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 章 我觉得不妥(2/2)

陆凡回到座位,笑著说:“待会来个客人,得添双碗筷。”

闻言,马雅军赶忙张罗座位、餐具,王佳明重新点了几个迎江的特色菜。

二十分钟后,慕蓝凯带著李思卫走了进来,然后又出去招待李思卫的隨从。

陆凡向大家介绍道:“这位是天辉能源的李思卫。”然后又说:“思卫,我给你介绍一个,安保县委书记马雅军、坊州县委书记刘宇恆、延水县委书记张鈺鉉、鄜县县委书记王佳明、市財政局局长张乾源,市政府副秘书长段永蛟。”

李思卫赶忙热情的跟大家打招呼,虽然他很牛逼,但他更清楚这些“地头蛇”的能量。而且李思卫是来迎江投资风电项目,少不了跟县区领导打交道。

混跡商界多年,李思卫在人情世故方面非常老道,很清楚如何跟各个层次的领导交流。他放低姿態,主动端起酒杯敬了一圈酒,而且都是连碰三杯,相当的豪爽。

散场后,隨行人员住在迎江宾馆,陆凡带著李思卫回了家。

进门后,李思卫开始泡茶,问道:“姐夫,刚才那些人都是『你的人』吗?”

陆凡回道:“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同志!”

“行行行,他们都是你的『同志』?”

陆凡转移了话题,问道:“这次来迎江,是不是风电指標的事?”

“姐夫料事如神,迎江今年的指標批下来了,併网风电和光伏发电有200万千瓦,我们公司去年已经进入迎江的项目规划库。姐夫,能不能让我『全吃了』?”

陆凡笑道:“你想可能吗?项目规划库里那么多企业,实力、人脉都不容小覷,想吃独食,不怕把肚皮撑破?”

“你们准备怎么搞?”

陆凡想了想,说道:“暂时还没上政府常务会研究,估计这两天市长会跟我沟通,等大方向定了后,还有常委会表决通过,瑞芳书记才是关键。”

“无非就是利益分配嘛,別人能给的我都能给,我们公司是私营企业,比那些国企更灵活。”

“思卫,这件事我可以帮你,但我不参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在甘水干过风电项目,知道我的原则,我建议你还是多谋划一些实实在在的製造业项目,来换取风电指標。迎江的资源必须造福迎江人民,解决迎江的gdp、投资、税收、就业问题,任何企业想空手套白狼,我这关就过不去!”

“姐夫,哪有那么多製造业项目!”

“所以,有多大肚皮吃多少饭!我明確告诉你,下周我就会去核查,对与县区签订资源开发协议未开工建设的,统统收回指標。”

“姐夫,你牛!但搞风电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小心给你惹麻烦!”

“能有多大的麻烦?只要他们能『拿下』永江书记,那我无话可说!但只要我能顶得住,那就得按照迎江的规矩办事!”

李思卫说道:“只要你们能一视同仁,竞爭就竞爭,无所谓。別我在这费尽心思的谋划项目,別人隨便一个招呼就进场了!”

陆凡乾脆的说:“这个你放心,关於风电、光伏项目,市政府会出台规范性文件,你参照甘水的政策谋划就行。”

“姐夫,帮我引荐一下你们书记和市长。”

“我找机会带你见见瑞芳书记,至於市长就算了。”

第二天上班后,市长让秘书把陆凡请到办公室,微笑著说:“陆凡,我考虑了下,调整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同志们觉得彆扭,那就重新调整。你徵求一下几位副市长的意见,儘快拿个方案出来,过两天上党组会研究一下。”

陆凡点了点头说:“行,按照市长的指示办!”

赵涛继续说:“自从债务清零后,迎江总算能轻装上阵谋发展了,现在財政状况良好,略有结余,咱们得谋划一些惠民项目。经过多方论证和群眾的呼声,市政府打算实施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把老城区中心地段地下进行有机互联互通,地下一层商业开发、地下二层城市道路。打造商业用地面积4.5万平米,地下停车位1200个,两处地下过街通道,由南向北双车道行驶,车道宽7米,加起来3公里左右,概算投资10亿左右。”

陆凡考虑了下,回道:“市长,政府打算怎样花钱,恐怕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我个人意见是把有限的財力优先用於改善民生,预算安排应该著眼於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0多亿的投资,无法把控经济效益,风险太大,我建议採取招商引资的模式,有社会资金去投资,让项目市场化、经济化。”

赵涛皱了眉头说:“政府投资有引导作用,要聚焦於民生社会领域,不断加大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能只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重要!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不能怕承担风险规避干事!只要我们一心为民,该干的事顶著压力也要干,该担的责冒著风险也要担!”

“市长,政府投资需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省里严格要求不得举债搞建设,施工单位不得垫资建设。关於这个项目,我建议充分做好调研论证,广泛徵集民意,公开项目建设內容和投资规模,十几亿的投资得经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检验!我会服从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