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一次失误(1/2)

第42章 第一次失误

接连跑了几天市场之后,孟青善才知道,重生不是万能的。

自己虽然知道一些大事的走向,可是很多事情他还是太想当然了。

比如他以为很好卖的白酒,经过自己几天对苏联白酒的调查,他才发现,自己一直以为国内的粮食酒,在这里会很受欢迎是错的。

苏联人很爱喝酒不错,可是他们大都偏爱带有甜味的酒,国内的白酒在这边并不怎么受欢迎。

看来几年后会出现用二锅头换皮衣的事情,大概率应该是解体后,前苏联的很多人处于迷茫和彷徨中。

很多人不知道以后的命运如何,整日沉迷于借酒消愁,他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包括酒厂又已经乱套,这才使得国内的白酒有了大举进入这里白酒市场的机会吧。

孟青善忽然感觉很沮丧,自己还是太自大了,没来之前就匆忙让老哥收购酒厂,购买散酒和其他品牌的酒。

以为自己能凭借那些白酒大赚一笔,可惜这次自己不但赚不了钱,连投钱购买的酒厂和酒也暂时砸手里了。

好在白在这里还是很抢手,得知他的国际贸易公司能弄来白,不少听到消息的周边商人都跑来跟他联系,希望能从他这里订购大量白。

这边的几家小头头肯定没意见,他们同样希望保证货物运到之后早点结清货款,因为货款结清后,他们就能收到自己额外的收入。

孟青善为了能快速回款,专门给那些合作部门掌权的小官僚,送了一些所谓的干股分成。

不过要求他们务必回款要快,而且以后的白采购,希望这边先付一半货款,白运到远东港口之后,他们马上结清剩余货款。

当初的贝勒府,选地儿就有讲究,地势高房子下面还建有排水暗渠,也就是现在的下水道,保证下大雨别的地方淹了这里没啥事。

这当然是孟青善最希望看到的,这些人想自己多拿分点,把价钱定的高些大家都有好处。

晚一分钟回款都会让他心惊肉跳。

算了,就这样吧,反正过些时间市场一放开,这些酒的价格也会涨不少。

那就是服装。

第二天看了五座四合院,三座院子因为太过破烂,属于民间大杂院毫无翻修价值,被他划掉。

孟青善的公司的情况,人家给魔都那边的总领馆打个电话,就能打听的非常清楚。

剩下的两座院子是两家个人的,一家已经办好出国手续,家里留了一个人专门等着卖了房子直接走。

所以在这里白是跟粮食一样重要的东西,不过这里土地虽然广阔,可是他们太靠北了,气候寒冷种不了甘蔗。

特别是夹克运动鞋之类,更是普通衣服价格的好几倍。

双方了解的都很快,苏联这边的经营方式和国内差不多,以国有销售公司为主。

他们的账户可以是苏联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

他对孟青善介绍说,这房子是他爷爷和老父亲两辈人攒钱在民国时期买下的,以前是个什么贝勒府。

黑市上兑换就吓人了,一比八都是心善的。

这次回去的航班是直飞京城的,因为之前他就托人帮自己在京城找四合院。

这个院子一看就和别的小四合院不同,不光院子大一圈,房间也盖的比其他四合院的房子大不少。

下了飞机没顾上休息,孟青善就给这边的委托人打了电话,约好第二天去看房。

在这几天里他转了不少商场,他发现这里的衣服普遍都贵。

这个结果倒是让孟青善心中舒坦不少,最起码之前在国内收购酒厂和买酒的钱,有白赚的钱支撑,自己倒赔不了什么。

房子一应手续齐全,不是自己非要比别人卖的贵,是这院子是别的那些小四合院没法比的。

可惜电话里得知,自己老哥已经买下了老家临市的白酒厂,其他白酒的厂家的散酒也联系了不少。

进去里边的院子,北房三间很宽敞,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两间。

之所以用了几天时间,是因为两边都需要了解对方,是不是真的有那个实力提供(销售)这些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