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一次失误(2/2)

就连这边最著名的烈酒伏特加,他们在酿造的时候,原料中除了小麦、黑麦、马铃薯还会加上菜桨增加点甜味。

自己还希望这些钱能快速运转,让自己能短时间内积累起不菲的资金呢。

虽然这次白酒的事情让他撞了一头包,不过他也看到了另外一个在苏联能赚钱的门路。

闹腾的那几年这房子被充公,前些年才还给他们家,可惜老爷子已经不在了。

留在这里卖房子的男主人姓刘,四十多岁戴个眼镜,衣着虽不是什么名牌,但也干净合体,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

院里还种着不少草,冬天叶子都掉完了,主人为了这些草过冬,还特意修建过,看来这家的主人是个讲究的主。

上次在苏联跟自己哥哥通电话的时候,老哥告诉他这边已经有了四合院的消息。

当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给这些小官僚的分成不变,孟青善表示这次自己可以不赚钱。

孟青善也给自己老哥打了电话,让那边一旦联系好厂,马上发几船高质量白过来。

已经全家办好出国手续只剩一个买房的那人,可能着急赶紧卖掉房子离开。

好在这时候,白已经逐渐成为苏联的紧俏商品,不是说了么,这里的人喝酒都喜欢带甜味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庞然大物马上就会轰然倒塌!

甚至他们凑到一起商议了个非常好的价格,跟孟青善签署的采购合同。

还别说,这边收集到买四合院的消息还真不少。

商议完白的事情,孟青善没有在苏联多呆,带着给哥嫂买的衣物乘机返回了华国。

如今国内开始出国热,汇率虽然是五点多比一,可你拿着出国手续去银行兑换,只能兑换千来米元,想多弄点米元只能去黑市上换。

他跟这些公司掌权的那些人私下会面,承诺给他们,每批货款到了自己公司账上,他就马上按照一定比例给他们的账户上打钱。

东南边的厨房好像是后来改的,厕所在西南角,这玩意好像都在这个方位,老祖宗的说法,反正孟青善也不懂。

和自己老哥通完电话后,跟几家负责人打好招呼,告诉他们第一批白是要打开市场,弄得上等白,价格偏贵。

孟青善看了那个两进的院子,面积不小,而且保存的非常好。

和几家这边的大经销商经过几天的商谈,双方签订了白销售合同。

甜菜那玩意出量很低,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一直都在大量进口白。

这让他生出自己设计几款夹克,去自己粤省找做工好的服装厂,给他们下订单生产,然后自己往这边倒腾的想法。

还有一家是正准备出国,卖房子主要是为了筹一部分出国费用。

运动鞋就没办法了,国内现在还没有像样的运动鞋生产线,这个暂时先不考虑。

两世为人的孟青善当然不会觉得,这只是两个公司合作那么简单。

孟青善也是不得不这么做,按照双方合同上写的来倒是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人家不说不给你钱,拖你个一年半载非常正常。

一进院子过了影壁东西各三间,南面大门旁边还有两间,估计过去是门房。

说话非常干脆,直接跟他亮了低价,用rmb买就是十万,能用米元就是一万八。

这对那些小官僚可是意外惊喜,白是紧俏物资,既能弄来白,自己又能得到不少好处,他们当然非常配合。

听着这位老刘的介绍,孟青善也能听出他心中的不舍,不过人都跑国外了,再不舍得肯定也要舍了。

看了一圈,孟青善直接问:“这院子我很喜欢,真心想要,如果用米元一万五怎么样?”

大家都清楚黑市换米元一万五绝对超过十万rmb了,这老刘犹豫了半天:

“说实话这房子如果不是我着急一家团聚,真不会这价给你。

好吧,只要你这边钱给清,咱们尽快办手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