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我们是正义的(2/2)

有人看向那穿军装的中年人,见他面上稍微泛红,沉默不语,就知道已经被说服了,没有了问题。

也是厉害,直接就打消了人家的念头。

“你口口声声说尊重历史,但我注意到个情节,平民竭力保护底片,这个并非真实历史事件,如果上映就会给观众造成历史认知偏差,这算不算历史虚无?”一位带着文艺气息的老者问。

这问题尖锐,回答不好就是驳回的点,因为你没有照着史实,在搞历史虚无。

童钢和张红森微微变了脸色,这问题给的文档里是没有的,想也知道,这些人怎么可能完全按既有问题去问。

在场的人不由将目光投向秦宣,见他正低头思索,也就默默等待。

虽然这里没有激烈的情绪交锋,但句句去带刺,文化人不需要用激烈的情绪去压你,只要把你为难住就可以了。

“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秦宣说出这话时。

那老者得意,对其他人道:“虚构不能凌驾于历史之..”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观众记住某个人或某个故事,而是记住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抵抗精神,就如您所说,虚构不能凌驾于历史之上,这点我完全认同。”

秦宣打断了那老者要说的话,再道:“但是艺术加工绝非无的放矢,而是以史料结合了人性血肉,史料就是那些一张张的原始照片。

群像就是浓缩了沦陷区20万的隐形抵抗者,不管是邮差冒死传递情报、戏子暗中救助难民、裁缝藏匿地下工作者,设计这些角色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也是让观众看到咱们是个有血性,面对外欺有抗争精神的民族,是为了强化记忆,而非弱化历史,我觉得这才是意义根本。”

这些话秦宣是一口气说完,他怕顿一下,那口气就泄掉了。

已经有人被他的话所感染。

“那你是不是在删动民族仇恨呢,违背了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核心导向?”有人追问。

“我不回避有情绪化的一面,也不否认观众看到也会有悲愤,就像刚才我说过,淡化就会让后人对战争的残酷缺少认知。

但是我们是不是正义的呢?”秦宣一手拍在胸脯上,目光直视在场众人。

在场人一时间鸦雀无声。

“既然我们是正义的,为什么就不能喊血债血偿,难道这不是正义的诉求吗?”秦宣情绪有几分激动。

“对呀,我们是正义的!”这句话在所有人脑子里形成,好似火焰般在燃烧。

“首先我不是在删动仇恨,而是要告诉人们和平是以血换血换来的,而不是你放了只和平鸽,世界就和平了,那只是象征,也是为了告诉人们,不让悲剧在华夏大地重演,我们只是在守护和平。”秦宣补充。

他的话让在场的某些人有些动容,那穿军装的中年男子朝口袋摸了摸,想抽根烟缓缓,却发现场合不对又给放下了。

还有人呼了口气,好像憋的慌,就连童钢和张红森也觉得憋的慌。

只能说这人太能调动人的情绪了。

几位领导调整了下坐姿,神色虽然依然严肃,但举动已经说明了有些被他的话所感染。

“你叫秦宣对吧,说话不要那么激动,稍微平和点。”有位领导压了压手,让他收敛下情绪。

说话有感染力,再加言行举止激动,很容易让人头脑发热,不能理性思考。

“对不起领导,我尽量克制。”秦宣抱歉,克制不住那就没办法了。

不激动点,怎么有激情呢,演讲不就是自己有激情,才能感染别人。

“叫人给他倒杯水吧,还不说来我们这里了,连口水都不给喝的,回去还不说你看领导真小气。”领导自嘲的开了句玩笑,看着很亲和。

在场的人都是笑了笑,原本被秦宣弄的严肃压抑的氛围,轻松了几分。

当然领导让他喝水,目的是让他缓缓,放松放松,别那么紧绷着一根神经,也让其他人也放松放松。

“谢谢领导,虽然我们背后可能会说些闲言碎语,但心里还是敬重的。”秦宣笑道。

这话虽然风趣,但透着真诚,意思是背后或许有抱怨,但心里是爱国的。

“那证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要更加努力才行,没有做到心服口服。”领导和善的看着其他人。

在场的人也都是点头附和。

“是啊,最怕的是口服心不服,那就没法了解人们想要些什么,我们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所以要让人说话,把真话说出来。”另一位领导也是点头赞许。

秦宣只是起了个话头,他们就聊起来了,这个就跟他的身份不相关了。

很快有位秘书倒了杯茶过来,捧着双手递给秦宣,秦宣礼貌道了声:“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