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2)

与此同时,因长子突然过世一夜未睡的嘉寧帝也得了黄金的消息,立在上书阁里神色冷沉。

昨晚才失了长子,今天股肱之臣又危在旦夕,赵福觉得自那帝梓元入京后,自家陛下著实没过过舒坦日子。

他走近几步,忐忑道:“陛下,现在京里流言满天飞,说相爷贪墨了军餉。您將审案权交给了黄大人,以黄大人的性子,怕是要带人去搜庄啊!现在这个时候,相爷可不能出事,否则朝堂上便失了能制衡帝家的人。陛下,还是召太子殿下入宫,让殿下制止温侍郎和黄大人……”

嘉寧帝摆手,沉默良久,冷声吩咐:“传朕御旨,召靖安侯入宫见朕。”

赵福怔住,吸了吸气,神色诧异。自从数月前慧德太后自縊於慈安殿后,除非是早朝之时避无可避,否则平日里嘉寧帝连帝梓元的名字都不愿提起。

“陛下?”

“帝梓元不放手,就算制止太子和温朔也没用,她迟早会重提此事。赵福,你亲自去靖安侯府,把帝梓元召进宫,就说朕要见她!”

嘉寧帝声音里满是戾气,赵福一抖,连忙领命退了出去。左相被逼到这个地步,就连陛下也急了。

韩燁也是一整晚没睡,妥善处置好沐王遗体后才匆匆赶回东宫,岂料刚沐浴完,林双便来报左相已至宫门前求见於他。

看来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否则以这只老狐狸的城府,不会亲自来东宫见他。

韩燁摆手,“让他去书阁,孤倒想听听,到这个时候了,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总管领命去请左相,韩燁揉了揉额角,朝书阁而去。

正午之时,皇宫出来的马车无声无息地停在靖安侯府外。赵福被客客气气请进侯府,在院子里瞧见躺在藤椅上舒舒服服晒太阳的帝梓元时,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

瞧瞧,整个京城都被闹得人仰马翻,就她一个人过得最舒坦。

“哟,赵公公,您今儿个怎么来侯府了?”帝梓元远远朝赵福摇手打招呼,“来,一块儿坐坐,今儿天气好,晒晒太阳舒服著呢。”

赵福嘆了口气。帝家和皇家仇深似海,偏生帝梓元就像没发生过这些事一般,一张笑脸跟以前的任安乐一模一样。

赵福在宫里待了几十年,也不是简单的。他行上前,笑得比帝梓元更亲切,作揖道:“哎哟,我的小侯君啊,老奴哪里有时间和您晒太阳,您快隨老奴一起入宫吧,陛下等著见您呢!”

“哦?陛下要见我?”帝梓元懒洋洋地抬了抬眼,唇一勾,“赵公公,您不是在誆我吧,陛下怎么会想见我?我每日在府里头窝著,想著陛下哪日若不想忍我了,是不是就会赐一壶酒给我呢!”

赵福面容一怔,脸上的笑容僵下来,不可思议地望著帝梓元。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她就不怕传到陛下耳朵里去,帝梓元也忒大胆了。

帝梓元瞅他半晌,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公公莫怪,最近看多了戏本,喜欢说些笑话,权当给公公解闷了。”

赵福尷尬笑了两声。帝梓元从藤椅上慢腾腾爬起来,弹了弹袖摆,利落地朝院外走去,声音远远传来,“赵公公,陛下召见,不快些入宫,怕是陛下一怒,就真要赐我一壶酒了!”

赵福面色一变,急急跟上帝梓元,出了靖安侯府。

与此同时,大理寺內,衙差吴勇匆匆入了內堂向温朔和黄浦稟告。

“大人,京城里谣传城郊相府的別庄里头藏著九年前失踪的黄金,已经有不少百姓和士子聚到府衙外,说今日是秦府案子的最后期限,恳请大人派衙差搜庄,寻个真相出来。”

黄浦看温朔一副满意的模样,笑著问:“温侍郎,你怕是出了不少力气吧。”短短半日时间百姓和士子就聚到了大理寺前,分明是有人起鬨才能有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

温朔嘘了一声,眨眨眼,“一点末技,入不了大人的眼。”

“哪里,侍郎聪明得很。”黄浦摸著鬍子,看了一眼天色,“时间刚刚好。吴勇,去告诉外面的百姓和士子,本官定不负眾望,给他们一个交代。马上召集衙差,隨本官一起去城郊別庄。”

“是,大人。”吴勇响亮地回了一声,风风火火地朝前堂跑去。

不一会儿,大理寺府门被打开,黄浦和温朔威风凛凛地领著衙差浩浩荡荡朝城郊而去,留下一眾眼巴巴的百姓和士子。

半炷香后,黄浦和温朔停在城郊別庄前,望著门口立著的护卫和姜浩,神情冷沉。

“黄大人,温侍郎。”姜浩抱了抱拳,不卑不亢,“这里乃相府私宅,是老夫人礼佛之处,不知两位大人带著衙差前来,所为何事?”

