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火球(1/2)

一年后。

姜氏一脉出了四个修仙者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大泽乡。

经歷以王氏一族立威之后,如其他钱氏,秦氏,刘氏都选择臣服於姜氏一脉。

短短一年时间內,姜氏一脉收取了整个大泽乡收成的两成,一下子就从小族姓一跃成为声势最大的族姓。

一时间大量的粮食收成折成元银流入姜氏一脉的口袋中。

靠著这些收来的钱,大泽书院经歷了翻新扩建,从之前只可以容纳二十名学童的书院,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容下五百人的书院,而且在姜元陈的一番奔走下,书院又增添了十名教书先生,而他也隱隱退至幕后。

姜道林关掉了之前开的小酒馆,在龙兴镇上开了一家大泽酒楼,他从一个日收两元银的酒馆老板,变成了日收二百元银的酒楼掌柜。

而他將酒楼赚取的一部分利润用来製作龙象符籙,祈雨符籙,免费提供给大泽乡的农耕事业。

龙象符籙的使用,从而大大提升了单个人力產出,祈雨符籙也为大泽乡的风调雨顺做出了巨大保障,极大提升了原本水稻以及其他瓜果蔬菜的產量,让整个大泽乡都比从前更加富裕起来。

一时间,在姜氏一族的打理下,整个大泽乡迎来了一番勃勃生机,眾人从最初的反抗变成后来尝到甜头心甘情愿的折服。

姜氏彻底坐稳了大泽乡族姓的首把交椅。

八月十五,中秋节。

姜望道一行五人在灵槐树下摆满了瓜品贡果,都围坐在一起赏著天上一轮圆月。

夜色如墨晕般微微盪开,星河在天上闪烁不息。

“爹,如今姜家的成就,你还满意吗?”

姜宴魏脱下从前的青衫,换上了锦绣袍服。

姜望道躺在竹椅上,一边吃著当季的葡萄,一边赏月,道:

“满意,要是你们四兄弟能多娶几个媳妇,给我们姜氏多添几个子孙,爹就更满意了。”

说到这个话题,四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选择接茬。

姜道林一边嗑瓜子,一边將瓜子皮吐在地上,打趣道:

“大哥今年快三十了,应该为我们兄弟三人做个表率!”

姜元陈今天也很高兴,难得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晚上又喝了一些小酒,见老二打趣自己,连忙反击道:

“二弟,我可是听说你自从当上掌柜之后,没有少去镇上的楼瀟洒,你不会打算娶一个风尘女子入我们姜家吧?”

“大哥,说笑了……没有的事情。”

姜道林心虚的一缩脖子,又把目光偷偷看向老爹,见他没什么反应,便心下大鬆一口气。

姜望道也没觉得年轻人逛青楼有什么不好,只是正声提醒道:

“老二,我跟你有言在先,姜家儿媳一定得是完璧之身,否则休怪我这个当爹的不认。”

“爹……你真是说笑了。”

姜道林被调侃的有些无地自容,连忙採用尿遁术,道:“我去外面解一下急。”

见老二落荒而逃,姜望道摇摇头,又把目光落到平日不爱言语的姜游方头上,犹豫一会,还是决定开口道:

“老四,你呢?有没有看上別人家的姑娘,我找人给你说媒去。”

“爹,我还不急。”姜游方摇摇头。

在过去的一年,他为家族的事情没有少在大泽乡各个宗姓之间奔波,这些琐事让他更加不习惯,心中对外面的世界也更加嚮往,如今家里的事情算是稳定了下来,他也打算找一个机会,跟他们说说自己想出门远游的事情。

“好吧,要是有看上的姑娘,你记得告诉爹,凭藉我们姜家现在的实力,其他人家巴不得把姑娘嫁进来享福。”

见自己这个小儿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姜望道还想说点其他话,也只能就此打住。

为人父母的最担心的无非是孩子们成家立业的事情,如今立业是成了,可是成家的事情呢?依旧没有什么头绪。

这些天来,自家的门槛都被乡里的媒婆给踏破了,只是自己这四个儿子一点都不急,他这个想做爷爷的心思却发急了。

也许是人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渐渐的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