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敦煌舞(2/2)
东方人画动感,不画动作本身,靠线条带节奏让你自己脑补。
罗秉文从吴道子那里学来的只是一部分,让他的线条稍微有了些灵气,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加强这种灵气。
而色彩也是不可或缺的。
敦煌的壁画就是有了这些丰富多动的色彩,才会让图案里面的人物有了动態的感觉。
这种又嗨又神圣的味儿,就是这么来的。
“懂了。”他心想。
这半小时血赚。
他知道怎么用油画的顏料,去整出这种飞天的轻灵和神圣感了。
出来见到太阳。
罗秉文眯了眯眼晴,万事俱备,只欠画具,等明天画具一到敦煌,立刻开整。
敦煌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景点不少。
诗歌里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玉门关,就在敦煌的周边,除此之外还有阳关旧址。
和玉门关一样,阳关应该也是大部分华夏人都知道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还有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听人说的,月牙泉,鸣沙山,听说这里的山是会一直发出声音的,所以叫做鸣沙山。
这些景点罗秉文都没去。
罗秉文打听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
敦煌宴。
这是一家酒楼,罗秉文听说这里每天晚上都有敦煌舞的表演,而且是很长的一个表演时间,如果去的时间早,那几乎可以看到三个多小时的表演。
所以罗秉文三点钟就过去了。
位置在沙洲镇的阳关中路,就在罗秉文住的酒店附近,走路就能过去,隔著很远就看到一个仿古建筑,似乎在做活动,楼下围了不少人。
酒店的二楼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才是敦煌宴三个鎏金字体的招牌。
此刻,一个穿著很华丽的姑娘,外表看著挺端庄的,但这时候带著一个墨镜,把琵琶当电吉他一样就放著,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弹著琵琶。
看的第一眼就觉得不对。
第二眼更不对。
哪有人这样弹琵琶的?
关键还挺好听的。
在一阵激烈的轮指演奏过后,音乐骤停,舞台上的那个女生拿著话筒,喊道:
“楼下的!楼上的!后面的朋友!你们特么的都睡著了吗?!这是敦煌!声音给我炸起来!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紧接著,更爆裂的琵琶声炸响。
罗秉文看到了她摆在自己前面的手机,罗秉文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罗秉文好像还刷到过她的视频。
古典乐器和现代表演的结合吗?
好巧,罗秉文现在要做的似乎也是这种事情。
美女的演出现场很炸,粉丝很多,罗秉文在网上刷到过,也在现实听过了,確实很不错,琵琶的声音在现代音乐里面出现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嗩吶崛起了,现在琵琶也要崛起了吗?
都2025年了,谁还说华夏古代的东西不能在现代炸场呢?老祖宗的东西,放在现代加点料,一样能让人上头。
甚至比西方传来的东西更上头。
为什么?
因为华夏人不蹦洋迪直播表演大概一个小时后结束,罗秉文在下面脚都站痛了,全程看完了表演,发现都快四点半了,赶紧进酒店。
四点半作为晚饭的时间来说,有点早。
但谁来这里是专门吃饭的啊?
敦煌菜好吃吗?
不可否认有很多人来这里做深度体验的旅游,確实有专门来吃敦煌菜的,但找到这个酒店的,应该更多还是为了看表演。
不出罗秉文所料,酒店里面已经有不少客人了。
他儘可能的找了个离舞台近一点的。
时间还早,又没有规定只能吃多久,罗秉文就先点了一大桌子的菜,如果到晚上表演结束了还吃不完,就打包带回去。
“胡羊燜饼来一份。”
这是敦煌名菜,羊肉和麵饼一起燜煮,听说吸饱了汤汁的麵饼比肉还香,不过罗秉文早就对外地的羊肉免疫了。
只要没有那么重的味道就行。
又点了个雪山驼掌,这名字听著唬人,但却是用驼蹄筋做的,口感软糯,算是当地高端菜,价格不便宜,不过来都来了,点来尝尝。
敦煌炕锅羊排,主食要个驴肉黄面,饮料,点个杏皮水。
西北这边流行喝杏皮水,沙州夜市上很多卖这个的,罗秉文昨天喝过,味道在他看来还不错,酸甜酸甜的,还有一点否子的清香。
点完菜,他一边喝著免费的枣茶,一边等。
餐厅里人越来越多。
五点半左右,舞檯灯光“啪”地亮了,音乐响起,不再是下午那炸裂的摇滚琵琶,而是带著异域风情的古典乐。
三个穿著標准敦煌飞天演出服的美女走上了舞台。
他们是从场下走上去的,还经过了罗秉文身边,纤瘦露脐的腰身从罗秉文身边经过,带著一种清香·——嗯,香水味。
三个舞者都很漂亮,化过表演的装以后,唇红齿白,眼晴又大又有神。
衣裙飘飘,色彩鲜艷,臂弯间的绸带又长又软。
光是站上舞台后一人摆了一个姿势,手上掐了一个什么决,就让场下的观眾们止不住的鼓掌,总算是看到活著的敦煌画像了。
音乐一变,三个美女隨著节奏舞动起来。
她们跳的就是莫高窟壁画上的舞蹈,但从现场观看,却和在莫高窟看壁画完全不同,不再是壁上仙子的清冷疏离,而是活色生香的、带著体温和呼吸的画面。
她们的动作柔媚却不软塌,带著一种內在的韧劲儿。
手腕翻转,指尖掐诀,每一个定格都像是从壁画上直接走下来的女神,端庄华贵。
可一旦动起来,那飞扬的眼波、轻颤的步摇、以及隨著旋转肆意飘洒的漫长绸带,又瞬间把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性,拉到了眼前。
似乎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