黄浦朗声道:“姜浩,有人密报九年前失踪的十万黄金藏在別庄里头,本官要进去搜一搜,你且让开。”

一旁的衙差听著就要上前,姜浩拦在前面,“大人,不过是些流言蜚语,我家老爷是內阁首辅,老夫人是一品誥命,你怎能隨意派人闯进来?”

“姜浩!当年冤死的秦老大人也是两朝元老,位列內阁,若黄金真藏在別庄,左相就是当年构陷忠良的人。黄大人奉陛下之命彻查此案,为何搜不得?”温朔从马上跃下,朗朗之声迴响在別庄前。

此时,已有不少百姓和学子乘著马车跟在后头赶来。想看个实情不假,但更多的是生了看热闹的意思。

姜浩眯著眼,看了周围的百姓一眼,朝温朔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温侍郎,我家老爷刚刚去了东宫面见太子殿下,这件案子结果如何还说不准呢。您呀,还是自求多福的好!”

温朔和黄浦瞅著这个神情囂张的相府管家,弄不清他哪里来的底气,但也知道左相入东宫必有倚仗,时间拖下去只会更不利。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温朔上前一步,肃声道:“不必在此大放厥词,殿下向来公正严明,绝不会包庇於谁。姜浩,你拦著我们进去,看来这別庄里头是真有宝贝啊!”

姜浩呼吸一滯,想起左相事先吩咐的话,退让了一步,“温侍郎,您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想护著咱们相府的顏面罢了。您真要搜,也不是不可,只是若搜不到黄金……”

见姜浩一脸挑衅,温朔行上前,负手於身后,神情肃穆,“若搜不到黄金,温朔愿一力承担后果,亲自入宫向陛下和左相请罪,脱下这一身官袍,被贬为庶民也无妨。”

十五岁的少年,著青绿锦带朝服,满身正气,生生夺了满场目光,当下便有百姓和士子叫好起来。

黄浦眼露讚许之色,微微点了点头,从马上跃下,行到温朔身旁,“再加上本官一个,本官从不无的放矢,若是寻不到黄金,本官定与温侍郎同进退,亲自去向相爷请罪。”

黄浦是个正儿八经的青天脸,一声喝下来气场十足。姜浩被这一老一少气势一压,后退了一步,回道:“两位大人既然如此有把握,奴才便让开路,让大人带人搜庄。来人,开庄!”

他话音落定,別庄的护卫將庄门打开。温朔一摆手,和黄浦领著衙差进了別庄。

庄外,一眾百姓翘首以盼,只愿这二人真能寻出点东西来,否则朝廷便要失了两个好官了。

东宫,左相被总管恭敬地带到书阁外,他轻呼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太子一身藏青常服,端坐在桌前品茶,见他进来,手微抬,“相爷今日好兴致,竟会来孤的东宫坐上一坐,孤让人泡了杯参茶,好替相爷解解乏。”

左相行了一礼,坐到一旁,道:“多谢殿下体恤,老臣年纪渐大,眼看著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他说著端起茶抿了一口。

黄金藏在相府別庄的流言满城都是,左相竟然还如此心安?韩燁皱了皱眉,问:“相爷今日入宫可是有事和孤相商?”

左相点头,一脸诚恳,“殿下,现在满京城都在传九年前失踪的黄金在老臣別庄里头藏著。黄浦和温朔想必已经去城郊搜庄了,老臣这些年在朝廷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殿下给老臣一点顏面,颁下諭令,让两位大人回来吧。”

韩燁望了他一眼,“京城谣传?怕是实情吧,若是空穴来风,相爷也不会亲自来孤的东宫说项。”

左相笑了笑,“殿下,一件十来年前的案子,翻出来了又能如何,秦大人也活不过来了。如今秦府已经翻了案,何不就此定案,皆大欢喜?”

