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动(2/2)

报导刊发后,赵楼生办公室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有家长激动地諮询技工学校的招生细则,直言“看到了孩子的另一条出路”;有教育界同行来电探討“產教融合”的具体操作;当然,也不乏质疑之声,一位自称“资深教育工作者”的老先生甚至在电话里痛心疾首:“赵校长,你这是要把寒门子弟永远钉在流水线上啊!教育的神圣性何在?”

赵楼生耐心倾听,平静回应:“教育的神圣性,正在於发现並成就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价值。无论是探索宇宙奥秘,还是保障精密工具机的稳定运行,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都值得被尊重。”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曙光模式的初步成功,尤其是其与企业签订的“订单班”协议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神经。

一些传统的技工学校和中专,其生存逻辑很大程度上依赖於向工厂输送大量廉价、易管理的初级劳动力,以赚取“安置费”或与企业的灰色利益交换。曙光旨在培养“有理论、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標,无疑是对这种陈旧生態的挑战。

几天后,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明诚学校技工班聘请的一位来自合作企业的资深技术导师李师傅,突然提出辞职,理由含糊其辞。紧接著,另外两名从外部聘请的实训教师也流露出去意。

张天胜察觉到异常,私下打听才得知,一家背景神秘的“人力资源公司”以高出曙光80%的薪酬,同时许诺更“轻鬆”的管理环境,正在暗中接触曙光的实训师资。

几乎同一时间,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匿名的帖子,质疑曙光教育集团“盲目扩张,不务正业”:“一个民工子弟学校起家的教育公司,不好好抓升学率,搞什么贵族式的素质教育,现在又玩起高投入的职教,钱从哪里来?是不是用学生的学费在搞风险投资?”帖子还隱晦地暗示曙光与企业合作存在利益输送,將学生作为“高价產品”卖给企业。

这些言论虽然漏洞百出,但在网络论坛初兴的年代,依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煽动性。

个別不明就里的家长打来电话询问,集团內部也產生了一些微小的波动。

“董事长,这明显是有人搞鬼!”张天胜气愤地將收集到的网络言论列印稿放在赵楼生桌上,“要不要让苏晴他们立刻组织反击?发声明,起诉造谣者!”

赵楼生仔细看著那些列印纸,眉头微蹙,隨即又舒展开来。他走到窗边,看著楼下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们,身影生机勃勃。

“胜哥,谣言止於智者,更止於实者。”他转过身,语气沉稳,“对方挖角,说明我们的师资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是另类的『褒奖』。

他们造谣,是因为害怕我们的模式成功。我们如果气急败坏地跳进去对骂,反而落了下乘,抬高了对方,也浪费了精力。”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在技工学校实训车间,举行一场面向所有媒体和家长的『公开教学观摩日』。全程开放,任何技术操作环节都可以拍照录像,任何疑问都可以现场提出。我们不仅要展示学生的技能,还要展示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师德风采。”

“另外,”他补充道,“联繫那几位提出辞职的教师,坦诚地告诉他们:曙光尊重他们的任何选择,如果他们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祝福。但同时,也请他们念及与学生们的情谊,站好最后一班岗,圆满完成明天的公开课。之后,去留自由,违约金按合同约定办理,我们绝不设卡。”

张天胜愣住了:“这…这不是纵容他们吗?还让他们上公开课?”

赵楼生微微一笑:“我们要有信心,相信我们提供的平台和价值,不仅仅是薪酬。即使他们最终选择离开,一场精彩的公开课,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光彩一笔,更是对曙光教学质量的证明。格局打开些。”

次日,明诚学校实训车间被打扫得明亮整洁。数十位媒体记者、学生家长、企业代表乃至一些闻讯赶来的同行挤满了观摩区。

那几位提出辞职的教师站在设备前,神情复杂,但看到学生们期待和信任的眼神,还是深吸一口气,投入了教学状態。

公开课精彩纷呈。学生们熟练的操作、严谨的逻辑、流利的讲解,甚至与“企业导师”之间默契的配合,都通过镜头真实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在答疑环节,有记者尖锐地问及“盲目扩张”和“利益输送”的质疑。

赵楼生没有迴避,他请財务负责人当场展示了与合作企业的协议框架:“所有设备支持、师资共建,均以培养人才为首要目標,协议透明公开,欢迎监督。至於扩张,”他看向车间里的学生们,“如果能为更多孩子提供適合他们的、有质量的教育选择,如果能为社会培养更急需的人才,这样的『扩张』,曙光义不容辞。”

他最后说道:“我们理解社会的某些疑虑,这是因为我们正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我们相信,时间和实践会证明一切。曙光的每一个决定,都源於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每一个学生未来的负责。”

他的坦诚和自信,反而贏得了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李薇在后续报导中写道:“在面对质疑时,曙光选择用开放和实干代替辩解和攻訐,这或许是一家真正做教育的企业应有的底气与格局。”

公开课后,那几位被挖角的教师中,有两位找到赵楼生,收回了辞职信。周师傅感慨地说:“赵校长,对方给的钱是多,但那种只看重我们『挖人』价值、不看重我们『育人』价值的地方,待著没劲!在曙光,干活痛快,心里踏实!”

风波暂时平息,但赵楼生知道,暗流不会轻易停止。曙光的发展之路,註定不会平坦。

他在工作日誌上写下:“木秀於林,风必摧之。然唯有秀於林,方能见更远之风景。下一步,需苦练內功,筑牢根基,同时更要善用舆论,主动发声,掌握话语权。”

他意识到,是时候更系统地构建曙光的品牌形象和危机公关体系了。而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化解品牌信任危机】

【奖励:解锁『舆情洞察』(被动)辅助技能——小幅提升对潜在舆论风险的敏感性】

【系统提示:星火已燃,需防暗流,亦要善借风势,方可成燎原之势。】

窗外,又一届新生走进了校园。曙光的版图上,星火点点,而远方的暗影与光芒,都预示著这条教育创新之路,必將更加波澜壮阔。