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调换角色(1/2)
第114章 调换角色
沪圈现在的电影实力是很弱的,他们的演员演上一部电影很难。
要靠那些京圈、港圈来这里拍戏的人才能混上角色,所以按上帝视角来看几个圈子,沪圈明星是最没逼格的。
他们的明星天生就比港圈、京圈矮了那么一头,一直是沪圈痛点。
没办法,毕竟他们电影弱,资源少,但电视强,流量强这是真的,但并不能转化为票房和逼格。
实力和偶像好像就天生的对立。
你以为胡哥他们不想演电影?没有人带他们玩,他们的圈子没有电影创作能力和大导,所以只能这样。
几十年都在电视圈打转,就算演电影也要靠边站,主角是别人的,不管你多大名气。
秦宣这次不仅把主演给了他们一个,还带上了一大票沪圈明星,这就是任中伦高兴的。
这一高兴,投资的事就好说了。
“那投资的事情?”秦宣试着问。
“没问题,你看周台长投多少,其他的上影来兜底。”任中伦很爽快。
主要是秦宣给的好处多,另外就是他们也想有位大导来撑场面,谁都知道宣总和京圈不对付,中影都没投,那他们上影肯定鼎力支持啊。
京圈不要的,沪圈就要把握!
叶宁轻松下来,没想到这人挺厉害,几句话就戳中了上影老总的痒处。
当然他知道这是各取所需罢了。
周莉中年妇女,微微一笑道:“我这想多投资点,这还不行了。”
“你可以投资啊,你多投资我就少投资,你少投资我就多投资,都可以商量。”任中伦跟她挺熟悉,毕竟离的近,两边有来往。
其实他投资多少无所谓,要的是拉起沪圈,不能让人看扁了。
之前被《色戒》打击了下,颜面尽失,这次他专门翻看了剧本,确定没毛病!
“也没多少,电影基金一千万,江南广电一千万,留两千万给你们!”周莉看向任中伦。
“没问题,我们上影出资两千万。”任中伦目光投向秦宣道:“你们这边还有缺口吗?”
他之前听说是八千万预算。
“没有了,够了,感谢两位老总的支持,改天我摆宴,请你们吃饭。”秦宣抱拳。
虽然他不喜欢酒桌文化,但怎么都是需要的,人家投资人讲这个。
“吃饭就不用了,这部电影你好好拍,拍好了,拿到高票房了,我们来为你摆一桌。”任中伦说道。
“那几位老总就要提前准备了。”秦宣笑道。
“哈哈哈就喜欢年轻人这股子自信!”
谈完投资的事情,其他的聊天话题就活跃了很多。
目前是万达三千万,光线一千万,电影基金一千万,江南广电一千万,上影两千万,刚好八千万。
这几家也要提供相应的资源,万达提供院线帮忙统筹;光线提供宣发资源;江南提供当地院线以及文化资源;上影当地院线,帮忙建设拍摄场地。
而新势力的团队,提供创作,所有的投资者以及相关方各司其职。
还别说,这配置还挺猛的!
上影入主投资《南京照相馆》的事情自然传到了华艺大小王、以及中影座山雕、博纳于胖子耳中,也传到港圈一些人的耳中。
毕竟宣总的动向,还有那部电影,他们时刻关注着的,而他们却把秦宣自动的归类为了沪圈的一份子。
“这小子进沪圈了。”座山雕叹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还是挺看好秦宣能力的。
毕竟短短时间就能拉出这么大的架势,一般人还真办不到。
“其实咱们早该想到他应该是投沪圈,沪圈电影制作能力不足,他过去正好和沪圈互补,不过咱们也不用担心,有京圈和港圈,优势在我。”于胖子对着老大道。
“我就是担心《南京南京》打不过他。”座山雕挺担心路太郎不是宣总的对手,那就有点丢人现眼了。
还不说他们中影败给了上影,那他脸往哪放,那电影什么德行他清楚。
《南京南京》是中影主控单位,这相当于中影要和上影再次一较高下了。
之前两边竞争也挺多的。
“没关系,咱们还有《建国大业》,这才是王炸。”于胖子很乐观,他们占据着绝对的资源优势。
座山雕没说什么,按发展策略来说宣总投沪圈是理所应当的,京圈和新势力有冲突,沪圈没有。
这事就只能先静观其变,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来。
其实他们都估计错了,秦宣是不可能投什么上影,能搞出墨镜王录音门事件的圈子,他不会过多参与,只是有限的合作,来保持独立自主。
反正就是你不要我,我就帮助那边,让你们自己也互相找下别扭。
这段时间秦宣除了监督置景的建设以外,就是挑选演员,初步的主要演员有了眉目。
阿昌那个角色王传君饰演,王传君在家接到邀请的时候颇为意外,当他拿到剧本看了一次后,特别的激动。
无时无刻不把这剧本拿在手里看着,吃饭的时候都不忘看,觉也不睡,就抱着剧本看,琢磨这个角色该怎么演。
他知道,这对他来说是机会,谁愿意天天跟人搞笑。
高叶那个角色秦宣找的是郝蕾,属于文艺女神级别,她听说过这部电影,看到剧本后满口答应。
这位可不管你圈子不圈子,爱演谁的就演谁的,跟京圈不搭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