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如履薄冰(2/2)

康松早有准备,连忙解释:“老爷您忘了,眼下刚开春,各村去年的存粮还没吃完,春耕时节家家忙著备耕,哪有閒钱买粮?要等夏征前后,青黄不接的时候,米行的生意才能火起来。”

他顿了顿,又说起窑子的事,“至於那边,前阵子老鴇卷著几个年轻姑娘跑了,剩下的都是些年老色衰的,实在招揽不来客人。我已经让人牙子送了几个新人来,只是买人了不少,这帐上是扣除成本后的纯利……支出明细都记在后面,您过目。”

康松说著,將帐册恭敬地推到肖青山面前。

肖青山扫了两眼便推了回去,语气缓和了些:“罢了,你办事我放心。回头从这周的收益里抽两成,送到裘彪那里去,让他多派些人在咱们的铺子附近巡逻,別让流民或小匪崽子们捣乱。”

如今他和百户裘彪早已结成了利益同盟。

他管经营赚钱,裘彪带著军户负责安保,再加上县衙的衙役明里暗里照应,算得上是“双保险”。

当然,这层合作还有个更深的心思,他得慢慢摆脱对秦明的依赖。

秦明那小子本事太大,又不像裘彪这般容易拿捏,长久下去终究是个隱患。

“好,我这就去办。”康松点头应下。

“还有一事。”

肖青山忽然坐直了身子,眼底闪过一丝算计的光,“你去联繫人牙子,让他们儘快送十名上等『瘦马』来,越快越好。”

“老爷?”

康松猛地抬头,满脸错愕,“上等瘦马可不是小数目啊!一匹少说要四五百两,成色好的得上千两。咱们县城就那么几个土財主,哪吃得起这等『细粮』?把她们放在窑子里,怕是猴年马月都回不了本!”

所谓“瘦马”,並非真的马,而是前朝起就有的营生——贫寒人家走投无路时,会將女儿卖给人牙子,换几两银子活命。

人牙子买下这些女童,便开始精心“餵养”:请人教她们琴棋书画、歌舞礼仪,甚至梳妆打扮、察言观色的本事,待养到十四五岁,再高价卖给达官贵人做妾或玩物,赚的就是这翻倍的暴利。

这“瘦马”也分三六九等:上等的必是容貌秀丽,精通诗画歌舞,举手投足皆是风情;中等的虽姿色稍逊,却也耐看,会算帐、懂吹弹,能当个持家的帮手;下等的便只学女红针线,当个安分的主妇罢了。

可无论哪一等,价格都远非寻常人家能承受,尤其是上等瘦马,动輒上千两,便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也得掂量掂量。黑山县这小地方,哪有这等消费能力?

肖青山却摆了摆手,语气沉了下来:“谁告诉你要买去窑子里的?”

康松一愣,隨即恍然,脸上露出瞭然的笑:“老爷是说……您自己留著?也是,如今老爷家財万贯,是该添些閒情逸趣了。”这几月靠著秦明那边的战事横財,肖青山少说赚了十几万两,確实有这资本。

“閒情逸趣?”

肖青山苦笑一声,指尖重重按在桌案上,“钱家、郭家的事还没彻底了结,上面的风声一天比一天紧,我现在是如履薄冰,哪有心思想这些?”

他望著烛火跳动的影子,声音里带著几分疲惫,“有人说过,为官之路,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復。清官难,贪官更难,稍有不慎就得掉脑袋。咱们能不能熬过这关,就看这步棋走得怎么样了。”

“老爷的意思是……要把这些瘦马送人?”

康松反应很快,立刻就明白了肖青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