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別爱上我(二合一)(1/2)

第339章 別爱上我(二合一)

《神话》不仅05年的电影大火,10年的电视剧同样很火,剧里的几个演员都被捧红了虽然剧版的《神话》也被垢病不少,但主要还是针对主角的性格,和做的一些决定。

比如·——圣母。

但当下的电视剧环境,乃至舆论和审核,对配角没有太多要求,但主角却基本都是以德报怨的性格。

对於观眾来说,肯定是觉得不爽快的,这就牵扯到个人喜爱,和收视的错位了。

就像很多剧,观眾一边骂著,一边还越想看,比如——:《哑巴新娘》。

越顺利的,反而看多了就没什么味了。

那些遗憾、缺陷,表面看起来,似乎让这个角色丰满了,也让被影响到的其他角色,

更鲜活了。

大眾更喜欢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但一些求而不得的死去,虽然让观眾气得大骂,但触动更深,印象也更深刻,自然就怀念他们活著时候的好。

去年的《童话》大火,除了旋律和歌词朗朗上口外,mv也占了很大因素,女主角死了,太虐了,但又让人的记忆叠加几个度。

还有前几年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以及《仙剑》两部曲,最后都是女主死去。

而在《神话》里,如果没有易小川的懦弱,金莎演的吕素不会死,更不会到最后才知道他的心意。

也是吕素的死,让易小川知道,自己没有过人的能耐,纵然是穿越者,在这乱世中,

在这医疗条件差的两千年前,隨时都可能会死。

所以这是一个转折,让他从回来的玩世不恭、穿越者的优越感,一下子一盆凉水泼下,心態开始变了。

相对来说,易小川更像一个符號,一个催化剂,而其他角色,反而才是活生生的人,

比如高要、吕雉、刘邦和项羽。

剧情方面,陆一鸣会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但也不会大改。

因为很多线,都是一步步往后推的。

易小川对高要的漠不关心,才有他后来的扭曲一一但凡他对高要关心一点,帮他一把,就不会是这个结局。

如果是小说,可以写易小川把喜欢他的玉漱、吕雉、虞姬、吕素都收入跨下,也可以写把刘邦项羽都干掉,自己当大汉天子,整个改变歷史。

但这是电视剧,明显不可能。

而且还有那条主线一一他回来,就是因为玉漱穿越千年的等待。

所以,只有玉漱,也必须是玉漱才能当女主。

不过陆一鸣会改一下易小川的性格,让他不再像原版那么討人嫌,討人厌。

比如他对高要,虽然结果是让高音感到失望,但过程会改动一下,变成迫不得已。

动机变一变,观眾的好感度就会直接拉起来。

还有吕雉、吕素姐妹,原版里她俩都喜欢上易小川,是一开始易小川就玩世不恭的说:“我要把你们都抢回去当压寨夫人”,还对吕雉说“我爱死你了”。

长得本来就帅,又会功夫,对一个古代女子这么说,谁不芳心暗许?

结果一转眼,他又嫌吕雉缠著他,还找吕素作挡箭牌。

特別是跟吕素掛灯那一段,不能再贱了。

明知道人家吕雉喜欢你,还非要帮刘邦那个猥大叔说媒一一纵然给出理由,说他们前世就是一对,但这种设计,確实倒人胃口的犯噁心。

另外,吕素为了他离家出走,结果一见就要赶人家走,还说“我跟本一点也不喜欢你这踏马..吕素这样的姑娘听了,不崩溃才怪。

所以类似这样的陆一鸣都得改一一结果还是不变,就是不跟她们有太多瓜葛,但过程不能这样。

至少,主角易小川对她俩不能主动。毕竟长得帅会功夫,不需要那几句犯贱的撩拨这两姑娘喜欢上他,其实也符合逻辑。

就像现在的陆一鸣,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凭他现在的成就,无数美女都想投怀送抱,

需要暗示吗?

不暗示都一群暗送秋波,大胆的甚至主动出击,比如郭富成、黄小明等人,专门有培训班教美女们怎么朝他们开钓。

所以,设定主角一开始就对吕家姐妹没有什么兴趣,什么“抢回去当压寨夫人”、“我爱死你了”,这样的话,包括暗示都不能有。

正因为没兴趣,所以逃避才显得正常,而不是像胡歌那版既当又立。

或许编剧是想用“抢压寨夫人”的玩笑,维持他“玩世不恭”的性格,用“我爱死你了”凸显他现代人的行为习惯,跟古代人区別开来。

但踏马就算是现在,一个大帅哥对姑娘说“我爱死你了”,多少也会有点动心好不好,更湟论古代。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果果的明示了好吧。

所以挨骂也是活该。

但按照陆一鸣这么一改,你们喜欢我,不代表我就非要喜欢你吧。

观眾可能会遗憾,就像遗憾唐长老竟然放弃了女儿国王,但也能接受,因为都知道老唐是要取经的,就像观眾知道,易小川回去,是要找玉漱的。

把这个解决了,另一个送女的骂点,也就淡化多了。

原版给出的理由,易小川知道他是刘邦,开始心生敬仰,甚至產生巴结的念头。

但原版电视剧里,按照当下的主流印象,把刘邦塑造成一个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市井无赖、流氓形象,儘管知道他是未来的大汉开国高祖,也依然意难平。

有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还有前面对易小川和吕雉的铺垫,巴结所以送女这个理由也显得有些苍白,甚至让易小川显得很钻营的厌恶。

如果这件事高要去做,观眾会觉得正常,因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但易小川毕竟是主角,这样就显得很没品。

其实陆一鸣一直觉得,把刘邦当时的流氓称呼,等同於现在,不仅是在黑他,也是在黑中华始祖。

汉族的汉,正是来自於大汉朝,作为大汉朝的高祖,塑造这样一个影视形象,真的不是在黑我们自己?

贾铃在小品上,对木兰这样一个虚擬形象做了点搞笑动作,但人物性格还是好的,

就被木兰研究会击。

李莲洁版的《霍元甲》黑化他,就被他后人起诉。

这么多影视作品黑刘邦,怎么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还都这么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