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功高者不赏(1/2)

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奏对,如同软刀子,一刀刀割向李承乾用命换来的军功和威望。

核心只有一个:太子功劳太大,手握兵权太久,该回来了,兵权该交了,安心当你的太平太子吧!

龙椅之上,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在那些官员脸上停留片刻,最终落在大殿中间空著的位置,那是为即將凯旋的太子预留的。

阴山射旗的英姿,鹰愁涧的智勇,风吼峪的果决,白道川的沉稳。

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他最优秀的儿子,立下了他当年都未曾企及的边功!

然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也比任何人都明白兵权对於皇权的意义。

看著儿子威望日隆,军权在握,那份欣慰之中,是否也潜藏著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忌惮?

长安城,贞观十二年的初秋。

朱雀门至承天门的御道两侧,禁军甲冑鲜明,长戟如林。

自宫门至承天门广场,黑压压跪满了朱紫青绿各色官袍。

更远处,是屏息凝神的万千长安百姓,目光匯聚於一点。

承天门城楼之下,太子李承乾身著玄色袞冕,十二章纹昭示无上威仪。

他一步步踏上承天门前高耸的献俘台,步履沉稳,叩击在青石板上,也叩在每一个观礼者的心上。

李承乾的身后,两列铁甲錚然的羽林卫亲兵,抬著沉重的战利。

染血的突厥弯刀堆积如山,各色部落狼头旗散乱其中,如同被踩进泥泞的尊严。

最令人无法忽视的,是队伍最前方,由八名校尉肩扛的那一物——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的金狼头大纛!

曾经象徵草原至高权柄的狰狞金狼,如今连同那断裂的巨大旗杆,被粗糲的绳索草草捆缚,展示在煌煌天日之下。

“臣,太子承乾,奉陛下圣諭征討不臣,赖陛下洪福,將士用命,今荡平贺鲁献俘闕下,北疆稍安,此乃突厥偽贺鲁金狼王纛残骸,呈献陛下,告慰列祖列宗!”

李承乾的声音並不如何高亢,却足够威严。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万胜,大唐万胜!太子殿下千岁!”

“殿下神威!天佑大唐!”

百姓的欢呼席捲朱雀大街,那份积压已久的对边患的恐惧,在此刻找到了宣泄的洪口。

金狼大纛的倒塌,比任何战报都更具象地宣告著那个压在北疆头顶的庞然大物,已被大唐的储君亲手摺断脊樑!

郑元璹的身旁,几位身著深緋、浅緋官袍的官员交换著眼神。

就在这时候,一个身著三品紫袍的老者排眾而出,鬚髮皆白,正是以清直敢諫闻名的御史大夫,王珪!

“陛下!臣有本启奏,殿下此战之功彪炳千秋,然功高则震主,权柄过重则祸生肘腋,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这石破天惊的开场,瞬间扼住了广场上所有人的喉咙。

欢呼声戛然而止,无数道目光看向王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