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找到女歌手了!(二合一)(1/2)

第299章 找到女歌手了!(二合一)

上次考完试后,陆一鸣就让驾校预约科目二的最快时间。

他们虽然有些惊讶,但也照办了。

原本以为接下来陆一鸣再该好好在驾校好好练习,哪知道·—这中间陆一鸣就来了一趟,练了几把就走了。

这时候的科目二,倒没有未来那么复杂,就一项移库一一从横向的路面倒进竖排两个车位的类似车库中。

在练的时候,陆一鸣除了第一次略微生疏,出了线外,后面几把都是嫻熟的通过。

虽然这样,但一般驾校,也没见过这么囂张的人一就来了那一次,下一次来—.·就是考试了。

之前他们没思考过一个问题,直到今天陆一鸣来了,才面面相的想著“

如果不是科目一和科目二之间有时间间隔限制,是不是他考完科目一的第二天,就要来考科二了?

事实给了他们答案一陆一鸣的科目二顺利通过,考完回来就让给驾校给他报科目三,

只有科一和科二之间有限制,其他的没有。

现在的科目三,就是考三科:侧方停车、单边桥,以及上坡起步。

陆一鸣.又是一把过。

考完回来,驾校的人都惊了。

一般科二通过率有个七八成,而科三能有一半就不错了,但陆一鸣都是一把过,连第二次机会都没用上。

又一天,陆一鸣就可以去考科四:路考了。

其实就是几个人一辆车,一人开一百米就差不多叫停了。

考虑到陆一鸣的身份,交警队给他单独一辆车考试,开的时间还长一些。

主要是..那考官跟陆一鸣多聊了几句。

回过神来,才让陆一鸣靠边停车一一看右后视镜,然后缓慢靠边,剎车,拉手剎,一气呵成。

於是,陆一鸣又过了。

这次他没再回驾校,打个电话说了声,驾校那边说:“最多一个月就能下证,是你自己过来拿,还是到时候我们帮你送过去。”

“还是麻烦你们送一下吧,谢谢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板乐呵呵的:“你这也相当於给我们做gg了,反倒是我们沾你的光。

说了几句后,掛断了电话。

陆一鸣回到公司后,看到寧昊已经把预算,以及人员名单送过来了。

名单跟前世大差不差,不过那个冯董並不是徐爭,但道哥女友,却写著陶虹。

其实道哥女友菁菁的戏份不重,不过却有很关键的因素厂长儿子谢小盟追求菁菁,把那块宝石偷出来送给她,但两人偷情被道哥抓住,认为这是品糊弄菁菁的,不仅把谢小盟打得鼻青脸肿,还把真宝石送回去、偷回了谢小盟当初放进去的假宝石。

正常情况下,陶虹根本不会答应,事实也如此,她连剧本都没看,扫了一眼就拋之脑后。

倒不是因为角色小,而是这个人物只是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比较平,从前到后都没有太大的起伏,也没什么发挥空间。

前世电影上映后,乃至网络热播,道哥就不说了,他戏份多,词也出彩,他手下演黑皮的黄渤更不用说了。

就连另一个手下,饰演小军的岳小军,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也比较出彩。他跟郭涛在卫生间的一段对手戏,虽然平淡,却直接凸显了人物。

並不是说不看剧本就不了解人物,一般编剧写剧本,都会有人物小传,这不同於演员自己写的,那带有演员个人的主观判断和艺术加工,而这个,是编剧做的人物设定。

再一个,陶虹这些年拍的影视形象,无论是主演、配角还是客串,大部分都是职场丽人、妻子等等,包括农村女性也演过,大多是或干练或泼辣,或温婉,像这种贼老大女友,还跟一个胖子偷情这种角色,她没演过。

甚至未来她也没演过,显然没这方面尝试的念头。

但当初徐爭看了剧本后,本来就想往电影圈转的他,又喜欢这个故事,立即来了兴致,给寧昊联繫,想拍这部电影。

寧昊觉得请不起,毕竟当时徐爭在电视剧领域,说是一哥都不为过,他的剧就是收视保证。

但徐爭却表示不要钱,最后拍了十来天,確实没要钱,但寧昊又过意不去,还是给他包了一个红包。

其实包括徐爭在內,都没想过这部电影能火成那样,当时只是觉得不错而已。

但因为这部电影,直接萌芽了未来的几位影帝,除了徐爭、黄渤外,郭滔在拍这部电影之前,

虽然观眾觉得他脸熟,但却没有什么叫得上號的角色。

直到这部电影,让他真正有了名气。

他的成名轨跡,基本就是一部电影《石头》、一部综艺《爸爸去哪儿》,再加一部电视剧《父母爱情》,涵盖老中青幼全年龄段。

不过对於名单上的人,包括陶虹在內,陆一鸣都没发表意见。

毕竟前世《石头》筹拍的时候,跟现在的时间有点出入,小蝴蝶扇动翅膀,就能有很大的变化,万一陶虹同意了呢?

不过她同不同意,对这部电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算加盟,也顶多算锦上添。

毕竟陆一鸣参演,以及他的炒作,才是超越前世票房的关键。

当然,徐爭必须得参演。

至於其他人,前世能演,这一世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剧本、演员方面,陆一鸣没什么意见,只有预算,陆一鸣上来就砍了一刀。

“有点多了,这是你一个练手之作,风险全由我承担,所以这一部电影,我不能给你太多,再说这些演员,乃至你设计的这些场景,也用不著这么多开销。”

因为寧昊写的预算,可是四百多万了。

寧昊嘿嘿一笑。

他其实就跟小摊卖东西似的,先叫个高价:万一成了呢?

前些年他拿剧本去拉投资,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陆一鸣能给他投资拍,风险承担,已经是格外的青睞了。

但以前他都是拍文艺片,这是第一次转拍商业片,还是正儿八经的大电影,他自然有些拿捏不准。

“三百万,不能再多了。”陆一鸣道。

比前世的350万左右的成本,陆一鸣还压了一下。

並不是他抠,而是给多少钱就有多少钱的用法,拍电影这种事情,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而陆一鸣压到三百万,就算最后超了预算,也是在三百万的基础上,依然可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