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楚姑(1/2)

别看刘枫说的随意。可是乔富民和石伟山又哪里放得开。不要说刘枫是堂堂的副省级官员下來。就是当年的战友罗一书。在两个人的眼中。也早就大不一样。

官员是不会太在意旧情的。他们可不敢像唐山林那样。和罗一书继续聊天打屁。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吗。官场还是要上下尊卑。这个是几千年形成的定式。沒有人可以随意挑战这个。

正在此时。菜开始上桌了。看着端饭的小妇人刘枫笑了:“楚姑。终于不像是非洲难民了。”

当年的楚姑。瘦削的很。仿佛一阵风都能把她送上天。哪像今日丰腴的小妇人。楚姑抿嘴轻笑:“刘书记您好。我是壶平县团县委书记。您这次调研工作。我会全程陪同。嗯。就从今晚上开始吧。”

刘枫笑道:“好好好。那就麻烦你了。这几位是······”

“刘书记。我们很熟的。还是我來介绍好了。”丁思芸上前抱住楚姑圆润的肩膀。“楚姑同志是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我给她发奖章奖状都发到手软。”

“好样的楚姑。”刘枫重重点点头。笑着竖起一根大拇指。“就是要选拔任用这种甘于奉献的干部。就是要让脚踏实地的干部上位。

楚姑同志的表现。无愧于她获得的荣誉。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荣誉。更是团组织的荣誉。这种选拔用人的标准和模式。要继续保持。让它在团组织中形成制度化。”

这话是对楚姑的肯定。更是对丁思芸主持团省委工作的肯定。也是刘枫第一次在团系主张自己的执政理念。旁边的欧鹏等人。飞快的拿出纸笔进行记录。这个是必须的。

时隔十年再一次品尝到云立夏的手艺。刘枫赞不绝口:“唐家嫂子的手艺越來越好了。要我说。赶明个去燕京城开一家私房菜馆。肯定宾客盈门。”

最能上正席的一道干菜烧肉就是这道梅干菜烧肉人。是南楚从小吃到大。吃不腻的一道菜。什么养生宜食酸、低热量的南楚名菜肉菜梅子排骨。不油腻。爽滑。细致。爽口。

这一次不只有全家福。还有一道沙道观豆婆鸡香锅。估计是被十几个人吓着了。云立夏每样菜准备的量都很大。这道据说始于三国时期松滋沙道观镇的名菜。精选散养柴公鸡。配以独家酱料出品。

张慧君笑道:“难怪这一路上刘书记念念不忘。云大姐的手艺的确超过很多饭店大师傅。好像燕京城还真的沒有南楚省的私房菜馆。云大姐要是去了燕京城。您的生意一准儿火爆。”

这次下來调研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了。楚姑现在还是这个学校的名誉校长。这里的乡亲们看到她。就像是看到自己的亲人。那些老人们当认出刘枫的时候。立即激动起來。当年刘枫到楚家湾中心小学校來去匆匆。

这里的土壤的含硒量极高。因而形成了有名的富硒茶。用富硒茶叶制作的油茶汤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从而带动了当地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韩国代表团称赞土家族油茶汤“是华夏茶文化一绝。”

还有据说从前只有在过年的那段时间才吃得到。香辣。咸鲜的干烹腊鱼。常腊味菜肴。这里的腊肉和其它地方不同。更偏向于风干肉。只抹盐腌制。然后悬挂晾干。少有熏制的。吃的时候切一段下來。洗净切片。和其它食材同炒。

每一个人都被云立夏烹制的精美食品征服了。尤其是几位女士。早就在途中被折腾的腹中空空如也。此时尽管被辣子刺激的一个劲倒吸冷气。还是忍不住大快朵颐。

虽然这种不连贯的方式对学生來说有影响。但是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这还是当年刘枫帮着想的主意。因为楚家湾中心小学校这边出了楚姑这样的典型。这里被定为芒昌市团委活动基地。

楚姑也是一身秀美的民族服饰。和一群小妇人在人群间忙忙活活。直接在火坑上泡制特色土家族美食。最让刘枫感兴趣的。是楚姑亲手调制的土家油茶汤。

吊角楼是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來堆放杂物。通常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村民纷纷穿上了民族服饰。土家族服饰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穿着尚简朴。喜宽松、重喜色。男子日常服装常以青、蓝、白三色为服饰主色调。表达一种质朴浑厚、洁净爽朗、简朴素净的自然之美。

在燕京城改造后的古城商业街。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向妹子还曾经前往观摩。

楚姑一身鲜红色衣裙。头上戴着一顶元宝形织锦冠帽。服饰镶着蓝白红三色镶边。胸前是菱形西兰卡普。色彩绚丽。深蓝底色以艳丽的色彩來调和。这种土家织锦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或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术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