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来到莫斯科(2/2)
那玩意虽说现在还算硬,不过在自己手里总觉得是炸弹,真没办法那就直接在当地换成他们的商品弄回来。
原先他打算的挺好,觉得自己年轻,穿的虽说不怎么保暖,不过抗一两天时间买到新保暖衣服应该没问题。
还不是所谓的选修,和经济学院课程一样,上课名册上有他的名字,会被点名!
弄好了,绝对比白还要来钱!
回到学校开始上课后,孟青善头疼起来。
当然这些经理中除了村里比较能干的亲戚,就是嫂子的两个哥哥了。
回到宾馆自己的房间,孟青善把自己刚买的貂脱了,心中那个郁闷,原本想着去给全家淘几件物美价廉的带回去。
几年后一瓶二锅头换件皮衣的事情还真不是谣传。
因为帮着程院长用老魔都换了外语学院的桑塔纳,孟青善已经被董院长安排到外语学院八七届新生二班。
销售队伍可谓呈几何数的增长,这样野蛮生长的队伍,根本没有选拔良才的时间。
经过九个来小时的飞行,孟青善乘坐的航班在莫斯科机场降落。
他在魔都有公司,还是国际贸易公司,又刚在魔都拿了一块地,实力明摆着,签证办的倒是很顺利。
不过主要还是销售自己酒厂的酒,因为那才是能真正能让自己赚大钱的。
跟自己老哥电话里说了自己要去苏联的事情,让老哥抓紧联系白和小酒厂订货。
不被挖人是不可能的,好在自己公司展销会起步早,现在已经出具规模形成了品牌,招人也好招。
展销会的事情,现在已经完全不用孟青善再操心。
他这边和张欣娣一起忙活着联系纸箱厂,设计酒瓶酒箱的外包装。
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随便就被别人挖走,帮他忙把待遇多提高点,也算是对这些起步阶段的功臣一个交代吧。
去苏联的机票早就提前买好,刚放寒假的第二天,孟青善就乘飞机飞往苏联。
不过他知道卢币这玩意,用不了多久就迅速崩塌,能米元交易就米元,尽量不要卢币。
嗯,现在的卢币还嘎嘎坚挺。
一下飞机这里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冻得他走路都跟跳机械舞似的。
嗯,话说现在苏联人的平均工资是二百多卢币,是国内工人工资的近十倍。
用不了多久这种展销会的形势,会在国内遍地开,就算自己的那些亲戚同村乡里,依然会有人禁不住高薪诱惑离开。
这让打算早点跑苏联一趟找机会的孟青善非常郁闷,刚请了半个月的假,实在是没办法再请假。
公司进行展销会的队伍中,已经快速培养了一批,可以单独带队到外地开展销会的经理级人才。
马上要放寒假了,这时候请假也不批,这货只好老老实实的两个院系来回跑着上课,跑苏联的事情,只能等放了寒假再说。
而且公司初步壮大的时期,家族式管理确实是最好最稳妥的办法。
话说现在即便是国内小酒厂的酒,同样价位的肯定比苏联那边的酒好的多,自己设计的包装再好看些,价格他们又不清楚。
反正自己还会干几年展销会,进口的东西也能提高自己展销会的档次。
鱼龙混杂就鱼龙混杂吧,只要不影响自己公司的根本就行。
至于以后,孟青善非常清楚展销会的生命短暂,十来年就风光不在。
这边的城市供暖倒是很好,所有建筑里面都温暖如春,只要不是路程太远,很多当地人都穿的比他之前还薄,在外面从这边溜达到那边。
可孟青善不行,他得扛着从没经历过的严寒,在外面跑很多地方,之前计划好要去不少地方的。
看着自己脱下来挂在衣架上的那件貂皮大衣,孟青善考虑自己是不是再去买个羽绒背心啥的穿里面。
这货真的被冻怕了,觉得自己出门就会被冻死那么害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