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大明式的计算机底层概念(1/2)

朱靖垣下达了正式的命令,相关人员立刻起身领命:

“臣等遵旨。”

朱靖垣抬手示意,让他们都坐回去,然后继续问新的问题:

“说到要收集数据做计算,现在钦天监、工部、军械部,你们的计算机够不够用?”

齐彦槐马上回应说:

“感谢陛下关心,钦天监搬迁完成后,也同步启用了最新的三型通用硅晶计算机器。

“单机计算力达到了每秒一百万次,应该能够满足钦天监目前的计算需求了。”

新任的工部尚书汪莱也紧随其后的补充说:

“托陛下的洪福,大明的硅晶计算机在这十年突飞猛进。

“应天新都城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同步部署了工部研发完成的三型通用硅晶计算机器。

“包括钦天监、工部、军械部、都督府、皇家银行、大明银行在内。

在自己的直接推动下,大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走完了前世美国人十九年的路。

要先运行输入法程序,从字表中筛查出要输入的汉字,再去硬盘查点阵图输出到屏幕。

朱靖垣看到了机房内的景象。

因为单个汉字就有英文单词的作用,特别是在传统文言文仍然盛行的时代。

计算机的基础是晶体管,每一个晶体管可以看做是一组灯泡和开关。

但是六位的情况下,字母只能有大写或者小写一种。

更重要的是,他们用的程序语言,至少已经是汇编语言的级别了。

所以六位的计算机,甚至于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在打孔卡上用了很久了。

机柜侧面是一个大型操作台,上面放着一台看上去好像前世的老式电视的东西。

到了门口的时候,齐彦槐伸手推开房门,然后马上让开一边。

按照前世的经验,要让汉字显示的相对自然,要用十六乘以十六的点阵。

看上去,好像只要做一个表格,左边一列写addition或者加,右边写“关关关开”。

汇编语言也全部都是大写字母。

爻就是传统八卦符号中那些中断和连接的横线的统称。

一段代码打上几十个单词,就要占用kb级别的内存了,英文系统同样撑不住。

除了五十六个打字键,周围又加了一些功能和符号键,总共估计有一百个左右。

只可惜啊,别说完全听懂人话并完美执行了,单纯的让机器直接执行最基本的命令,都让最早的研究人员们费老劲了。

最后,计算机去执行最后的“关关关开“命令。

十六乘以十六就是256个字卦,32768个汉字合计8388608字卦,折合前世的16mb。

朱靖垣从两人的回答中听到了两个关键词。

这种传统就形成了限制铁轨宽度的马屁股。

要记录所有字母,至少要把字节长度增加到五,这样编码容量增加到了三十二。

机器当然不知道怎么干。

不过,点阵数据还可以放在硬盘上,字表和输入法就要载入内存了。

但是这样实在太麻烦了。

这台计算机是能够直接显示汉字的。

更关键的是,这只是汉字编号。

里面的那些英文字母本质上都是逻辑和定义符号。

朱靖垣怀疑,这台电脑只能显示一两百,甚至几十个汉字。

朱靖垣在十年以前,就给大明的计算机项目列了一大堆目标。

不过能够执行命可以更加复杂,实现复杂功能的难度也越低。

美利坚制定的ascii标准就是七位编码。

用数字甚至星星框框表示一样可以。

有少数程序可以在表层显示汉字,但完全不成气候。

如果用来输出文字的话,全篇大写字母看着也是很头疼。

这样总共也要9mb。

只是把英文字母和数字都换成了汉字。

现在的这台“三型通用硅晶计算机器”作为晶体管计算机,体积明显小了一大截。

就算是看上去能够按键直出的英文字母,也要去干一个物理按键绑定字母表的活儿。,

否则机器不知道a是啥,c又是啥,根本没有b数。

至于通用计算机,也就是使用统一构架,可以使用相同的程序,并可以拓展存储空间和外接设备的计算机。

房间里面本来有几个人正在使用计算机。

现在的生产工艺级别较低,还要参考ibm的做法,价格校验位。

一整条连续的横线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横线是阴爻。

美国人在自己的脑子和小本本里面,记下“addition=关关关开”。

做到这些就已经非常困难了。

关和开的这两种状态,可以参考灯泡是否亮起的状态。

后来随着技术提升,校验码被省略,八位编码的容量就增加到了二百五十六个了。

而那台好像老式电视的显示器上面,现在还显示着一些文字。

如果不涉及到高级的联想功能,用高度机械死板的输入法,限定死只能用哪些汉字,就是这样的逻辑。

