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2/2)

他內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来了来了,守旧派终极boss登场了。这台词,这气势,不去唱戏都屈才了。

他等到那群人的声音稍稍小了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孔尚书。”

他只叫了三个字,孔德的咆哮就卡在了喉咙里。

“敢问尚书大人,”顾云舟的语气依旧温和,“如今国库空虚,边境危急,靖王余党尚未肃清,这些,也都是祖宗之法吗?”

孔德一噎,老脸憋得更红了:“这……这是权宜之计!与国本无关!”

“哦?原来贪官污吏横行是权宜之计,忠臣良將难觅也是权宜之计。”顾云舟笑了,“那孔尚书的意思是,我大炎的国本,就是靠著各位大人家里的几亩薄田,几个虚名,来代代相传的吗?”

“你……你血口喷人!”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顾云舟收起笑容,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世家举荐,举的到底是贤才,还是自家的蠢材,各位大人心里有数。”

“国难当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群会写几句酸诗,谈几句风月的废物!”

“我们需要的是能治国安邦的能臣,是能算清钱粮的干吏,是能为陛下开疆拓土的良將!”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

“所以,我提议的恩科,有三条。”

“其一,不问出身,不看门第!凡我大炎子民,只要识文断字,皆可报考!”

“其二,考试內容,废除诗词歌赋!只考三样:经义,策论,算学!经义考治国大道,策论问时事之弊,算学查钱粮民生!能者上,庸者下!”

“其三,本次恩科,由我,亲自担任主考官!以杜绝一切舞弊之可能!”

这三条一出,比刚才的动静还大。

如果说刚才只是往油锅里泼了点水,现在就是直接扔了根雷管进去。

不问出身?考算学?他当主考官?

这哪是改革,这分明是刨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祖坟啊!

孔德气得眼前发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他身后的官员们更是群情激愤,眼看就要衝上来手撕了顾云舟。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不大,却异常坚定。

“臣,以为帝师之法,可行!”

眾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著青色官袍的年轻人排眾而出。

是苏长青。稷下学宫出身,靠著真才实学被破格提拔的年轻官员。

孔德看到他,鼻子都气歪了:“苏长青!你疯了不成!你也是读书人,怎能与此等奸佞为伍!”

苏长青对著孔德长揖及地,而后直起身,不卑不亢地说道:“孔祭酒此言差矣。正因为晚生是读书人,才更知何为家国天下。”

他转向龙椅,朗声道:“陛下!国家危难,正需经世致用之才!世家盘踞朝堂日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长此以往,国將不国!”

“帝师之法,看似激烈,实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救国良方!为天下寒门士子打开一条登天之路,方能使我大炎人才辈出,国运长隆!”

“臣,附议帝师!”

他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那些激愤的旧臣们一时都愣住了。

顾云舟讚许地看了他一眼。

不错,第一个队友已上线。这波不亏。

孔德还想再说什么,龙椅之后,那片沉寂的珠帘里,终於传出了一个清冷又威严的声音。

“够了。”

仅仅两个字,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萧青鸞的声音里,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冰冷。

“帝师之策,深得朕心。”

珠帘后的身影微微动了动,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扑面而来。

“朕意已决。”

“三月之后,於神京举行大炎第一场恩科。所有事宜,全权交由帝师处置。”

她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冷冽。

“此事,就这么定了!”

“谁再有异议……”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杀气,让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

孔德一张脸由红转紫,由紫转青,最后化为一片死灰。他张著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晃了两下,险些栽倒。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顾云舟缓缓转身,面对著百官,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他抬起眼,目光越过眾人,仿佛能穿透那层层珠帘,看到龙椅上那个小小的身影。

他知道,她正在看著他。

而这一刻,他不再是笼中的金丝雀,也不再是待宰的看门狗。

他是执棋者。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