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汉军何其多能人(1/2)

第233章 汉军何其多能人

“魏军要渡河了。”

邓艾捏着一截树枝,蹲在道旁。

目光却远远落在昆阳背后的滍水。

北岸,魏国骑士正沿河飞驰。

马蹄声轰隆作响,竟压过了河水奔涌的声浪。

与之相反。

南岸这一侧却安静得可怕。

即便摆上了好几层角围,围内的还有马忠特意留下的,配备了改良连发弩的三曲蹶张士。

可面对魏军庞大的骑士集群,辅兵、民夫们依然畏惧不安。

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生怕勾起敌骑的杀意。

邓艾也默然无声。

却不是畏惧。

他只是想起去年的情景。

那时自己孤身南下,为徐邈谋划防备汉军的策略。

他甚至能清楚记得那艘乌篷小船的模样。

没想到一眨眼,物是人非。

如今竟轮到自己为汉军谋划防备魏军。

依然是以弱备强的局面。

依然是佐吏的身份。

但职权更重,有了更多主动权。

这大概就是《左氏》所言“鸟则择木”的道理?

如自己这样出身微末的士人,大概只有投靠季汉,方能得用了。

思忖间,对岸魏国骑士已经远去。

未几,有姜维部的探马来报,说在下游偃县的方位发现了魏军的踪迹,让邓艾这边小心防备。

邓艾感谢对方一番。

一回头,却让三曲蹶张士中的两曲迅速转移到南边的木围,一曲转去北边盯住夏侯霸。

全都要做好战斗准备。

虽然命令立即得到执行。

但有军吏颇为不解。

魏军要么在北,如被汉军反包围的夏侯霸部。

要么在东边下游方向的偃县,如刚刚探马所报。

分两曲去南边是什么意思?

邓艾没有隐瞒:

“敌军之所以往东走,必然是见滍水沿岸无处渡河,所以绕行到下游偃县,直接从汝水渡河。”

“偃县去年已被夏侯霸反占,那里必然架设了浮桥的。”

“而一旦过了汝水再往西折返,路上便只有一条窄且浅的昆水挡在前路,并不足以阻挡曹洪部骑兵。”

昆水就在昆阳南边,是后者名字的来源。

此时众人站在高地上就能远远望见。

确实只是一条小水渎。

丰水时或能充当护城河。

可惜眼下时节不对。

午后,昆水对岸,忽然出现大量扬尘。

尘土飞扬间,隆隆的马蹄声紧随而至。

早间还在后背滍水北岸飞驰的魏国骑兵,仅仅半天后,就已经绕行到昆阳以南的另一条河对岸。

如此强大的奔袭速度与同样强大的执行力,邓艾虽早有预料,仍不禁神色肃穆起来。

不管怎么说。

眼前这支骑兵,都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兵种。

没有之一。

魏军并未在昆水前停顿太久。

摸清楚水浅的位置后,众骑便化整为零,迅速打马北渡。

不过半个时辰后,便有一千前部骑士在昆水北岸集结成阵。

其后在一面“曹”字将旗的引领下,直往昆阳城下猛突而来。

邓艾这边,有民夫受不了骑兵迎面冲来的声威,落荒而逃。

然后就被邓艾亲自引弓,射杀于一道木围之下。

“民夫临敌可不战,但不闻令而擅动者,斩!”

这一刻,邓艾非但不口吃,更有将军般的威严。

众兵士皆是一凛,再无人敢乱动。

片刻后,魏骑已经前突至最外层的拒马前。

不出意外,迅速横掠而过,引弓抛射。

箭矢顷刻如雨下。

但因为有足够厚的纵深,加上骑弓射程短。

所以这轮抛射大多摸不到角围后的汉军。

少数射得远的,也早已失去力道,被前排持盾的士兵轻松挡下。

如是数轮。

围内的汉军几无损失,胆气便渐渐壮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