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驼队(1/2)
第278章 驼队
在休息室里,门一关,几个姑娘立刻小声欢呼起来。
“哇,我们要上罗秉文老师的画了?”
“会上威尼斯双年展吗?”
“都不用上什么双年展,他那些不上展览的画也很厉害啊,要真画成了以后在介绍上写我们的名字,那我们以后找活都更轻鬆了。”
“就算不写名字,应该也能知道是我们。”
这几个女孩子虽然都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舞蹈演员也有等级,厉害的,就像小鹿这样的,毕业就加入了国家舞剧院。
而她们其他人,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又喜欢这个行业,就得靠著名气到处找演出的机会。
其实在任何行业,名气都是很重要的。
你多一个资歷,能比別人多一个机会,在竞爭当中就能多一个机会。
如果能上罗秉文的作品,那就不是多一个资歷这么简单了。
如果这幅画真的能全世界闻名,那以后別人一提到敦煌舞,可能就能想到她们几个,这哪里是资歷的,是核弹啊。
到时候全都是机会。
“一定要好好表现!”其中一个女孩子眼神坚定得似乎要上战场。
小鹿掩著嘴笑了笑,说道:“那我们要加油哦。”
第二天,罗秉文依旧起了个大早。
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一个很懒的人,日上三竿不復醒,做事又爱拖,如果没有系统,可能他这两年都要长胖。
但唯独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他从不拖延。
他包了辆车,先去阳关。
车一路往西开,越开越荒凉。
所谓的阳关景区,其实就是一片巨大的土黄色遗址。除了一个仿建的城楼,放眼望去全是戈壁滩,大风呼呼地刮,吹得人脸上生疼。
这种西北的戈壁滩,其实就是诗人或者画家的灵感源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罗秉文站在高处四下看,除了几个零星的游客,真是毛都没有。
苍凉是真苍凉,歷史感也有,但这地方太空了,色彩也单调,不適合他想要的那种充满生命力和神性的画面。
不过,如果不画敦煌舞,单独创作这个场景,那还是很不错的。
待了不到半小时,拍了几张光线角度不错的照片,旅游打卡,撤。
下一站,玉门关。
情况差不多,也是人们印象中的戈壁感觉,甚至比阳关更禿。就剩下一个巨大的土墩子,孤零零地立在旷野里,真是“春风不度”。
这土墩子,要是没人介绍,以及没有下面的牌子,估计没人能想到这里居然是汉长城遗址。
这玉门关的意境是够悲壮了,但他和阳关是同样的问题,太荒,太硬。
最后,他去了鸣沙山月牙泉。
一到地方,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是沙漠,但沙丘的线条无比柔美流畅,风吹出的纹路就像凝固的波浪。光线好的时候,沙丘明暗对比极强,呈现出丰富的金色色调。
其实论场景来说,下面的月牙泉也是很美的。
它在沙山的环抱中,碧蓝碧蓝的,像颗点缀在沙漠里面的一颗宝石。
生命与荒芜的强烈对比,柔美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但罗秉文想要创作的画可能用不到月牙泉出场,光是鸣沙山上面的沙漠景象,就完全能创作出罗秉文心里想的那幅油画了。
作为一个旅游地点来说,鸣沙山月牙泉这边也是比玉门关要好的。
怪不得游客这么多。
远远的,似乎还能看到敦煌市区的样子,再想想敦煌的歷史,於是一种古今交融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就你了!”
定下地点,罗秉文心里一块石头落地,看看时间才刚过正午,沙漠的阳光正烈,但天蓝得晃眼。他决定乾脆放鬆一下,体验体验这边的旅游项目。
十月份的敦煌应该是旅游最好的时刻,即使是白天的这个时间点也不算热。
最高温度也才二十度。
就是紫外线有点强,晒得罗秉文手臂上的皮肤都有点痒痒的。
他先去骑了骆驼。
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心里也著急,没来得及体验敦煌的特色项目,骑骆驼,现在有时间了,就想去体验一下。
旅游旺季,骑骆驼又是敦煌的重大旅游项目。
於是,游客眾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
出售骆驼票的售票点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人挤人,一百块钱一个人的价格几乎没有劝退任何人,似乎来到这里的人都想体验一下似的。
等了很久才买到票。
骆驼號688。
罗秉文还在想这个骆驼號是代表自己是今天第六百多个游客吗?然后才发现代表的只是这一批驼队,自己排在第六百多號。
一到停骆驼的地方,罗秉文就哇了一声。
同时,周围的哇声不绝於耳。
现场看到的,是一片沙漠当中的平地,如今这整块平地都停满了趴下来休息的骆驼数量估计有上千头。
所有的骆驼统一有个红色的鞍,上面標看数字。
远处是绵延的沙丘,已经出发的驼队远远看去就像蚂蚁排著队在前面似的,像一根黑色的,一直往前的线。
现场的气氛很热闹,如果找不到自己的驼队和位置,会有穿著红色衣服的工作人员给你引导。
买票过来的游客们也是一脸兴奋,觉得不虚此行。
当然,这一切还是得拋开空气中的味道——-毕竟这里是上千头的骆驼堆在一起,就算没见过骆驼,也能想像得到现场的味道肯定不好闻。
但在这股震撼面前,味道都不值一提。
罗秉文看著自己的骆驼票去找自己的位置,忽然感觉到身后有人,还没等回头,就看到一个小女孩拉著自己的衣角。
“矣?”
罗秉文嚇了一跳,朝著周围看看,好像也没有谁是丟了孩子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