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凤凰行(一)(2/2)
田应诏这边也就十几个人,大家骑在马上,一边看着山山水水,一边朝着凤凰而去。。。
这无异于黑暗之中给了沈宗嗣一道指明方向的光亮,沈宗嗣自然是狂喜的不行。长沙的谭延闿要是知道沈宗嗣是这个心思,恐怕打死他也不会要求王振宇把镇守使驻地放到凤凰了,这不是变相给王振宇增加势力吗?
对田应诏,王振宇自然是随便的多,他很直白的告诉这位,你老家的竿军现在跟我对抗来着,你看我这头发,都快掉光了。这个你老子种的苗,你这做儿子的得帮我拾掇拾掇。
王振宇到不在乎这个,他觉着自己是做的确实是不好,应该带着老婆去旅个游什么的,总之是要哄其开心。正好田应诏提出帮忙去凤凰招安,王振宇就想到了凤凰古城,这地方可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现在城里长大的叶梓雯肯定是没见过的,所以他当即决定,就去这里了。。。
一些中层军官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样的旁白几乎充斥其间。
随行的人员带的不多,不过赵东生,宋浩民,朱次韩以及王虎,赵冲等一干卫士是必须同行的。叶梓雯这边则只带了丫鬟小月一人,至于王振宇婚后给他买的那几个丫鬟她一个也没带。不过小月这丫鬟当的似乎也不太合格,没依着规矩老老实实的跟着自家小姐,到是时不时和副官宋浩民黏糊在一起了。而王振宇和叶梓雯对此也是乐见其成,故意视而不见了,于是大家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王振宇点点头:“这样,大哥,我带着你弟妹和你一起去趟凤凰,见见你这位亲家,这个出身一定是要给一个的。”
田应诏听王振宇诉苦完,哈哈大笑起来:“我当是什么事情了,不就是沈家那个老大霸着地盘吗?嗯,这个事情我去说,我家闺女跟他们家三小子从小就是娃娃亲,我跟他是亲家来着。这个人我也了解,还是很讲理的。再说我大哥田应全在他们那个什么军政分府也是个头头,到时也是有什么都好说的。不过文正啊,咱们竿军除了打仗,别的手艺实在是不足以谋生啊,你得给他们一个出路,否则就算我今天去拾掇了他们,明天保不齐他们还要折腾。特别是我这位亲家,官瘾大着呢,可惜一直不得志,本事但还是有几分的,你看着用。”
途经泸阳的时候,王振宇意外遇见了丁文江等人。丁文江正负责泸阳到会同的地质勘查测绘工作,见到王振宇时,他立刻提起了自己的一个意外发现:原来泸阳这边也有大量的石灰岩和粘土,而且储备量远比靖州那边要多的多。
这段时间,王振宇的老婆叶大小姐心情很不好,她觉得生活跟自己的最初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整天的看不到王振宇不说,日子平淡的跟水一样,如果不是小月从武汉来了,自己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家不好当啊,沈宗嗣以前带兵的时候不觉得,自己霸占凤凰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以前诸多杂事皆有文官辅助,税收,物资什么的都能收上来,军需自然不愁。可是大清一完蛋,这个体制就半瘫痪了,沈宗嗣现在天天为手底下的衣食发愁,到处拆解。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到下个月,沈宗嗣可能就会按照长沙方面的军事厅长程潜数月前的要求,解散所部,交出城防,然后自己只能去长沙竞选省议员了。
第二。王振宇任命田应诏一个湘西镇守副使的虚衔,田应诏就住在凤凰。
第三。辰沅行政公署不再管辖凤凰,而是改设沅州,新设一个麻阳县归其管辖。成立吉首府,下设凤凰,龙山,保靖,永顺,桑植,古丈,垣,乾城八县,人口一百二十万。
听丁文江这么说,王振宇立刻动了心思,二个百万吨年产的水泥厂,那自己岂不是要变成中国的水泥大王了,要知道目前全国的总产量都不到二十万吨。可惜老丈人叶祖文去上海负责联络洋行事宜了,不然这事交代一下就能着手办理了。人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事估计还得派人去靖州请程祖福先生了。。。
第五。同时,王振宇将在凤凰招募五千名十六岁到二十六岁的精壮入伍,给当地的年轻人一个出路。
田应诏最近也是不得意,南京那边的遣散,改编基本完成。二十一旅缩编为团,田应诏觉着没什么意思了,就辞官回家了。结果人才走到常德,就听说自己的好朋友王振宇当了家乡的湘西镇守使,所以没回凤凰,直接奔着洪江来了。
既然下头的人都有了去处,那么私下要约定的就是竿军上层人物的人事问题了。
田应诏是领了一个镇守副使的虚衔,这是他本人长期吸食鸦片的结果,如今的他已经失去了争权夺利的念想,只想享享福了。可他大哥田应全沈宗嗣则不同,他本身就是沈宏富的继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光大门楣。而从后世的史料看来,此人确实是个人物,放弃了优渥的生活,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考虑到他确实有军事才干,王振宇一点头,沈宗嗣调任安保总队靖州支队支队长,军衔先给个中校,算是高职低配。
田应全是田应诏的大哥,在凤凰当地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这样的人自然是不能留在凤凰的。王振宇给田应全扔了个实缺,湘西镇守使府下属禁烟局副局长兼禁烟总队总队长,军衔中校,算是高职低配。
张胜林和唐世钧则分配到了律政署,一个任廉政处处长,一个任检察院院长,不再担任军职。
反正一个原则,就是坚决不让这些人继续留在凤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