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调任危机 (五)(2/2)
陈绍等国社党干部带头,全部热血沸腾的跟着王振宇喊了起来:“重振中华雄风,重振中华雄风。。。”
这一下子就是三千多人,王振宇也不含糊,组建了一个荣誉模范团,任命龙廷久老师傅出任该团团长。这些人就是人质啊,有这些人在手,自然不怕这些有钱有势的主吃里爬外了。。。
为什么自己当国务总理后,大总统会在很多事情上适度让步,绝对不是什么昔日的交情,而是因为今日的熊希龄早已不是当日那个白面书生了,在他名下挂着湘桂地方政府和军队在支持着。
所以熊希龄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湘桂和云贵一样的待遇。不然失去了地方武力支持,自己这个国务总理估计也就真的要坐到头了。
“下面,我宣布一下我离开后的军政架构几乎,我走之后,党务工作由陈绍,曾琦,李不韪,陈公博,周斓组成的五人小组共同决策;军队事务则由杨万贵,徐源泉,万耀煌,刘兴,李宗仁组成的五人小组共同决策;开发公司和政府这块,就拜托叶祖文叶翁了。。。”
“是,是”在座诸人纷纷点头,表示自己对大帅的拥护和支持。
首先是王正雅和陆荣廷二个人,目前这两个人都领着虚衔,不过没关系,虚衔王振宇也没打算给了。王正雅出任湘西议会议长,陆荣廷出任广西议会议长,彻底从军队系统消失了。
等待闲杂人等走完了,王振宇才看着眼前的骨干,把自己的一些思路慢慢的讲了出来:“各位,咱们从湖南新军49标第二营走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这份基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我王振宇一个人的事情了。在座的都是有份的,都是股东。把这个盘子做大做活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因为把盘子做没了,倒霉的肯定也不是我王振宇一个。这些都是很俗的话,我们再说点不俗的,我王振宇今天把话放在这里了,今天的北洋跟半年前的北洋早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和云南的蔡公进京,恐怕不但促进不了中国统一和繁荣,反而会导致整个北洋集团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彻底的涣散掉,到时候不要说袁世凯,乾隆皇帝来了也没招。所以大家在我走之后,不要放弃我们最初的理想,不要放弃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时刻准备着,将来北洋大旗倒掉的那一刻,我们要扛着祖国和民族的大旗带领这个国家和国民继续走下去,甚至要走的更好,要一洗百年耻辱,重振中华雄风。”
而袁世凯现在要的就是全国统一的局面,在他看来,所有的军队都是一样的,只要蔡锷,王振宇这些管下头吃饭的老大们到了北京,入了自己的手掌心,那么下头的军头们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来。所以熊希龄的小心思,他也只当是一点私心,当即允诺了下来。
随后自然是出了一大堆根本不能用的馊主意,王振宇也不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只能耐心的听这些人把屁放完。
最后,王振宇自然不敢指望在座这些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忠臣干将们了。他点名道:“国社党的中常委,军委成员都留下来,开发公司这边的也留下来,我有话要交代,其他的同志可以回去工作了。”
其次是刘古香等四刘,王振宇这点可不含糊,刘震寰被送入了陆军军官学校,其他三刘对不住,转文职,就在广西省政府任职。
为了制衡住局面,王振宇自然不能真的就靠这十个人来玩转了,他又召集赵东生,马西成,宋显福,郝兵,宋浩民,俞作柏,何键,龚澎,黄绍竑八人密会,让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听从自己夫人叶梓雯和岳丈叶祖文的指挥。
于是在民国二年十二月初一,一个非常折中的任命被袁世凯大总统下令发布了,现任西北宣慰使的王隆中最终没能担任广西督军,而是荣升了湘桂巡阅使,湘桂军务督办一职则被空缺了出来。而王振宇即日被招入北京,说是要委以重任,命其即刻入京述职。
王振宇接到电文后,立刻下令回电:“愿为民国驱驰,愿为大总统驱驰,职部即可交接工作,月内入京。”
此回电一出,整个北京都笑了,北洋政府的官员纷纷弹冠相庆,庆贺袁大总统统一全国。
王振宇根本不在乎北京的情况,他一面让三大情报组织加快对北京站的建设,这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的行动自由铺路了。
另外一面则是在北上之前,抽点时间跟自己的便宜老爸老妈还有王家,叶家一大家子人一起吃个饭,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次北上还真的是不知道何日才能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