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2)

【大禹】预案总指挥中心內,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数据正在疯狂跳动。

一份刚刚生成的简报被置於顶端,標题触目惊心:

【大禹预案-启灵工程-首轮接种阶段性匯报】

“全面公告下达后第48小时,【希望-1號】药剂首轮全民接种,已完成注射10.32亿人次,全国目標人群完成率已达 72.86%”

会议室內的所有人,看到这个数字时,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72.86%!

这看似不是一个完美的数字,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足以让任何一个了解现代社会治理难度的人感到头皮发麻。

这不是因为动员能力只能到这里,而是因为【希望-1號】的產能,暂时只能支撑到这里!

庞大的华夏人口基数,是优势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以华夏如今堪称恐怖生產力,在两天时间內,也仅仅是勉强追上了这台国家机器的执行效率。

这串数字,是现代管理学的奇蹟,是国家动员能力的巔峰体现,更是“举国体制”优越性最简单、最粗暴、也最震撼人心的证明。

它无声地宣告著:在蓝星,有一种力量,叫做华夏。

如果说地表之上,是钢铁与人流构成的静默洪流,那么在地表之下,信息与数据的世界里,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爭,早已严阵以待。

舆情研判及信息战指挥中心。

这个直属於【大禹】预案信息安全小组的绝密部门,位於地下数百米的庞大工事內。上百名顶尖的信息分析师和网络工程师,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集群“天机”的辅助下,像一群严谨的啄木鸟,日夜不停地梳理著整个华夏网际网路的脉络。

年轻的分析员小王,正有些百无聊赖地喝著他那泡了枸杞的保温杯里的热茶。

他眼前的屏幕被分割成无数个数据流瀑布,绝大多数都是绿色的。

那是正常的舆情。

“『金乌工程』牛逼!妈妈问我为什么跪著看新闻!”

“呜呜呜,昨晚的全国讲话太燃了,我爸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爷们,听得热泪盈眶,非要拉著我下楼跑两圈,说要锻炼好身体,时刻准备著报效祖国!”

“正好我这边社区的徵兵处最近也开了,有没有人组团报名去抵御『高能粒子风暴』的?算我一个!我等不及了!”

“笑死,你那是打算去抵御『高能粒子风暴』吗,不过也加我一个!”

这些夹杂著流行梗与真情实感的帖子,让整个网络洋溢著一种乐观而昂扬的气氛。

小王看得直乐,这些可爱的同胞,用他们独有的幽默感,消解著“战备状態”带来的紧张,將其转化为一种全民参与的“大型副本活动”。

偶尔,数据流中会跳出几抹灰色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