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百足之虫(1/2)

户部尚书戴胄亲自坐镇,调集精干吏员,將盐铁转运使之权牢牢收归户部。

一道道措辞严厉的公文发往全国各道、州、县。

“盐引新法,乃陛下钦定之国策,利在千秋,敢有阻挠、拖延、阳奉阴违者,无论出身门第,官职大小,一律以谋逆论处!抄家灭族,绝不姑息!”

在崔、卢等巨族轰然倒塌的榜样面前,任何地方上的世家残余都噤若寒蝉,再无人敢公开跳出来作梗。

官盐,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流向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东市苏氏盐铺前排起的长龙,便是民心最直观的体现。

尚书省与礼部衙门灯火通明,在房玄龄的主持下,新的科举章程细则以惊人的效率擬定、颁布。

大幅增加了寒门学子的录取名额,严格规范了糊名、誊录等防舞弊程序,並明確昭告天下。

朝廷將拨付专款,在州县设立官学、义学,资助寒门俊才进学备考!

消息传出,无数出身贫寒、饱受门第压抑之苦的读书人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长安国子监附近的书肆、客栈,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寒门学子。

世家门阀联盟这棵看似枝繁叶茂的参天巨树,其主干已被彻底斩断、焚烧。

残余的枝叶纵然深植於地方,此刻也只能在寒风中发抖,悄然蛰伏,再不敢轻易露头。

一场针对太子、意图顛覆新政的阴谋联盟,最终以联盟核心的彻底覆灭而告终。

东宫,丽正殿。

殿內並未大摆筵席,只在偏厅设了一席精致的家宴。

红烛高燃,映照著案几上精美的瓷器与温润的玉器。

菜餚並不奢华,却极尽心思,多是些家常却鲜美的时令菜蔬与温补的羹汤,是照顾著太子尚未完全康復的身体。

李承乾只著一身月白色的常服,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尚好。

苏玉儿坐在他身侧,一身水绿色宫装,难掩清丽。

王玄、常胜、刘仁轨、马周等核心班底围坐四周。

常胜看著李承乾略显苍白的脸,亲自给李承乾盛了一碗温热的鸡汤。

“殿下,您这身子骨,真该再静养些时日。”

李承乾接过,笑著摇摇头说道。

“无妨,今日难得清静,与诸君小聚,比什么汤药都管用,此番北征大捷,朝堂风波初定,皆赖诸君同心戮力,捨生忘死,承乾在此谢过诸位了!”

他端起一杯温热的清酒,郑重地敬向眾人。

王玄连忙举杯,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殿下言重了,此乃臣等分內之事。若无殿下运筹帷幄,洞察先机,岂能有今日之胜?更遑论揭穿奸佞,肃清朝堂了。”

刘仁轨也举杯,带著几分感慨说道。

“若非殿下,我等焉能有今日之局面?北征一役,更是殿下以万金之躯,亲蹈险地,方换得北疆安寧!臣等不过尽忠职守,追隨殿下驥尾罢了。”

马周也接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