韩燁神色一凝,声音冷下来,“相爷这话未免太过凉薄了,秦家十几条人命难道只抵得了相爷『皆大欢喜』四字?相爷怕是来错了地方,相爷不如回府想想如何向父皇和满朝文武请罪,也好给姜贵妃和九弟留一丝顏面。”

听见韩燁的嘲讽,左相也不恼,慢悠悠抿了一口茶,將瓷杯轻轻放下,碰出清脆的声音,道:“殿下,老臣虽说岁数一大把了,倒是清醒得很,今儿个这东宫还真是没有来错。秦府的案子查就查吧,老臣担得起。只是既然是查旧案,不妨查到底,老臣这些日子在府里无事,想起另一桩案子来。”

他顿了顿,朝韩燁望去,冷沉的眼底拂过一抹诡异,道:“九年前殿下被贼人掳出东宫一事,到如今也没查个明白。不如一起上奏陛下,再查一查吧,也许和秦府的案子一样,埋著秘密呢!”

韩燁握著奏章的手一顿,缓缓抬眼,“相爷此话何意?当年的刺客早被诛杀得乾净,何须再查?”

左相摩挲著指间的扳指,神情莫测,半晌后道:“殿下您待温朔是真的好啊,连贴身的侍卫也能牺牲。”见韩燁神情越来越冷,他终於笑了起来,踌躇满志,“老臣其实一直想不通,帝家是皇朝最大的敌人,太子殿下和帝家后人交好,为何陛下还一意孤行將皇位传给你。以前只是一个帝梓元也就罢了,她终归是个女子,上不了台面,陛下还能忍。若是陛下知道太子殿下从十几年前开始就骗了他。殿下,您说陛下会如何做呢?”

韩燁猛地望向左相,视线一冷,沉默不语。

“老臣十几岁就跟在陛下身边,说句实在话,陛下十几岁时可没有殿下这等心机手段,以往老臣真是小覷了殿下。”

“殿下可还记得当年的帝家幼子帝烬言?”不管韩燁的脸色,左相摸了摸鬍子,继续说下去,“十一年前,陛下本欲下旨处死那帝家小儿,后来帝烬言生了重病,处斩前就死在了东宫。老臣最近才发现帝烬言没有死,殿下,如今咱们大靖朝前途大好的状元郎就是帝家嫡子帝烬言吧?”

“左相,休得胡言。”韩燁放下手中的奏摺,沉声冷喝。

“殿下,何必动怒?老臣查了温朔的过往,照料他长大的是右相府里出来的侍女,且五柳街里一直都有人暗中保护於他。一个乞儿,何值右相如此尽心尽力地维护?当年殿下被掳出宫,也是您自己安排的吧,否则您如何能將温朔正大光明地带进东宫教养,甚至为其延请帝师启蒙?”

“当然,殿下,这件事您没留下一点把柄,那个侍女也早就被遣走了,老臣寻不出证据来证明温朔就是帝烬言。可是咱们的陛下根本就不需要证据,只要老臣进宫將查到的线索告知陛下,以温朔和帝烬言相似的年纪,和殿下对温朔的照顾,陛下只怕比我更相信这个事实。”

见韩燁目光冰冷,左相微微一笑,起身行到桌前,“殿下,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帝家冤案已经平反,温朔寻回身份,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的侯府嫡子,靖安侯君更是会感谢殿下救了其弟。只是……当年李代桃僵换了帝家嫡子这件事,殿下必会寒了君心,右相和早已告老还乡的太医院正怕是更难逃欺君之罪。如今看来秦府的案子被查出来也不无不可,这两家府上百来口人为我姜家族人作陪,老臣觉著也划算了。”

左相摆出一个阴沉的笑脸,直直盯向韩燁,道:“殿下,您说呢?”

正在此时,皇宫上书阁。

赵福推开门,恭声朝帝梓元道:“侯君,进去吧,陛下在里面等您。”

上书阁內,嘉寧帝立於御桌前,手里握著一把剑,正在仔细端详。

帝梓元走进来,正好看到这番场景。她瞥了一眼嘉寧帝手中的碧璽剑,走上前行了一礼,“臣见过陛下。”

嘉寧帝未转身,只淡淡摆手,“起来吧。”

皇帝都站著,帝梓元自然也不能坐,她立在嘉寧帝不远处,神情淡然。

“梓元,你看这碧璽剑如何?朕將它赠予你。”嘉寧帝迴转身,將剑拿在手中把玩,望向帝梓元。

帝梓元眨了眨眼,笑道:“这是当年姑祖母送给陛下的,臣怎敢夺陛下所爱。臣当初只是说了句玩笑话,陛下不必当真。”

“你这性子和你父亲一样。也好,日后你想要了,再对朕言,朕给你留在这。赵福!”

