!”
院长赵守一听,摇头失笑,带着几分感叹之色,并未直接回答。
“相比起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劝学诗必定流传更广,会被时时拿出来训诫读书人。”
“若是荒废年华能为后世子孙,开辟一条求学之路,老夫何乐不为?”
两位大儒瞬间心态炸裂,暗道一声不好,同时大喊。
许子圣正和两位大儒寒暄,眼角余光轻瞥了一眼李慕白,发现了他的小动作,心中暗笑,这位大儒为了青史留名也是煞费苦心,让人忍俊不禁。
许子圣明白,自己只要说出一句对国子监不好的话,就会被他们大肆宣传,使得自己成为国子监的叛徒,遭到打压,然后再趁机对自己抛出橄榄枝,将自己收入云鹿书院。
张慎叹了一口气,国子监和云鹿书院势同水火,他们已经被排斥在了朝堂之外,即使学生出仕,也是被发配到穷乡僻壤之地,永远无法立于朝堂之上,使得院内学生心志萎靡,士气不振,再这样下去,云鹿书院怕是真的要没落了。
许七安微微愣神,想起自己家的小白菜对其无比迷恋,心中无比理解,这样英俊的容貌,即使是去勾栏瓦舍白嫖,那些魁应该也会十分乐意的,就是那些才艺双绝的清倌人也会是自荐枕席吧!
“庚子末辛丑初,吾师慕白劝学,有感,作此诗。”
许新年听到许子圣的祝福,身躯激动的微微颤抖,毒舌又耿直的他居然可以说话好听。
“长得真他奶奶的帅!我如果是女的,也会对其仰慕不已!”
“这位就是许辞旧吧,听闻你这次要参加春闱,我在这里预祝你,金榜题名,名列一甲!”
如果说三位大儒对许志安欣赏是诗词才情,收徒也更多是为了名留青史,那么他们对许子圣就不同,态度慎重了许多,这是一位不弱于他们的儒道天才,有望真正跨入大儒之境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