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劝学与下山(2/2)

胡昭下意识接话: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

“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言罢,啧啧称奇:

“你竟读过扬子的《法言》?”

孙狼挠挠头:“谁是扬子?”

胡昭更奇了:

“这话你听谁说的?”

孙狼龇牙笑道:

“先前关将军有信使入山,闲聊时听来的。”

胡昭:“那军吏姓甚名谁,哪家子弟?”

孙狼摇了摇头:

“我看他只是个寻常行伍勇夫,便是有门第也出身不高,所以未曾过问。”

胡昭听到这,淡然的面色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关羽麾下的一勇之夫竟也有读书人吗?不应该啊……”

以胡昭六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此事过于反常。

毕竟这年代读书门槛太高了。

一是找书难。

二是读懂难。

三是就算找到了,读懂了,能不能得到别的士人认可,又是另一重困难。

而这归根结底,还是第一条。

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极度稀缺,很容易被少数人所把持。

所以胡昭想了想,感觉这应该是孤例,便抛之脑后。

继续道:

“你要去投关羽,我没什么可说的,唯有劝学而已。”

“自我幼时算起,世道已丧乱了一甲子,昔年林立的群雄,今剩三四家,而汉魏又强于别家。”

“将来的天下共主,不是姓曹就是姓刘。”

“说不定你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九州混一的模样……到那时候,这天下终究还是读书人的天下。”

孙狼听到这里,本已无再多言语。

然而想到胡居士屡屡提及读书学问,忽有所悟:

“居士在山中耕读多年,依然熟知天下大势,想必也想下山的吧?”

闻得此言,胡昭目中有片刻慌乱。

但毕竟老眼浊目,轻易便掩饰过去。

抬手道:

“今日你我虽是生别,亦算死离。”

“后事不必多提。”

“去吧。”

……

翌日,孙狼集合青壮部众,约千余员,正式下山。

陆浑虽是山城,却在伊水之滨。

伊水下游注入洛水,洛阳八关之一的伊阙关,就在这里。

孙狼自然不可能去洛阳,所以选择上溯的方向。

一直沿伊水河谷溯行至伏牛山深处。

再往南翻过分水岭,便到达了淯水的上游。

从这里顺流而下,就能进入南阳盆地。

按照关羽使者与山中众豪帅的约定,各路人马将在雉县附近集兵,设法攻下县城。

然后以雉县为立足点,继续顺水南下扰掠博望、西鄂这些淯水上游的县城。

迫使宛城曹军难以获得洛、颍方向的接济。

而关羽已经答应,若此战能取得南阳全境,今后将准许他们就食于这片富庶的土地,封官荫子。

毕竟自襄樊之役后,南阳郡人口大量流失,并不缺无主之地。

于是,一群怀揣着富贵梦想的山中游侠,或者说山贼。

就此翻山越岭,浩浩荡荡杀奔山下。

数日后,孙狼部抵达雉县北界。

此地果然云集了大量人马。

然而。

并不是他预想中的山中“义兵”。

而是一大群逐杀“义兵”的魏军骑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