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晚间新闻(1/2)
第186章 晚间新闻
原来控笔练好了,画东西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创作是思维和手的配合,他现在思维也被开发了,手上的基本功也被开发了,画笔不是在涂,
是在冰面上滑行。
原来这就是大师啊。
脑海里的思维,和手上的表达形成完美的共振。
仿佛色彩自己会走路似的,罗秉文只需要轻轻一推,整幅画就流淌成型。
他很沉浸在这样的状態,多巴胺疯狂分泌。
整天都在傻乐。
过了五天,他手下的这幅画估计还有两三天才能说创作完成,但他回家的消息不知道被谁传出去了,开始有记者过来。
首先赶到的还是蓉城的艺术媒体。
一大早,罗秉文正画著呢,就听到楼下的院子里有车停下来的声音,他本来没当回事,但忽然想起来这可是早上。
谁会一大早开车停院子里?
这时候老爸去上班,老妈还没起来,也不会有什么亲戚朋友会在这个时候来串门。
到窗户边一看,发现院里停了一辆白色大眾途观,车身上贴了电视台的標誌,写著一一蓉城新闻频道,车门一开,先掉下来一个饮料瓶子。
然后几个记者才下车。
人一下来就开始拍东西,罗秉文看得直皱眉,觉得这群人偷感好重。
“餵。”
、
罗秉文喊了一声,等他们看过来的时候才说道:“干什么的?”
“罗秉文?”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下意思的喊了一声,但马上被人拉了一下衣服,整个人都往后退了几步,
然后另一个声音说道:
“罗老师,实在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扰您!我们是听说您回蓉城了,想做个独家专访您看现在方便吗?”
说话的是一个稍微年长一点的女记者,笑容灿烂,但是稍微有点尷尬。
他们也不知道没料到罗秉文会直接发现他们。
这才刚下车,还没开始正式拜访呢,
罗秉文看了下时间,说道:“这么早?独家专访,我看你们是突击检查啊。”
地方台一直都有这种突击拜访的习惯,很少会提前打电话预约,不过这团队看起来还蛮隆重的,有五个人,还带了无人机。
这可比罗秉文以前在蓉城接受的採访配置高多了。
女记者赶紧赔笑,同时用手肘捅了捅旁边的摄像师示意先关机:“罗老师您说笑了,我们就是想著早点来,怕耽误您创作的时间”
“回去吧,我最近不想接受採访。”
这种台一般都是拍家长里短的,罗秉文觉得对自己的未来也没什么帮助,又是创作上的关键时间,他不想接受什么採访。
浪费时间嘛属於。
而且这群人直接把车开进来,然后下车就开始拍东西的举动也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我们台里特別重视这次採访,专门派了最好的团队来。您看..:“
“重视不应该打个电话?”
“我们不也是没您的电话嘛,罗老师,我们非常崇拜您,要不就给我们20分钟的时间,不不,
十分钟就可以了。”
罗秉文本来想继续赶人的,不过看到车上的台標,嘆了口气,说:“那给你们十分钟,到我画室里来。”
到底还是有家乡情怀。
老家的媒体,还是宽容一下吧。
他家里没什么好拍的地方,还只有他画室稍微看著舒服一点。
罗秉文回头把画用布盖好,这才去开门。
几个记者一进来就被这大面积的画室惊讶了一下,这可是一个小镇啊,居然会有人在家里修了一个这么好的画室?
怪不得罗秉文能成为艺术家呢。
罗秉文坐在高凳上,看了下时间,提醒道:“十分钟,那就开始吧。”
记者也知道时间紧迫,连忙找位置放灯,放柔光箱,然后女记者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发现都没什么问题,赶紧打开摄像机。
“观眾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蓉城新闻》。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採访到了国际著名画家罗秉文老师”
她侧过身,让镜头拍到罗秉文。
“罗老师是近年来在国际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蒙古草原天气晴》
在刚结束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引起轰动。“
“值得骄傲的是,罗老师是我们蓉城本地人!这次他回到家乡潜心创作,我们有幸成为首家採访到他的媒体。罗老师,先跟家乡的观眾朋友们打个招呼好吗?“
“嗯,大家好。”
“罗老师,首先恭喜您今年在巴塞尔艺术展大获成功!作为从蓉城走出去的艺术家,您现在回到家乡创作,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会放鬆一点,这里的湿度,环境,甚至街边的小吃都和我刚学习美术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別,
会让我想起第一次拿起画笔的感觉。”
女记者注意到了被布盖起来的一个画架,问道:“这是您的新作品吗?我们很好奇,您这次回乡创作的新作品,是否会融入一些家乡元素呢?”
家乡元素?
家乡的父母算不算?
罗秉文心里乐了一下,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算不上家乡元素,是送给我父母的一份礼物,感谢他们这么多年对我的付出。”
“哇,这太感人了。”
女记者觉得这一幕非常温情,他们也採访过很多出名的艺术家了,书法家,画家,蓉城也都有不少,虽然很少能有人走到罗秉文现在这种层次。
但出名后第一时间回家乡,给自己的父母亲手画上一份礼物。
这种故事,在这个物慾横流的社会当中弥足珍贵。
十分钟过得很快,在罗秉文看了一下表提醒后,女记者也问出了最后的一个问题:“最后想问,您有什么话想对家乡的年轻艺术爱好者说吗?”
罗秉文想起自己升到大师以后,提升起来的基本功对自己的助力。
就说道:“其实没什么建议,好好听老师的话,每天上一点时间画一两百根直线,练好基本功很重要。”
他想了想,又说:“学美术就像种竹子,前三年你可能看不到他的生长,到第四年,一夜之间就能高三米。很多人倒在第三年的冬天,太可惜了。”
“很中肯的建议,其实很多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恆,练好基本功,以后路才会走得更远,好的,
谢谢罗老师接受我们的採访。”
结束录製,女记者说道:“节目会在今天晚上七点四十播出,罗老师,你可以关注一下蓉城电视台。”
“好。”
这么快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