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概是谁都行(1/2)

“频率稳定在3.77太赫兹,波动周期为1.93秒……这数据,太乾净了。”

陈培院士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著混杂著狂热与困惑的光芒。他像是在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嘴里喃喃自语:

“没有任何背景噪声,没有任何衰减跡象。它不像是自然现象,自然界的信號充满了隨机性和熵增……这更像是一个……一个被完美设计过的『信標』!”

而要说谁能留下这样的东西,也就只有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外星文明了。

又或者假定地球的文明是否曾被毁灭过一次,而这就是上个纪元所留下的遗產。

他猛地回头,看向在角落靠墙站著的林承,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林承同志,你所说的“未知能量”,是不是就是產生这种信號的源头?”

在场的其他人,包括冯錚在內,目光也再次聚焦到林承身上。

“不完全是。”林承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回答。

“陈老,您可以这样理解:这种能量……又在未来被称为『灵气』。它本身,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现有手段理应无法直接观测。而现在仪器捕捉到的信號,不是灵气本身,而是『高浓度灵气』在长期匯聚下,引发的『空间应力』的周期性释放。”

“继而导致了电磁信號的波动。”

打个比方的话,就如同风。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贴心,101????????????.??????等你读 】

用肉眼这种精密度较低的“仪器”,理应无法直接捕捉到其无声无息的痕跡,但却能轻易捕捉到它所引发的效应——风吹草动。

这番解释,让在场的技术人员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空间应力……”陈培反覆咀嚼著这个词,眼神越来越亮。这个概念虽然新奇,但却能勉强纳入他们可以理解的理论框架內。

更详细的细节,大可等后续再找林承去刨根问底。

“荒谬。”

冯錚低声吐出两个字。他依然站在林承不远处,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从未离开过林承。

“你的比喻很生动,但我有一个问题……”

冯錚的声音沉稳而极具压迫感。

“凭什么,是你?”

確实,为什么这种机缘会落在他这小人物头上,而不是给什么业界大佬。

面对这几乎是拷问灵魂的问题,林玄的脸上没有出现丝毫的动摇。他甚至笑了笑,那笑容里带著一丝自嘲。

“对於这个答案,我曾经也思考过……事实上可能很简单,而且,应该会让你失望。”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冯錚,扫过陈培,扫过在场每一个紧张的面孔。

“可能实际上,对於製作了这块洞天福地的人来说,是谁都行。”

冯錚一时之间有些愣住了,听林承的意思,眼前这不明觉厉的情况明显是人为的。

而且那个“人”的来头明显还不简单。

一时之间他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事实上,他现在也已经有些相信了林承的说辞,但碍於他的身份,不能这么轻易地就给林承好脸色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林承真的不安好心的话,放鬆警惕的后果不堪设想。

於是他只是惯例地对林承进行压力测试,试图让他露出马脚。

谁曾想,他不仅淡定地给出了答案,还反倒让他这个提问者听了有些慌。

事实上,体制內,再离谱的事情,很可能都是有在库的预案的。

可以没用,但不能没有。

冯錚也知晓这件事,此刻,他心中的天平,在剧烈地摇晃。

理智告诉他这未免还是太离谱了,在预案中至少也应当是与“外星人入侵”同等程度的离谱。

但眼前已经出现的信號,和林承的反应,却让他不得不將林承的话,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最高优先级假设”来对待。

“时间快到了。”一个技术员忽然低声喊道。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拉回到了主屏幕上的时间。

【23:59:5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