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寇国三大主神(2/2)
【我昨天在国內都刷到寇国的视频了,除了牛逼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对了,主播昨天不是说要科普天照吗?】
林清歌笑了笑:“我们今天不止说天照吧,將寇国三大主神一起讲了。”
“既然要说三贵子,那就得从他们父母开始了。
伊邪那美与伊邪那岐一同构成了创世神话的核心。
这两位神祇不仅是兄妹,也是夫妻。
他们的创世故事始於混沌之中,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站在天之浮桥上,使用天沼矛(或称天之琼矛)搅动海水,从而形成了淤能基吕岛。
伊邪那岐追逐伊邪那美,最终在相遇的地方结合,產生国土。
隨后他们在此岛上树起天之玉柱,建立起八寻殿,並完成了神婚,生下了包括寇国主要八大岛屿在內的眾多神明。”
【果然世界神话的开端离不开乱伦歷。】
【嘶,为什么神话下那么统一都有这个情节。】
【好怪,我也不知道。】
【女媧跟伏羲不也是兄妹成亲吗?】
“大概跟远古时期亲属观念还没那么强的时候有关係,至於女媧跟伏羲,一开始並不是这样的,女媧和伏羲在神话中的家庭关係经歷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普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歷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
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女媧是独立的创世神,她以摶土造人和链石补天的形象出现,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格。
女媧作为一位女性创世神的形象,其神话故事很可能起源於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女媧神话的核心內容是造人,这便是神话的原始特徵,从而使得女媧神话產生於母系社会时期的可能性显得相当大。
至於伏羲则是诞生於楚国的创世神话,隨著儒家正统思想的確立,男女尊卑有別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女媧作为女性,其地位自然不能高居於男性之上,因此发生了演变。
伏羲被赋予了开创王业、绘製八卦、结绳记事以及制定婚姻礼仪等功绩。
从战国至秦汉,时代越往后,关於伏羲的记载越详细,伏羲的功业也就越卓著,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越高。
显然,伏羲的传说反映了一个与女媧时代不同的社会结构。
因此,可以推断伏羲的传说大约出现在父系社会时期。
所以女媧还是比伏羲要早上很多的,一开始出现的形象也是夫妻神,只是后面一些记载修饰下,逐渐演变成了兄妹,这是想像力受时代局限的必然结果。
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中,女媧的身份也从部落首领变成了部落皇后,最终成为主內的妻子。
这种单向的演化趋势,使得女媧的地位逐渐下降。
此外,到了清朝时期,由於女性地位最低,甚至有人將女媧曲解为男性,进一步说明了女媧地位的下降。
可以说女媧是一步步被后来的人加上了设定,慢慢从独立神多了个丈夫出来,变成了夫妻神。
在经过后面人的修饰,又成了兄妹神,一结合,那就是兄妹成了夫妻。
这些变化都是社会思想和性別角色转变的结果。”
“別搞什么性別对立啊,我男的,我不打拳,別上来就骂我嗷,这是神话演变的必然性。”正在码字的人小声逼逼。
【果然,华夏的神话是非常乱的,给神话添加设定的靚仔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