嘉寧帝高唤一声,赵福从外面走进来,恭谨地侯在嘉寧帝面前。

“把碧璽剑收到偏殿去,给梓元斟一杯茶来。”

“是,陛下。”

帝梓元嘴角含笑,看著赵福將昭示帝家尊荣的碧璽剑放进盒中后退了出去。

若要碧璽剑,我自然会自己拿回,何须你以帝王权柄相赠,可笑!

嘉寧帝走到一旁坐下,朝榻上的棋盘一指,“陪朕下一局?”

帝梓元欣然应“是”,行到榻旁,施施然坐下,“陛下有此雅兴,臣当陪一局。”

“一局如何让朕尽兴?”嘉寧帝挑眉。

“陛下,疆场之上决战千里,片刻不慎便全军覆没,棋盘之上亦然,一局足以决输贏,断生死。”帝梓元从棋罐中执起一枚子,笑道:“陛下乃长者,不如先行。”

嘉寧帝在她眉眼间打量半晌,长笑出声:“敢在棋盘上让朕先下,这话自你姑祖母离京后,朕已经十几年不曾听过了。好一个帝家闺女,当初永寧可是没你这般大胆啊!”

“当年在侯府里观父亲和陛下对弈,父亲棋路过於温和,不见半点杀气,总是输给陛下。那时臣还只会拿著棋子把玩,没资格和陛下对上一局。”

嘉寧帝执子落下,回得意有所指,“如今你的资格……足矣,永寧若在世,见你如今的模样,当欣慰无比。”

帝梓元垂眼,不急不慢落下一子,低低的声音传出:“是啊,陛下,臣今年十九,继承帝家爵位,成大靖一品公侯,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一步步走来著实不大容易。”

嘉寧帝被这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话一怔,朝帝梓元望去,见她缓缓抬首,瞳色漆黑莫名,“但陛下可知臣更愿早早嫁做人妇,只懂吟诗作画,更愿父母健在,幼弟得还。陛下,父亲若在,怕是不想看见梓元长成如今跋扈弄权的模样。”

嘉寧帝眉头微皱,“得失自有天命,不提这些也罢。”

他说话间,宫人正好走进,將热茶斟到嘉寧帝和帝梓元面前后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帝梓元见嘉寧帝被自己噎得脸黑,顺著皇意开口:“陛下今日召臣入宫,只是为了和臣切磋棋艺?”

此时棋盘上黑白双子对质。黑子列阵浑厚,不错半步,白子杂乱无章,很是隨意,却也未失山河。

嘉寧帝拉上帝梓元下棋不过是个藉口,如今倒真生了对弈之心,落下一子,抬眼道:“你想必已经听到京里的传闻了。”

“陛下说的可是那十万黄金的下落?”见嘉寧帝点头,帝梓元道:“这件事如今尽人皆知,臣自然也听说了。”

落子的同时她还不忘腾出手来作个揖,正色道:“臣恭喜陛下了。若寻出黄金,不仅可还秦老大人一个公道,还能充裕国库,这著实是件高兴事。待此事了结,臣愿陪陛下痛饮一番,以示庆祝。”

这话说得忒漂亮,也著实堵得人心里头憋屈,別说是嘉寧帝,便是其他性子好的人怕都恨不得抽帝梓元两鞭子。

嘉寧帝眼色微沉,却按下脾气,“梓元,朕今日召你入宫,確有一事,朕素来不喜绕弯子……”

嘉寧帝话出半截,帝梓元適时接上,一副诚恳的模样,“陛下请言,臣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嘉寧帝神色满意,点点头,“你这点倒似永寧父。”

帝梓元撇了撇嘴,嘉寧帝復又开口:“梓元,朕知道你身边跟著的苑琴是当年秦家府上的小姐。你想为她闔府上下寻个公道无可厚非,朕也能理解。但是……”他声音加重,“你是主子,朕也是主子,姜瑜跟了朕几十年,也算朕半个丈人,就算是看在姜嬪和九皇子的分上,朕也要护住他。先不说他在这件事上错了多少,他做了十几年宰辅,功在社稷,朕实不忍见他垂老之年名声尽丧,满门抄斩。姜瑜这次受了教训,日后定不敢再犯如此诛心之事,朕已决定追封秦老大人,破格封苑琴为公主。”

见帝梓元不语,嘉寧帝边说边落下一子。黑子瞬时切入白子腹地,直捣黄龙。

他笑了笑,颇为意味深长,“女子终究是女子,迟早要嫁入別家,你不能护她一世。她有了公主的身份,有皇家做她的倚仗,以后谁都不敢小瞧了她。再者……朕这几日想到一事,当年朕下旨让洛川为祟南大营的统帅,但晋南十城之地终究是帝家封地,如今你继承了爵位,也是时候將晋南的帅印交给你了。梓元,你现在遣人传个话,让温朔从別庄里回来,你看可好?”

