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凤凰行(一)(1/2)
凤凰的独特地域性造就了竿军,在这几乎家家当兵的地方,出了两个大家族,一个是田家,一个是沈家。
田家无需多言,在南京的时候,田应诏跟自己是好朋友,好兄弟,几顿饭下来,把自己祖宗的那点光辉历史都告诉自己了。相比之下,沈家就有些神秘了,不过沈家有个人王振宇是知道的,那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大文豪沈从文老先生。
和田家一样,沈家也是在战争中发迹的,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于咸丰年间投入湘军,转战江南数省与太平军作战,因战功显赫官至贵州提督。其父亲沈宗嗣习武出身,在江湖游历中学得一手好医术,一度署理贵州提督。
而如今让王振宇有些头痛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沈宗嗣。
沈宗嗣,字少仙。这位将门之子从小就立志习武从军。后来他也的确做了军官,可惜他被派去跟随罗荣光一起镇守大沽炮台,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炮台失守,而沈宗嗣兵败之后,也就断送了他的一生功名和大部分产业。
不过沈宗嗣虽然失了前程,却不甘心养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宗嗣串联竿军各家,和田应全(田应诏的大哥),张胜林,唐世钧在凤凰发动起义,一举夺取了凤凰的军政大权。此刻,这位仁兄正手握四千人枪,占据着凤凰和自己玩对抗呢!
这样一个尚武之地,处理好了,就是自己下一步扩充的兵源;处理不好,自己就可能跟后世的解放军一样在这里老老实实征剿三年,最后谁把谁剿灭了还不一定呢?而且对于处理这种烂事,熟悉当地民情风俗的王振宇有一个独特的观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武力。因为当地人多为亲属,关系盘根错节,一旦开打,死伤难免,一个不小心就是血海深仇。所以这个凤凰有些烫手啊,谭延闿真是好算计啊!
正想着呢,朱次韩进来报告说有人自称是田应诏,说是镇守使大人的老朋友,要求拜见。
王振宇一听大喜,说曹操,曹操就来了,这个田应诏一来,凤凰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田大哥,你怎么不派人通知小弟一声啊,也好让小弟有个准备,出城十里相迎啊”王振宇也顾不上什么官威了,疾步出门相迎。
田应诏本觉得如此不太安全,不过出于对自己对田家的自信,他最后还是答应了。
和凤凰竿军的谈判异常顺利,有田应诏这么一尊大神蹲在这里,加上田应全,唐世钧竭力促成,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沈宗嗣没什么架子,也没搞什么刀兵迎宾。他和田应全等四人带着竿军的一堆总爷,小爷的老老实实的跑到了城门口,列队拜见镇守使大人。而其麾下的数千竿军则规规矩矩分列两边,接受镇守使大人检阅。
这心里不爽自然就要发泄,所以王振宇就悲剧了。也不知道卫士队那个混蛋嘴巴不紧,妻管严的美名很快就传出去了。
一共五条
第一。沈宗嗣交出手里的军队和凤凰城防,民政事务,从此归于湘西镇守使王振宇麾下。
这个第五条的细账,王振宇是算过了的。如果按照这个约定,获得了凤凰地区实际控制权的王振宇,辖下的地盘将会是四府二十县,人口也将到达二百二十万人左右。以这样的基数来养近三万野战军,一万多守备队,貌似也不算太夸张。而且让王振宇最满意的还是兵员素质,历史上凤凰兵的素质一直堪称近代第一的,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这个地方的士兵都是出了名的能打。
在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下,自己的亲家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
第四。收编的竿军军官全部会在下个月进入军官学校学习,根据成绩和能力再行分配,士兵则全部打乱,分配到各部接受三个月的重新训练。
“你听说了吗?。。。”,“真的,假的。。。”,“这你都不知道?。。。”,“还真没看出来。。。”
三天后,差不多快要把这沿路的山山水水看厌的时候,大家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凤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