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血的洗礼(二)(1/2)
可行,郑彦青说,只不过,效果如何,难定;再者,要是让他们去,得给他们配备武装。长枪肯定不行,只有短枪才行。
这个嘛,让肖祖银跟周师长匯报,廖琪业说,让手枪队长廖肇炎安排。
肖祖银到了师部,见到周维炯,匯报了此事。
周维炯感到事关重大,为了不泄密,让肖祖银转告廖琪业,此事我同意,你们行动要慎重,注意保密,最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至於行动计划,也很周全,只是名字,我想,gm党叫党务科,我们叫特务。特务,特务,不好听,不行。不行,叫什么?哦,叫除霸队。小队队长有权机动,最主要是保证自身安全,在此基础上活捉更好。活捉了,可以开宣传会,让百姓认识到他们的反革命本质。
周维炯说,就像上次,我们下山,面对牺牲的两千多人,一百多革命战士,其中大部分是赤卫队员。制木牌,设灵位,写上牺牲同志名字,摆放主席台上,念出来,哀悼;再刻到墓碑上,永久纪念,让活著的人知道他们死得其所。把那些没来得及跑掉的大恶霸捆著带上来,让死难者家属当面数落他们的罪行,然后处决。
这么做,一是让人们进一步认清敌人所做的坏事,真切认识到这些反动派的本性,教育群眾,激发斗爭精神;二是確保不冤枉一个好人,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让人民审判,让敌人无话可说;三是进一步宣传红军和党的政策,正大光明为那些牺牲的同志报仇,起到震慑作用。
这样做,效果很好,肖祖银说,人民欢呼雀跃,唱著歌,高呼gcd万岁,红军万岁,打倒恶霸,打倒反动分子,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土地,信心倍增。声音震彻长空,响遍寰宇,震撼人心。吴英子他们还赶製了许多小红旗,在舞台上唱著革命歌曲,还用《小小鲤鱼压红腮》曲调填词,创作了《八月桂遍地开》歌曲。
这首歌是英子创作的?周维炯说,英子还真行,进步这么快,我在吴家店,听到有人唱,什么“八月桂遍地开,鲜红的旗子竖呀竖起来”,好听。哎,周维炯无不悲伤地嘆息说,要是娘活著该多好呀,小英子这首歌曲,简直就是给娘写的。以后,我们红三十二师就把这首歌曲作为我们军歌,人人学唱,振奋人心呀。
师长,我们也问了,这首歌不是英子创作的,肖祖银如实匯报。
不是英子,那还有谁?周维炯说,不过,我们队伍里能人也多,说说看,是谁,你知道吗?
一个叫王霽初的年轻人,他家就住在城关,祖上是顾敬之那地方的。王霽初的二爹在民国初年,在黑龙江做县令,没儿子,就把王霽初过继过去了,肖祖银说,王霽初从小就跟著他叔父一起在黑龙江生活,去年冬天才回来,说日本人在东北那地方胡来,很不满,就跟他继父说,不想去了,要在家里发展。
哦,这个人咋到我们南乡来了?周维炯说,顾敬之在路口设卡,咋过来的?
这个人从小顽皮,喜欢唱戏,在家乡待著,听说伏山戏班很出名,於是,就投奔伏山戏班。他的老师就是张素华的师父,但是,这个人不太喜欢唱那些咿咿呀呀的老歌,喜欢胡闹,搞一些样翻新,不知道咋搞的,漆德瑋他们民团打老斑鳩,他也跟著去了,误打误撞被老斑鳩活捉,就参加了老斑鳩的队伍。
哦,挺曲折的。
后来,听说商城南乡闹起义,於是,就闹著要到南乡,还是老斑鳩派人,从小道送到这里来的。来了之后,说是会唱戏,吴英子惜才,就让他当了剧团副团总,肖祖银说,英子说,他听到英子唱商城民歌《小小鲤鱼压红》,就產生了奇想,在这首歌的基础上改编的,人们说是吴英子创作的,也不是全错,因为王霽初改编之后,让吴英子修改,改了许多地方,王霽初十分佩服,譬如“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句,当时,王霽初写成是“敲锣打鼓唱起来”,英子看到了,说这句好是好,也是一句俗语,听起来不带劲儿,也没有革命的印记,入不改成“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么一改,还真的改得很好,鲜红的旗子,就表明这里闹革命,有革命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