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陈导你太拘束了(二合一)(1/2)
第319章 陈导你太拘束了(二合一)
前世《石头》能在网际网路上大火,以后未来经久不衰,足以证明內容是很硬的。
票房的两千多万,放后世看確实不多,但在那时候,依然能用黑马来形容,毕竟也是能排进国產电影全年票房第9的名次。
就算加上进口片,也能排到22名。
放到二十年后,这个名次的电影,至少十来亿票房。
如果再对比它的拍摄成本,更是爆赚,三百多万对两千三百多万的票房,七八倍的差距一一三倍就能回本,剩下的都是赚的。
其实前世韩三坪也说过:“要是多拷一些盘,寧浩你06年就能破亿。”
可想而知,当时都没看好,无论是刘德樺还是韩总。
自然而然,上映前的宣传都不到位,原本寧昊是想请刘德樺来演麦克,他说抽不开身一一实际上,如果是一个大製作,你看他抽不抽得出时间?
终究还是觉得体量小的小玩意儿。
儘管上映后,他去站台宣传,但已经晚了,错过了前期宣传的黄金时间。
王兴是走过的弯路积累经验,让他以后避免这些犯过的错,而陆一鸣,是踩在前世这些人的肩膀上,看过他们走的坑,所以也在避免。
从宣传到参演,再到砸钱去推广,甚至陆一鸣要求寧昊带团队去路演。
电影路演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一百年前的好莱坞就开始了,而国內则是从02年的《英雄》上映开始的。
不过那时候相对简单,在几个票房重要的城市进行首映礼。
而现在,中部和东部的城市,陆一鸣要求他们跑遍。
这方面,早在当初的合约中就跟演员写清楚了,当然陆一鸣也给报酬。
“我到时候如果有时间,就跟著一起,至少一些大城市,我肯定会去的。”陆一鸣这么跟寧昊保证。
自己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寧昊还是劲头十足的。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而还没等他跑累,就接连收到各地电影票房传来的捷报,於是劲头更足了。
同样的还有演员,除了郭滔和陶红,其他人很少拍过电影,对路演都有新鲜劲儿。
结果刚开了个头,就不断收到好评、蜂拥而至的观眾,以及节节攀升的票房,自然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
郭滔和陶虹一开始也没太上心,当是完成任务,但隨著情况有变,他俩也变得特別积极,哪怕一天一个城市,也依然兴致勃勃尤其是郭滔。
他出身表演家庭,爹是中戏毕业的,妈是上戏毕业的,而他也在21岁那年考进了中戏88级。
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算,他入行也17年了,即使按照92年毕业算,也13年了。
虽然他主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引起轰动,但也只是小圈子里。
《都是天使惹的祸》那么红,他还是男二號,但结果只红了任权和李晓璐,就连当时还是学生的佟大围在里面参演一个小配角,结果都比他显眼。
01年毕业的佟大围,03年就凭藉《玉观音》红了,而92年毕业的郭滔,虽然也有了一定名气,
不能算挣扎,但距离成名,还遥远的望不到边。
而跟他演两口子的陶虹,还是他晚六届的学妹。
人家是毕业后拍戏走红,最快也是大学时期拍戏走红,而陶虹——先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红了,才进的中戏94级,成名已十一年。
郭滔的片酬25万,不说对其他明星,就算是郭滔自己,都算是降价。
而在他之下的陶虹,就拿了三万,按她的说法,一场戏一万,够了。
徐爭是买一送一的送,没要钱。
即使陶虹这三万,就算是剧组第二贵的片酬了,排第三的是並列一一演道哥的刘樺,和演四眼秘书的王迅。
虽然陆一鸣比前世的寧昊有钱多了一一刘德樺虽然投资,但他明显只是试验性质的投拍,所以陆一鸣也塑造出这样一幅情况。
那就是第一次拍电影,摸著石头过河,无论是他还是寧昊,都是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除了陆一鸣外,没人觉得这部电影会爆,只是觉得情节设置的多线敘事有意思,几个主要人物有出彩的地方。
但最终什么结果,没人心里有谱。
12月23號周五,上映首日的票房,就超过六百万。
24號这天,虽然还没破千万,但借著平安夜的东风,直接涨到八百多万。
一般看电影主要是下午和晚上,25號虽然是周日,但第二天上班,所以晚上的票房没有前两天多。
所以这一天的票房,又回落到七百万。
儘管这样,上映仅仅三天,总票房就达到了两千二百万。
也就说,三天的时间,就差不多赶上前世一个月的票房了。
接下来的时间,口碑还在继续发酵,而且几天后,就有元旦假期,又会迎来新一波高峰。
但有人已经开始不爽了,比如《无极》片方。
院线是商业模式,通俗意义上讲,谁的电影上座率高,谁的排片就高。
《疯狂的石头》能卖钱,他们自然会提高排片。
但院线的影厅数量是有限的,《石头》排片提高,自然就消减其他影片的排片。
《无极》是首当其衝的。
他们首日的票房就达到两千一百多万,相当於《石头》三天的票房了。
儘管是15號上映,但14號就开启了点映。
点映当天,全国票房高达800万,直接打破了《英雄》210万的记录。
同一天,32位观眾以单张vip票价1888元的价格,在上海永华电影城喝著红酒唱著歌,观看了《无极》。
15號的正式首映,票房高达2115万元,打破了《铁达尼號》1800万的首映票房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