在自己的前世,所有正儿八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在最底层都是用英文表示的。

眼前的这一幕,这又让朱靖垣确认了两项重要信息。

能表达所有大小写字母、主要符号、十个数字。

相比最初的计算机,字节长度已经翻倍了。

计算机语言也是一样。

但是能够执行的命令也越简单,想要实现复杂功能的难度越高。

如果是这样的话,汉字汇编反而比英文更简单。

这个与火车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成了后世的标准铁轨宽度。

以及换行、回车、删除等常用的输入控制命令。

一个二进制位可以记录两个编号,字节长度为四的话,最多可以记录二的四次方,也就是总共十六个编号。

就算是不惜成本,将字库输入法都所有功能都实现出来了。

每一个字自己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桌子上的键盘,就是自己当初设计的打字机用的那个键盘。

与此同时,三万多个十六位字卦,编码总容量已经达到了65536爻,折合前世的65kb。

甚至于,对早期计算机性能都有了一定的要求……

七十年代以前的电脑,装下这个东西是非常吃力的。

周围的众人再次一起起身行礼。

实际上使用打空纸带来执行的,用一个位置是否有空洞来表示开和关。

有图表和文字说明,显然是准备用于计算的数据。

但是还不能同时单独输入数字,用纯英文单词去拼数字就太恶心了。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占满了一面墙的大型机柜了。

朱靖垣前世用过的计算机基本都是通用计算机。

找到了关关开关、关关开开、关关关关……等一连串的开关命令。

再再做一个表格,把这些开关序列绑定键盘上的按键,并在按键上写上a、b、c……

“对计算力有比较强的需求的部门和机构的办公区,都部署了每秒百万次的计算机。

现在大明通行的《通用标准汉字表》就有八千个字。

同时,这关关开关、关关开开、关关关关……这一连串命令,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对应另一个命令“关关关开”。

英文环境下单个字母很少有实际意义,至少要用两个到三个字母,才能让程序员产生有实际含义的联想。

朱靖垣前世不是程序员,对编程用的程序语言也不是很懂,只是上学的时候在公共课上了解过基本的知识。

这种让后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计算机出现的最早期,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东西。

这些目标同时也是指导,直接提供了经过验证的发展方向。

符号系统也不会存在什么全角半角的区别,输入过程也不需要转换输入法。

肯定要能省就省的,直接写个add就行了。

于是又把字节长度增加到六位,编码容量增加到了六十四。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这甚至不能容纳所有的英文字母。

用于按照人类能够理解的逻辑,通过特定的按键组合,把想要的汉字从字库中筛选出来。

所以就继续增加到七位数。

只要程序员能够记住,每个图像代表的是什么指令。

这样就有了总共一百二十八个的编码容量,对于英语而言基本圆满了。

前世最早的计算机是四个一组,最后的通用计算机是八个一组。

这对当时的计算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翻译器怎么才能把addition翻译成一连串的开关呢?

还是依次打完特定的组合的按键,组合形成成命令的同时显示出目标汉字。

所以要再做一个表格,把一个开关序列绑定a,一个开关序列绑定b,一个开关序列绑定c……二十六个字母和标点符号数字都做好。

大明当初的第一台计算机“道”,是用电子管为核心组装的,当时占满了一整个大厅。

人类再把这些有规律的开关,翻译城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

于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知道这个编号所代表的逻辑功能,用自己使用的人类语言中应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

朱靖垣挥手示意,然后径直走到了操作台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