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 章 第一次常务会(1/2)
陆凡接到市委书记的“召唤”,正准备起身,市政法委书记陈梓骏进来了。
“梓骏,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坐,给你泡点好茶!”陆凡热情的招呼著。
陈梓骏笑道:“过来请示工作!”
“跟我算哪门子的请示?先说啥事?咱们商量著了!”
“那我就不绕弯子了,我们政法委的副书记潘尚龙,有培养的价值,各方麵条件都比较成熟,看这次调整有没有机会提拔一下。腾出来位置后,政法委內部轮转一下,提高一下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好几年没调整人事了,感觉政法委像一潭死水。”
这就是当“老大”的责任和义务,帮大家“平事”,要不然队伍不好带。
陆凡想了想问道:“红旗县政法委书记,怎么样?”
陈梓骏犹豫道:“市长,潘尚龙担任市政法委书记有几年了,在单位能扛起半边天,如果有可能,能不能爭取个市直单位正职?”
陆凡点了点头说:“这个就要看机会了,正好我要去瑞芳书记那,应该会谈人事调整,我『见缝插针』吧,你等我消息。”
“好的,麻烦市长了!”
“我们就不要客气了!”
去市委的时候,陆凡把全市的空缺岗位捋了捋,感觉市工信局和国资委能爭一下。
姚倩看到陆凡后,马上出来说:“陆市长来了,书记正在等你。”然后带著陆凡来到李瑞芳办公室。
泡好茶后,姚倩退了出去,李瑞芳笑著说:“去了市政府,感觉怎么样?”
陆凡回道:“感觉工作更具体了,就一个字:忙!”
“常务要是閒下来,说明我们迎江出问题了!赵涛刚才来我这了,谈了一些工作,对你颇有怨气!”
陆凡无奈道:“理念上有一定的分歧,书记,我坚持认为,政府单打独斗已不適应群眾对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社会问题复杂化的新形势。政府、市场、社会只有分工负责、良性互动,才能把经济发展好。政府要保持必要的谦抑,把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情交给社会、企业去做,效果才能会更好。4.5万平米的商业开发,我不认为政府有这个能力开发好、运营好,走招商引资的路子更为合適,政府可以全力保障营商环境和配套设施。”
李瑞芳微微一笑道:“那运动中心项目呢?全运会部分项目要在迎江举行,这是我们全力爭取来的。”
陆凡回道:“这个项目我不反对,但我觉得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还要充分考虑运动场馆的规模、地形以及赛后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如果单纯的为了全运会耗资十几亿,然后把那些场馆閒置,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有些本末倒置了,老百姓会骂娘的,財政资金也不能如此浪费!
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全运会后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让一座体育馆成为周边运动健身圈、生活圈、商业圈的中心,绝对不是一建了之!我个人意见还是走招商引资的路子,如果让政府去运营那些场馆,我估计大概率是年年往进贴钱,会成为无底洞!”
李瑞芳点了点头说:“当前经济恢復还面临不少挑战,收支依然紧平衡,我们確实应该精打细算管好『钱袋子』,过好紧日子,確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特別是用在保障民生、助企紓困、拉动投资等方面,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关於这些项目,市政府要达成统一的意见,再上常委会研究。陆凡,今年的风电指標下来了,这项工作不能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在关注!”
陆凡想了想,还是直抒己见:“书记,风电指標很宝贵,我的意见是,无论哪个企业想拿到迎江的指標,就得为迎江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必要有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製造业项目,必须要有投资保证金,必须要为迎江贡献税收、產值、就业,绝对不能让他们『空手套白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