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应变(2/2)

……

父城城头,麋威负手北望。

今日天气晴好,远山含黛,春水丰盈。

眼前广袤的平地上,虽因战争暂时无人耕种,但满眼青翠之色,仍足以说明此间土地之肥沃。

麋威失神看了片刻,指着不远处的汝水主河道:

“从那里再往北溯游而上,过了郏、梁二县,就是广成关了吧?”

身旁功曹书佐邓艾应道:

“是。”

麋威:“那过广成之后,是否还要继续过伊阙、大谷等关,方能够到洛阳?”

邓艾还是应是。

但又补充两句:

“若是自许昌、长社那一路北上,翻过阳城山便到缑氏。”

“那里距离洛阳不过一日两脚程,比走广成更方便。”

麋威回头笑道:

“那就得先考虑如何突破许昌那坚固的城墙和十万魏军了。”

“简而言之。”

“洛阳其实也是躲在乌龟壳子里一座城。”

“只是洛阳八关这壳子嘛,不如关中那边严实。”

邓艾闻得此戏言,虽然赔笑了一声。

但心中不免有所联想,脱口问道:

“益州要北伐了?”

麋威挑了挑眉:

“士载敏锐啊。”

邓艾连道不敢。

麋威摆手:

“不说这些远的了。”

“偃县怎么说?”

邓艾当即取出军报,流利念道:

“郾县来报,魏军曹泰部连夜奔袭。”

“寇副军出城交战,未分胜负,问是否全力驱赶?”

“曹泰啊……”麋威继续负手北望,不慌不忙。

好半天才回头道:

“贾逵这是要逼我在颍阳和上蔡之间作出抉择。”

“以静制动,以力破巧……不愧是曹操主薄。”

邓艾闻言暗暗点头,同样不慌不忙:

“使君打算选那一处?”

麋威不假思索:

“当然是哪里便捷去哪里。”

“虽说颍阳颍阴的粮屯更近。”

“但要连跨数河,不利于奔袭。”

“我若知难而进,贾逵岂能不生疑?”

“回信告诉寇封,全力驱赶曹泰,不使他靠近偃县半步。但也只是驱赶曹泰。”

“若后续还有魏军绕路而来,就让姜维去挡。”

“若还有……那便不作理会。”

邓艾领命而去。

而麋威目光再次北转,目光穿越重重山川。

遥想着那座居于天下之中的千年都城。

以及藏身其中的那位自家太尉公。

竟再次失神。

……

潩水源头,有山名“大騩[gui]”。

此山既是伏牛山东侧余脉,也是颍水与潩水的分水岭。

前者,让此山成为了洛阳南部屏障之一。

后者,又让此山坐落于两条自颍汝入洛的要道上。

曹洪自许昌北上,过长社、新郑地界而不入,小心伏兵于山脚下。

当然,说是伏兵。

其实就是不让斥候大规模远出,不在沿途县乡大搞征发。

士兵自己带上三五日干粮,备一点马料,沿途再吃点草,以此熬过短期奔袭的消耗。

毕竟好几千人马的骑兵集群,想要完全遮掩动静是不现实的。

只能尽量往人烟稀少的山沟里钻,尽可能减少被敌军发现的概率。

所幸主场作战,地形都是熟悉的。

曹洪无惊无险渡过了潩水上游河段。

接下来,就看麋威上不上钩了。

这日,贾逵自许昌方向传信,说汉军已经渡过了颍阳。

但是。

贾逵要求曹洪不要管颍阳和颍阴,直接转去大騩山南,赶在汉军进入山南颍水河谷之前,将其堵死在山脚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