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技惊四座(1/2)

这个问题难不倒梁江涛。

这些是他近期准备的重点。

他已经从各个角度设计了考题,这道题也在他的计划当中。

他沉思了大约一分钟,拿起纸笔简单列了要点提纲,深吸一口气,道:

“生產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正是生產力的提高,带动生產关係的变革,才有了社会的演进。古猿人学会用石器,开始有了私有制,人类社会產生。后来人类学会使用青铜器,奴隶制社会出现,再后来使用铁器,封建社会出现,再后来蒸汽机发明,工业革命出现,衍生出了资本主义和共產主义.......!”

“第二,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优秀的文明,这是我们五千年来薪尽火传、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歷了种种艰难困困苦,最终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之后,又逐渐富了起来。但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標,我们还不能满足,我们的最终目標是强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要实现这个目標,就必须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

“再发达的经济,再先进的政治制度,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支撑,必然没有生机活力,也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尤其是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和世界其他强大民族相比最大的核心竞爭力!”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经济比我们发达,资源比我们丰富,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远超於我们,但我们有一点他们比不了,那就是五千年的文化积累,美国再强大也不过立国二百年,日韩经济再好也不过是我们汉唐文化的延续!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文化力量发挥出来,必然能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第三,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不如此,那我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南昌起义,不能忘记万里长征,不能忘记土地革命,不能忘记延安窑洞……”

梁江涛的声音抑扬顿挫,侃侃而谈,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实际,还不忘引经据典。

说完,他自信地看著考官席,相信他的表现一定能征服考官。

如他预想的那样,考官都已经听呆了,全场鸦雀无声。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话是从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嘴里说出来的。

这高度,这能力,这口才,就算有人告诉他们梁江涛正在口述一篇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他们都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