帝梓元摩挲著手中的棋子,苦恼地看著棋局,头垂下,唇角微勾。

不愧是做了十几年皇帝的人,御心之术寻常人鞭长莫及。为秦家昭雪、赐苑琴公主身份、將祟南大营的帅营赐予她,桩桩件件听著都像是君主在实打实地体恤下臣。

他也不想想,秦家清白世人已知,公主身份也不过是不疼不痒的恩赏,至於晋南的兵权,这十年从未易过主,又何须他赐还?將来这件事若为天下所知,也是她帝梓元为了权力名位將秦府冤案搁置,和嘉寧帝没有半点关係……

若她是顺顺噹噹在荣华富贵的帝家长成的帝梓元,怕是早就痛哭流涕跪倒谢恩了。只可惜啊,她这一世见过的血太多,嘉寧帝到如今也没瞅明白,她早已不是当年傻兮兮的小丫头,而是帝家家主。

“陛下,如此定局怕是不妥吧。”一粒白子被隨意地拋在棋盘上,恰好落在黑子四周,没甚大用。

帝梓元悠悠抬眼,“以苑琴那丫头的性子,公主之位和仇人伏诛,她定会择第二样,我可不敢替她做主。俗话说得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相爷冤枉忠臣,贪墨军餉,置疆场上的將士生死於不顾,这样的丞相,也只有陛下您念著旧情,想护著他。怕是百姓们知道了,一人一口唾沫就足够淹了左相府。陛下啊,这一次怕是回天无力,姜家过不了这个坎了。再说臣一人之躯何敢与天下万民相对,臣帮不了啊。”

嘉寧帝做了十几年皇帝,这样夹枪带棒又正理十足的话还是头一次听见,不由面容一沉,“帝梓元……”

岂料帝梓元笑著打断他,“臣自小性子乖张,无人教臣君臣之道,冒犯了陛下,陛下千万別恼。陛下刚才说什么……”她摸著下巴想了想,“臣想起来了,陛下说臣这性子似先父!这话可说错了,臣和先父的性子南辕北辙,全然不一样。”

帝梓元慢悠悠搁下一枚棋子,“父亲当年和陛下对局,一次都没贏过,我那时以为父亲棋艺差,后来学棋后才知能在棋局上每次都只落败两子或是打成平局比贏棋更难。父亲不是贏不了,而是不能贏。陛下,您说可是?”

嘉寧帝敛了怒色,意有所指道:“永寧向来稳妥,知道何为君,何为臣,他这份自知之明,朕最是欣赏。”

“是吗?”帝梓元开口,声音有些轻,“陛下,臣有句话想问问您。”

嘉寧帝朝她摆手,“你说。”

帝梓元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坐得笔直,定定望著嘉寧帝,“陛下,您连一个弄权祸民的姜瑜都肯护著,为何当初就不愿护住我父亲呢?”

嘉寧帝握棋的手一僵,眼一沉,正欲开口,帝梓元沉重莫名的声音已经响起。

“嘉寧四年,诸王混战后,父亲脱下一身战袍,长居京城,再也没有过问晋南军权。帝家军解甲归田,二十万大军锐减至十万,只戍守边疆之用。嘉寧五年,您向父亲提起太祖赐下的婚事,父亲纵使万般不愿我嫁入皇家,还是將我绑到京城,送进东宫北闕阁。嘉寧六年,父亲在晋南大寿,我吵著要回去参宴,他將四岁的烬言送到京城。陛下,父亲居於京城两年,深居简出,从未私下见过大靖藩王朝官,不领兵,不入朝,活得就如普通的平民百姓一般。”

帝梓元抬眼,神情悲凉又无奈,却又带著难以言喻的鏗鏘凛冽。

“陛下,父亲从无不臣之心,只想保住晋南一地的安寧。为什么他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你还不愿留他一命,留我帝家一条活路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